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癌後二十年-山居歲月與田園療愈
定價:32.00元
作者:陳正武
齣版社:當代中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15408057
字數:
頁碼:21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這是一部作者的小傳,2015年1月在颱灣初版,從作者童年經曆分析開始,到其抗擊癌魔成功為止,健康與疾病的較量、思想與行動的反思、感恩與批判的並行,展示瞭作者不嚮命運低頭的頑強個性。其22年的癌癥存活期,實乃不幸中之萬幸。其對待人生的樂觀態度,放下一切、甘當農夫的勤奮,激勵人們正視生命、正視健康。
n目錄
章 成長背景 / 1
n悲傷的童年/2
n憂鬱的青少年/5
n迷惘的青年/7
n執著的壯年/12
n第二章 當癌魔找上我 / 17
n病危通知/18
n血液分離機帶來曙光/20
n骨髓穿刺/21
n人工血管安置/22
n聞之色變、生不如死的化學治療/23
n遭遇瓶頸的無奈/30
n同是病房罹癌人,相逢何必曾相識/32
n第三章 緩解期間的大轉摺 / 35
n貴人的及時建議/36
n勵行生機飲食療法/37
n從市民農園到空中菜園/38
n第四章 復發噩夢危機變為轉機 / 43
n復發噩夢/44
n愛妻明智的建議/44
n以書療傷止痛/46
n主治醫師正確判斷,大膽的建議/47
n危機變轉機/48
n第五章 骨髓移植病房的春天 / 49
n從猶豫彷徨到當機立斷/50
n移植前的周密檢查與準備/51
n無菌室病房的春天/52
n超高劑量化療與放療共同引發的副作用/53
n醫療團隊的全程關懷/54
n活觀音的慈悲心懷/55
n天使在人間無私奉獻/56
n室內運動防止器官萎縮/57
n有願美,希望相隨/58
n美食當前,味同嚼蠟/59
n第六章 重返傢園居傢護理 / 61
n居傢環境清潔消毒——康復有保障/62
n步行復健——戶外有藍天/62
n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排斥現象”/64
n邁嚮康復之路——嚴重考驗纔開始/65
n第七章 自我反思與檢視——找齣緻癌因子 / 67
n遠因方麵/68
n近因方麵/69
n不明原因方麵/69
n第八章 山居歲月田園療愈 / 71
n自力造園樂而忘憂/72
n有機菜園健康又環保/101
n裏仁為美共創新傢園/115
n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及以文會友/129
n談癌論病,不惑不憂不懼/144
n第九章 糖尿病也來摺磨 / 157
n母親晚年罹患糖尿病/158
n步入中老年,糖尿病也找上我/159
n糖尿病的治療/160
n白內障的手術治療/161
n體重減輕是福不是禍/162
n第十章 生死關頭從佛陀的醫學觀到內觀禪修
n悟道之旅 / 165
n佛陀的醫學觀/166
n《尚書大禹謨》的十六字心法/167
n內觀禪修悟道之旅/168
n第十一章 禮贊與感恩 / 191
n仁心仁術的醫療團隊/192
n全麵健保的德政/192
n捐血救人的無名英雄/193
n山高水長、昊天罔極的母親/193
n不棄不離、相濡以沫的愛妻與獨立懂事的子女
n孝心/195
n慷慨捐髓的情深手足/196
n全程解囊相助的知心親友/197
n提攜鼓勵的同學長官、危機變轉機的母校魏教授
n伉儷/198
n改變個性、打造心田的貴人——施寄青老師/199
n亦師亦友的亦安學長/200
n這一生辱我、謾我、毀我的逆境菩薩/202
n後記/204
n跋/206
n作者介紹
陳正武,一九四七年齣生於海南島文昌縣,三歲隨父母親到颱灣,為眷村第二代。從軍隊退伍後罹患血癌,接受長達4年12次超高劑化學治療。在53歲那年,高齡接受骨髓移植手術並獲得成功。隨後,放下一切移居山上,進行身、心、靈全方位療愈。從罹患癌癥至今,已經22年,堪稱抗癌典範。
n文摘
序言
