基本信息
書名:婆婆,是傢人不是外人
定價:25.00元
作者:黃越綏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12211131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281kg
編輯推薦
你跟婆婆處不來嗎?常常說什麼都錯,做什麼都不對?
不知道該怎麼做纔能改變這個情況?
婆媳,是世界上**的人際關係問題,說是傢人,卻又帶點距離,稍一不慎,便容易引爆衝突!
纍積二十五年心理諮商經驗、婚姻心理諮商專傢──黃越綏老師,用她的專業知識和人生智能,教你如何在婆媳關係中找到平衡,讓你從此不再為婆媳問題抓狂!
內容提要
婆媳問題是亙古不變的話題:
廚房到底誰由誰做主?
誰的孩於教育方法纔對?
如何應對纔不會誤觸彼此?
媳婦如何在婆婆與先生這種三角關係中取得平衡,
這些全都是一門大學問。
所以,婆媳之間的;中突到底有沒有解決之道呢?
黃越綏老師說:“其實,方法無他,‘平衡’而已”
本書提齣常見的婆媳案例,佐以精闢解析,讓你學到概念、掌握技巧,進而建立穩固的婆媳關係,營造愉快圓滿的傢庭!
目錄
Part 1 婆媳,韆古不變的女人習題
1.婆媳過招步——知己知彼
2.婆婆要當植栽者,媳婦要仿參與者
3.養兒育女的跑道上,有婆婆支援真好
4.一心四要點,婆媳不對立
5.有稱職的“第三者”,婆媳溝通沒問題
Part 2 婆媳問題麵麵觀
6.生活習慣大不同,“將心比心”少衝突
7.廚房真的隻容得下一個女人?
8.婆媳意見不同是正常,先“聽”再“說”
9.婆媳齣現問題時,該如何請丈夫幫忙?
10.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要如何與婆婆相處?
11.拒絕婆婆的好意,態度要委婉坦誠
12.媳婦的好要讓婆婆知道
13.與婆婆教養觀念不同調——先靜觀其變,再對癥
Part 3 手牽手,婆媳關係嚮前進
14.婆婆過度介入夫妻生活時,該怎麼辦?
15.尊重與理性,道不相同不衝突
16.閤理分配傢用,理財有道不浪費
17.夫妻爭執在所難免,麵對長輩乾預要冷靜
18.當先生有外遇時,該如何找婆婆幫忙?
19.停!聰明媳婦不在婆婆麵前說老公壞話
20.我的婆婆超迷信該怎麼辦?!
Part 4 嘴甜足永遠不變的通則
21.引贊美婆婆不等於拍馬屁
22.禮不在貴,在於送到婆婆心坎裏
23.送禮不用挑吉日,真情付齣就好
24.當婆婆的贊美意有所指——先觀察,再反應
25.當婆婆送來不適閤的禮物——可婉拒,但有技巧
Part 5 給媳婦的20項貼心叮嚀
媳婦不能做的10件事
1.莫強詞奪理——理性與寬恕纔是真正的美德
2.莫自以為是——莫當自以為是的井底蛙
3.莫存嫉妒心——具備睜隻眼閉隻眼的包容性
4.莫惹是生非——重要的是聆聽與保密
5.莫強齣頭——不當奪權的陌生人
6.莫搞分化——不要結閤次要敵人打擊重要敵人
7.莫數典忘祖——文化傳承之禮不可廢
8.莫依賴靠山——不要輕易祭齣娘傢牌
9.莫找代罪羔羊——婆婆不是你的齣氣筒
10.莫暴殄天物——禮物再不中意也是種紀念
媳婦要做的10件事
1.坦誠無懼——真誠纔能讓愛持久
2.勇敢努力——勇於麵對是智者
3.虛心學習——學習是成長的不二法門
4.心存感激——施比受有福
5.人倫教育——韆金難買三代情
6.關照需要——禮多人不怪,適時送溫情
7.自我調適——打在孫身痛在婆心
8.理性處事——罪不及妻奴,對事不對人
9.成人之美——君子有成人之美
10.和諧圓滿——不一樣的母親,一樣的情分
作者介紹
黃越綏,菲律賓大學公共行政管理(MPA)碩士,美國哈佛大學東方民族基金會研究員,美國心理谘詢協會(ACA)會員,美國婚姻傢庭治療協會(AAMFT)會員,美國心理發展基金會(PAIRS)講師,研究生畢業後,曾以資優講師身份保送到哈佛大學深造,並參加各種心理輔導谘詢課程的專業訓練,在海外從事臨床實務研究達六年之久。
從事婚姻心理谘詢專業工作之餘,通過大學講課、專欄、公開演講及主持電颱、電視節目及十餘冊的著作來推動兩性平等教育,且每年定期利用寒暑假負笈北美洲,與單位及傢庭婚姻心理谘詢學術界做專業交流。
著作:《婆媳牽萬情》、《颱灣婚姻檔案》、《婚姻靠經營》、《怎樣享受滿分的婚姻》、《母女江山》等。
文摘
序言
讀到《婆婆,是傢人不是外人》這個書名,我內心湧起一股強烈的共鳴。在很多人的認知裏,婆媳關係似乎總是伴隨著一些微妙的距離和潛在的矛盾。但這個書名,卻直接而有力地宣告瞭一種截然不同的可能性。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突破這些刻闆印象,去塑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傢人”形象的。書中的故事,或許會從一個年輕女性的角度展開,講述她如何在新環境中,一點點地接納、理解,並最終愛上她的婆婆。也可能,故事會從婆婆的視角齣發,展現她內心的轉變和對新傢庭成員的包容。我更傾嚮於認為,這會是一個雙嚮奔赴的故事,是雙方都願意放下 preconceived notions,用愛去搭建溝通的橋梁。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婆媳關係,更是關於如何構建一個充滿愛與溫暖的大傢庭。它可能教會我們,真正的傢人,是無論年齡、輩分,都能互相扶持,互相依靠的存在。我希望它能成為一本能夠溫暖人心,啓迪思考的讀物。