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培養積極的孩子50招
定價:32.00元
作者:巴文麗
齣版社:新世界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51041121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要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必須從尊重孩子開始。如果父母隻知道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而不顧及孩子的感受,那麼提高孩子的積極性便無從談起。
競爭是提高孩子積極性的動力之一。如果沒有瞭競爭,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做任何事情都將索然無趣,他們就隻好選擇渾渾噩噩、不思進取的生活瞭。
適當地誇奬孩子,一方麵肯定孩子的進步,另一方麵可以適當地滿足一下孩子的虛榮心。這對於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大有裨益。
目錄
章 孩子的積極性始於你由衷的愛
招 毫無保留地錶達你的愛
第2招 請給孩子一些尊重
第3招 對孩子說“寶貝,你很重要”
第4招 告訴孩子“我永遠信任你”
第5招 告訴孩子“你這樣做真有意思”
第6招 請不要吝惜你的誇奬
第二章 為孩子的成長營造助力氛圍
第7招 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港灣
第8招 競爭是前進的動力
第9招 鄰居親友齊助陣
第三章 欣賞和鼓勵是孩子起飛的燃料
0招 由衷地欣賞孩子
1招 彆吝嗇你的誇奬
2招 鼓勵常伴孩子身邊
第四章 快樂學習纔能事半功倍
3招 和孩子找尋學習中的快樂
4招 寓教於樂
5招 勞逸結閤
6招 告訴孩子“就是這麼簡單”
7招 給孩子一點點甜頭
8招 巧用“激將法”給孩子一些勇氣
第五章 幫孩子化失敗為新起點
9招 要允許孩子失敗
第20招 學會說善意的“謊言”
第21招 學會懲罰孩子
第22招 孩子的進步總在無聲無息中
第23招 與孩子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
第24招 批評孩子的藝術
第六章 給孩子撬動自身潛能的支點
第25招 給孩子一本好書
第26招 給孩子一部好電影
第27招 給孩子一條座右銘
第28招 給孩子一個信念
第29招 給孩子一個偶像
第七章 讓孩子在好友中尋求幫助
第30招 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第31招 給孩子找一個好“對手”
第32招 為孩子找一個好遊戲
第33招 幫助孩子找到益友
第八章 給孩子插上夢想的翅膀
第34招 讓孩子學會做計劃
第35招 給孩子一個夢想
第36招 給孩子一些驚喜
第37招 給孩子錶現的機會
第38招 讓孩子適當地炫耀自己
第九章 “分享”讓孩子更“親”你
第39招 跟孩子分享你的興趣
第40招 跟孩子分享你的好心情
第41招 跟孩子分享好故事
第42招 跟孩子一起玩遊戲
第43招 與孩子來一場體育“比賽”
第十章 讓孩子每天都更加積極
第44招 學會與孩子溝通
第45招 啓發孩子的想象力
第46招 嗬護孩子的好奇心
第47招 善於發現孩子的天賦
第48招 啓發孩子的創造力
第49招 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第50招 讓孩子養成積極進取的習慣
作者介紹
巴文麗 中學高級教師,中國校外教育網名師工作站專傢,全國城區少年宮學會常務理事,北京校外教育協會常務理事。 1981年參加教育工作,1987年調入少年宮開始從事校外教育工作。現任北京市大興區少年宮主任、大興區校外辦公室主任。 先後榮獲北京市
文摘
序言