這本書最觸動我的地方,在於它所傳遞的“韌性”與“接納”。在經曆過人生的大風大浪後,能夠選擇迴歸田園,開始一段“療愈”的旅程,這本身就需要巨大的勇氣和釋然。我欣賞作者那種不迴避創傷,而是坦然麵對並將其轉化為生命新動力的態度。文字中沒有矯揉造作的感傷,更多的是一種曆經滄桑後的豁達與通透。她似乎在告訴我們,生命中的每一次重創,都不是終點,而可能是一次強製性的“重置”,是通往更深層次自我認知的大門。這種積極的生命哲學,對於正在經曆低榖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讓人在迷茫中看到希望的微光。
評分作為一個業餘的園藝愛好者,我對書中關於“田園”的部分格外關注。作者在種植和照料植物時所展現齣的耐心和細緻,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一種冥想。她不僅是在耕耘土地,更像是在重新校準自己的內心頻率。我特彆喜歡她描述的那些關於植物生長的哲學——每一種植物都有其獨特的生長節奏,你無法催促它,隻能順應它。這種對自然規律的尊重,延伸到瞭她對自身康復過程的認知上。整本書讀下來,我感覺自己也完成瞭一次精神上的“播種與收獲”,明白瞭真正的療愈,是需要我們像對待花園一樣,用心澆灌、耐心等待,最終纔能看到生命開齣最美的花朵。
評分這書的封麵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寜靜緻遠的氛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心。我最近的生活節奏實在太快,每天都在被各種信息和壓力推著走,總覺得需要一個齣口,一個可以慢下來、重新找迴自我的地方。這本書的標題本身就帶著一種強烈的治愈感,讓我忍不住想翻開看看,究竟是怎樣的山居歲月,怎樣的田園療愈,能讓人在經曆過生命中的重大轉摺後,找到新的平靜和力量。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處理那種從快節奏到慢生活的轉變,其中必然包含瞭許多內心的掙紮與和解,這種真實的情感流露,往往比那些刻意的說教來得更有力量。我期待著在文字中感受到那種泥土的芬芳和山間的清風,希望能藉由這本書的力量,哪怕隻是短暫地逃離現實的喧囂,體驗片刻的心靈休憩。
評分我一直覺得,真正的療愈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漫長的時間去打磨和沉澱。這本書似乎也秉持著這種慢工齣細活的理念。從作者描述的日常瑣事——打理一小塊菜地,觀察植物的生長周期,到與鄰裏的簡單交流中,我看到瞭那種被時間溫柔以待的力量。這種“慢生活”的哲學,與我們當下社會推崇的“效率至上”形成瞭鮮明的對比,讓人不得不停下來反思:我們到底在追趕什麼?作者用她自己的生活實踐證明瞭,最有價值的收獲,往往藏在那些我們常常忽略的、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瞬間裏。這種返璞歸真的生活態度,對我個人的價值觀産生瞭微妙而深遠的影響。
評分讀完第一章,我就被作者那種細膩入微的觀察力給深深吸引住瞭。她對自然環境的描摹,簡直就像是用畫筆在紙上暈染開來,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生命力。我能想象齣那種清晨薄霧籠罩下的山巒,還有陽光穿過樹葉灑下的斑駁光影。更難能可貴的是,這種對外部世界的描繪,不是空洞的風景寫真,而是與作者內心世界的深度對話。她似乎在自然萬物中找到瞭某種隱喻,用山裏的四季更迭來映照人生的起伏。這種將個人體驗與宏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寫作手法,展現齣作者非凡的文學功底和對生活的深刻洞察。我感覺自己仿佛也搬進瞭那座山間小屋,和她一起感受著日齣日落,呼吸著清新的空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