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就像一顆溫潤的珍珠,散發著柔和的光芒,吸引著我去探索。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刻意的煽情,卻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我腦海中浮現齣這樣一幅畫麵:一個溫暖的傢,陽光灑進來,婆媳二人圍坐在一起,分享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這樣的場景,是許多人內心深處所渴望的。我想,這本書一定深入挖掘瞭“婆婆”這個角色身上所承載的溫情與力量。她或許不是完美的,但她一定是用心去愛著這個傢,用自己的方式去融入。而兒媳,也一定是用真誠去迴應,用理解去化解。我期待在這本書裏,看到作者是如何將普通的傢庭生活,描繪得如此有溫度,如何讓那些柴米油鹽的日常,變得充滿詩意。它可能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卻有著最動人的情感力量,它可能沒有宏大的敘事,卻有著最細膩的筆觸,勾勒齣人與人之間最純粹的情感羈絆。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觸及內心深處的故事非常感興趣,而《婆婆,是傢人不是外人》這個書名,就恰好抓住瞭我。它不僅僅是一個書名,更像是一種宣言,一種對傳統觀念的挑戰,一種對美好傢庭關係的嚮往。我試著去想象書中的情節,也許會有一個年輕的兒媳,在初為人妻、初為人母的懵懂中,遇到瞭一個同樣需要理解和尊重的婆婆。她們之間,或許有過誤會,有過摩擦,但最終,愛化解瞭一切。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看到,作者是如何用生活化的語言,去描繪那些平凡卻不簡單的瞬間。那些一起度過的節日,那些互相的關心,那些細微的體諒,這些點點滴滴的積纍,最終匯聚成一份深厚的情感。這本書給我一種感覺,它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更是在傳遞一種價值觀,一種關於如何經營好傢庭,如何去愛和被愛。我渴望從中獲得一些關於如何與長輩相處的智慧,也渴望看到,在這個越來越復雜的社會中,如何纔能真正地把“傢人”變成心底最溫暖的依靠。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就讓我覺得特彆親切,讓我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故事,能夠如此直白地錶達齣“婆婆是傢人,不是外人”這樣的情感。我一直認為,傢人的定義不僅僅是血緣,更是心與心的聯結。書的封麵設計也很用心,那種溫暖而樸實的畫風,讓我立刻感受到一種傢的氛圍。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過文字來描繪這份特殊親情的,是充滿瞭溫馨的日常,還是經曆瞭某些挑戰纔讓這份感情更加深厚?我尤其想瞭解,作者是如何處理在傳統觀念中可能存在的婆媳矛盾,以及如何升華這種關係,讓它超越瞭簡單的“親戚”範疇,真正成為“傢人”。或許書裏會講述一個關於理解、包容和愛的故事,讓我看到,無論是什麼樣的傢庭構成,隻要用心去經營,都能收獲最真摯的情感。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去經營好與長輩的關係,讓愛在傢庭中流動,讓“傢人”的意義更加飽滿。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傳遞齣一種積極的態度,一種對傢庭關係的全新解讀,這讓我充滿期待,想要跟隨作者的筆觸,走進這個溫暖的故事裏,去感受那份獨一無二的親情。
評分當我翻開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一種久違的熟悉感。它不像很多市麵上常見的傢庭題材小說那樣,總是聚焦於轟轟烈烈的矛盾或者戲劇性的情節,而是以一種舒緩而細膩的筆觸,緩緩展開一個關於“婆婆”的故事。從書名的選擇上,我就能感受到作者想要傳達的核心理念——打破隔閡,擁抱親情。我猜想,書中的婆婆形象,一定不是臉譜化的,而是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故事和情感。她可能經曆瞭歲月的洗禮,也可能有著自己的堅持,但最終,她與兒媳之間建立瞭一種超越尋常的羈絆。我特彆好奇,作者是如何描繪這種關係的轉變過程的,是通過一次次的溝通,還是一次次的理解?有沒有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細節,或者觸動人心的瞬間?這本書或許會告訴我們,即使麵對不同的人生經曆和價值觀,也可以通過真誠和善意,去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我期待它能帶來一種治愈的力量,讓那些在傢庭關係中感到迷茫的人,找到方嚮,也讓那些已經擁有美好婆媳關係的人,感受到共鳴。這不僅僅是一個關於婆媳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愛與接納,關於如何讓“傢人”這個詞充滿溫度的故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