我發現這本書在處理“逆境教育”這一塊的視角非常新穎。我以前總覺得要保護孩子免受所有挫摺,這本書卻巧妙地引導我們如何“搭建安全的跌倒點”。它討論瞭“失敗的儀式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對孩子考試失利或比賽輸掉的反應。作者提齣,當孩子體驗到挫摺時,我們需要的不是馬上的安慰劑,而是幫助他們進行一次“有意義的復盤”。書裏分享的一個案例,關於一個孩子因為畫畫比賽沒獲奬而沮喪,最後通過重新分析自己的作品與獲奬作品的差異,反而激發瞭下一次創作熱情的細節,描繪得極其生動。這讓我明白,真正的積極不是盲目樂觀,而是在看清現實的泥濘後,依然能找到通往下一座山丘的路徑。這種建立在真實基礎上的堅韌,纔是我們真正想傳授給孩子的寶貴品質。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溫潤的米白色紙張,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就不是那種隨隨便便的快餐讀物。我尤其喜歡扉頁上的那句引言,它一下子就抓住瞭我作為父母的心態——那種既想給孩子最好的,又常常因為外界的紛擾而感到力不從心。內頁的排版也很有心思,大片的留白,讓眼睛得到瞭很好的休息,閱讀起來非常流暢,不會有那種被密密麻麻文字壓迫的感覺。而且,作者在某些關鍵概念的闡述上,會用一些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比如她將“情緒管理”比作“給洪水築堤壩”,一下子就把抽象的理論落地瞭,讓我立刻就能明白其中的精髓。全書的結構邏輯性極強,章節之間的過渡自然得像一條潺潺的溪流,不會讓人感到突兀或迷失方嚮。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指南,更像是一本精心打磨的藝術品,從裏到外都透露齣一種對閱讀體驗的尊重。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剋製而有力”。它避開瞭那種過度煽情的敘事腔調,而是采用瞭一種近乎於散文詩的筆觸來描繪親子關係中的微妙瞬間。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對於“界限設定”的闡述。許多育兒書要麼把界限描繪得像銅牆鐵壁,要麼乾脆忽略不計,這本書則把“愛與界限”的關係比喻成瞭“河流的兩岸”,強調岸綫是保護水流不至於泛濫成災,而不是束縛它的自由。我讀到那裏時,正準備對孩子說“不許再看動畫片瞭”,但突然停住瞭,轉而問他:“我知道你還想看,但是我們約定的時間到瞭,這讓你感覺怎麼樣?”這個小小的停頓,帶來的親子互動質量的提升,簡直是質的區彆。這種對當下溝通情境的精妙捕捉,是這本書最令人驚喜的收獲之一。
評分從閱讀體驗的整體來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慢下來”的哲學。在如今這個追求效率和即時反饋的時代,它像一個溫柔的提醒者,告訴我們,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來發酵。書中對於“內在動機”的挖掘,讓我深刻反省瞭自己過去很多次“賄賂式”教育的弊端——“你做好作業,我就給你買玩具”。作者清晰地指齣,這種外部奬勵機製是如何扼殺孩子對學習本身的興趣的。她提供瞭一係列巧妙的提問技巧,幫助父母將焦點從“結果”轉移到“過程”和“努力”本身。當我開始使用那些提問句式時,我發現孩子臉上的錶情都變瞭,那種從被動接受命令到主動探索的好奇心,重新被點燃瞭。這本書不是一套冷冰冰的工具箱,而更像是一本幫助父母找迴初心、重塑與孩子連接方式的“心法秘籍”。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對這類書籍是抱持著一種審慎的態度,畢竟市麵上這類“秘籍”太多瞭,很多都空泛得像在念口號。但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可操作性”和“反理論化”。它沒有堆砌那些晦澀難懂的心理學名詞,而是直擊日常育兒中的那些“小摩擦”和“大挑戰”。比如,書中提到處理孩子“無理取鬧”時,不要急於“解決問題”,而是先“確認感受”的那個段落,我當時就在廚房裏對著正在摔玩具的兒子默默地實踐瞭一下。效果不是立竿見影的戲劇性轉變,而是一種微妙的、雙方都鬆瞭一口氣的緩和。這感覺太真實瞭,它承認瞭育兒的復雜性,沒有給我們畫大餅。它更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朋友,坐在你身邊,遞給你一杯溫水,然後輕聲細語地告訴你:“我知道你很難,我們試試這個角度。”這種共情和實際的指導,比任何宏大的理論都來得有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