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生态伦理与节约型社会(面向十二五高职高专)
定价:22.00元
售价:13.9元,便宜8.1元,折扣63
作者:刘永昌,初秀伟
出版社:中航书苑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8024359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阐述了生态伦理与创建节约型社会的相关知识。全书共分6章,分别介绍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古态论理思想、西方现态伦理思想、世界和中国的资源状况、中国资源问题与危机、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等内容。
本书非常适合作为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教材,也可供相关人员自学参考。
目录
章 人与自然的关系
节 “人”与“自然”的含义
一、“人”的含义
二、“自然”的含义
第二节 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人是自然的产物
三、从实践论的角度看,人与自然是对象
四、从人的发展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
第三节 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使命
一、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二、人类是自然的主体
三、人类的使命
思考题
第二章 中国古态伦理思想
节 墨家的生态伦理智慧
一、兼相爱、交相利——墨家生态智慧朐伦理基础
二、节用、节葬和非攻——墨家生态伦理智慧的现实体现
第二节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二、孟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三、苟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四、董仲舒的生态伦理思想
第三节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的生态伦理思想
二、庄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思考题
第三章 西方现态伦理思想
节 生态伦理思想的孕育
一、英国思想家提出把道德关怀扩展到动物
二、美国思想家强调环境伦理的整体主义思想
第二节 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学
一、史怀泽“敬畏生命”思想的形成
二、史怀泽敬畏生命伦理学的形成
三、敬畏生命伦理学的主要观点
第三节 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
一、利奥波德的生平
二、利奥波德的伦理思想的转变过程
三、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学的主要观点
第四节 辛格的尊重感觉伦理学和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
一、辛格的尊重感觉伦理学
二、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
第五节 罗尔斯顿——建立生态伦理学的科学体系
一、关于“荒野转向”概念
二、从自然界的价值,到“遵循自然”
三、自然规律与人道的结合:生态伦理学的科学体系
思考题
第四章 世界和中国的资源状况
节 水资源状况
一、世界水资源状况
二、中国水资源状况
第二节 土地资源状况
一、世界土地资源状况
二、中国土地资源状况
第三节 能源资源状况
一、世界能源资源状况
二、中国能源资源状况
第四节 矿产资源状况
一、世界矿产资源状况
二、中国矿产资源状况
思考题
第五章 中国资源问题与危机
节 水资源问题与危机
一、洪涝灾害频繁
二、旱灾普遍
三、水体污染严重
四、水土流失扩大
五、水资源危机加剧
第二节 土地资源问题与危机
一、土地资源退化
二、耕地严重流失
三、建设用地低效粗放
四、中低产田面积大
五、粮食安全存在隐患
第三节 能源资源问题与危机
一、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
二、温室气体排放压力和环境污染加重
三、能源利用效率低
四、农村能源问题突出
五、石油短缺是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
六、能源管理体制约束依然严重
第四节 矿产资源问题与危机
一、矿产资源形势日趋严峻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
三、中国矿产资源危机的主要表现
思考题
第六章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节 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和历史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含义
二、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三、低碳经济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途径及面临的挑战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三、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制约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确保国家安全
第四节 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历史、现状与任务
一、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历史演变过程
二、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状与问题
三、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与任务
第五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外经验、问题及作用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二、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
三、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现状及特点
四、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问题与意义
第六节 节约型社会的理论框架及支撑体系
一、节约型社会的基本框架
二、节约型生产体系
三、节约型城市发展体系
四、节约型消费体系
五、节约型科技支撑体系
第七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措施
一、健全管理体制,形成良性治理结构
二、制定战略规划,促进优先有序发展
三、完善激励政策,综合推进节约环保
四、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竞争实力
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六、重塑节约文化,奠定新的文明基础
思考题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生态伦理与节约型社会》这个书名,让我眼前一亮。在如今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用完即弃”的生活方式,对资源的珍贵程度早已淡漠。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在提醒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我好奇书中会如何阐述“生态伦理”的根本,它是否会从哲学的高度,探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以及我们应尽的责任?而“节约型社会”又将如何具体展开?是倡导理性消费,还是推广循环经济?这本书作为一本面向高职高专的教材,是否会更侧重于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成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先行者?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前瞻性的理念,让我们能够认识到节约的深远意义,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节约,更是对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珍惜,以及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
评分当我看到《生态伦理与节约型社会(面向十二五高职高专)》这个书名时,脑海中立刻涌现出许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画面。当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对资源的消耗速度也越来越惊人,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这本书的名字直接点出了核心问题,即我们需要在伦理层面建立起对生态的敬畏,并在社会层面推行节约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我非常想知道,书中会如何界定“生态伦理”的内涵,它是否仅仅是环保意识的提升,还是更深层次的价值体系重塑?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又会涉及哪些具体的领域,例如能源、水、材料、甚至信息?它是否会为高职高专的学生们提供一套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来一些深刻的哲学思考,帮助我们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并且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们能够从自身做起,为建设一个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的社会贡献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很有分量,"生态伦理与节约型社会",这几个词放在一起,立刻勾起了我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思考。我一直觉得,我们现在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对地球的负担实在是太重了,各种资源被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未来子孙后代该怎么办?这本书的出现,仿佛就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出路。特别是“十二五”这个时间节点,说明这本书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很有现实意义。我很好奇,书中会如何阐述生态伦理的根本,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节约型社会。它是否会从哲学的高度剖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会更侧重于实际操作层面,给出具体的行为指南?是会探讨消费主义的弊端,还是会引导我们认识到节约的深层价值?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些启示,让我能够更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日常的点点滴滴之中,成为一个更负责任的社会公民。
评分《生态伦理与节约型社会》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严峻环境挑战。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些问题都像阴影一样笼罩着我们。而“节约型社会”的提法,则给我带来一丝希望,它暗示着一种积极的转变和解决之道。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深入探讨为什么我们需要建立生态伦理,它究竟包含哪些核心原则?是关于敬畏自然,还是关于尊重生命?而“节约型社会”,又将如何体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运作中?它会不会提出一些颠覆性的观点,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增长模式?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分析一些阻碍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因素,以及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它是否会聚焦于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让他们成为未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中坚力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深刻的洞察,让我们理解生态伦理的必要性,并激发我们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可持续、更加负责任的未来。
评分我被《生态伦理与节约型社会》这个书名深深吸引了,总觉得它能触及到当下社会最迫切的议题之一。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无止境的欲望和资源的过度索取。我一直在思考,这种模式是否可持续?我们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这本书,尤其是它强调的“节约型社会”概念,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它是否会像一本生活指南,教会我们如何更聪明地消费,如何减少浪费,如何通过一些小小的改变,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创新的理念和实用的方法,让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也许书中会介绍一些成功实践案例,让我们看到节约的力量,从而激发我们自身的行动力。我很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培养一种更加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让我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能为保护地球贡献一份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