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羽衣甘蓝育种与栽培技术(辽宁省自然科学著作)
定价:30.00元
作者:祝朋芳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3818666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编者是率先开展羽衣甘蓝育种的研究人员之一,在其工作中积累了较多的种间杂交等等技术方法。本书的出版有利于凝练羽衣甘蓝科研思路,还对羽衣甘蓝育种、栽培应用人员在他们的工作中有相应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羽衣甘蓝育种技术,包括羽衣甘蓝系统分类学地位、繁殖生物学、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育种目标、育种方法与成果、新品种保护与审定(备案)、杂交制种技术。下篇为羽衣甘蓝栽培技术,包括羽衣甘蓝栽培与应用简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目录
上篇羽衣甘蓝育种技术
1 羽衣甘蓝系统分类学地位……………………………………………………003
1.1 近缘种及变种………………………………………………………………003
1.2 遗传多样性…………………………………………………………………004
2 羽衣甘蓝繁殖生物学…………………………………………………………006
2.1 植物形态……………………………………………………………………006
2.1.1 营养生长期形态…………………………………………………………007
2.1.2 生殖生长期形态…………………………………………………………007
2.2 传粉受精与种子发育………………………………………………………008
3 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009
3.1 叶型…………………………………………………………………………009
3.2 叶色…………………………………………………………………………010
3.3 其他相关农艺性状…………………………………………………………011
4 羽衣甘蓝育种目标……………………………………………………………012
4.1 改善品质……………………………………………………………………012
4.1.1 改善观赏品质……………………………………………………………012
4.1.2 改善食用品质……………………………………………………………013
4.1.3 切花型品种的选育………………………………………………………013
4.2 提高抗性……………………………………………………………………014
4.2.1 提高抗虫能力……………………………………………………………014
4.2.2 选育耐低温品种…………………………………………………………014
4.2.3 选育晚抽薹品种…………………………………………………………014
4.3 其他…………………………………………………………………………014
4.3.1 选育雄性系…………………………………………………………014
4.3.2 选育自交不亲和系………………………………………………………014
5 羽衣甘蓝育种方法与成果……………………………………………………015
5.1 远缘杂交与回交……………………………………………………………015
5.1.1 远缘杂交…………………………………………………………………015
5.1.2 回交………………………………………………………………………022
5.2 雄性优势利用……………………………………………………025
5.2.1 细胞质雄性…………………………………………………………026
5.2.2 细胞核雄性…………………………………………………………032
5.2.3 雄性系的利用………………………………………………………034
5.3 自交不亲和优势利用…………………………………………………036
5.3.1 自交不亲和性的测定方法………………………………………………037
5.3.2 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机制………………………………………………038
5.3.3 自交不亲和系选育………………………………………………………041
5.4 单倍体育种技术……………………………………………………………044
5.4.1 人工诱导单倍体的途径…………………………………………………045
5.4.2 单倍体的鉴定……………………………………………………………050
5.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050
6 羽衣甘蓝新品种保护与审定(备案) …………………………………… 052
6.1 新品种保护…………………………………………………………………052
6.1.1 新品种保护的意义………………………………………………………052
6.1.2 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程序……………………………………………053
6.2 新品种审定与备案…………………………………………………………054
7 羽衣甘蓝杂交种制种技术……………………………………………………056
7.1 播种…………………………………………………………………………056
7.1.1 播种时间…………………………………………………………………056
7.1.2 播种方式…………………………………………………………………056
7.1.3 苗期管理…………………………………………………………………057
7.2 定植…………………………………………………………………………057
7.2.1 定植时期…………………………………………………………………057
7.2.2 整地、施肥………………………………………………………………057
7.2.3 定植方式…………………………………………………………………057
7.2.4 父母本比例………………………………………………………………057
7.3 田间管理……………………………………………………………………058
7.3.1 温度………………………………………………………………………058
7.3.2 湿度………………………………………………………………………058
7.3.3 养分………………………………………………………………………058
7.3.4 病虫防治…………………………………………………………………059
7.3.5 光照………………………………………………………………………059
7.3.6 搭架………………………………………………………………………059
7.4 杂交…………………………………………………………………………059
7.4.1 隔离………………………………………………………………………059
7.4.2 去杂去劣…………………………………………………………………059
7.4.3 植株调整…………………………………………………………………060
7.4.4 杂交………………………………………………………………………060
7.5 种子采收与清选……………………………………………………………060
下篇羽衣甘蓝栽培技术
8 羽衣甘蓝栽培与应用概况……………………………………………………063
8.1 羽衣甘蓝栽培概况…………………………………………………………063
8.2 羽衣甘蓝应用形式…………………………………………………………063
8.2.1 观赏应用…………………………………………………………………063
8.2.2 食用………………………………………………………………………068
9 羽衣甘蓝对环境条件的要求…………………………………………………070
9.1 温度…………………………………………………………………………070
9.1.1 耐寒能力…………………………………………………………………070
9.1.2 耐热能力…………………………………………………………………070
9.2 光照…………………………………………………………………………070
9.2.1 光照强度…………………………………………………………………070
9.2.2 光照时数…………………………………………………………………071
9.3 水分…………………………………………………………………………071
9.4 土壤及养分…………………………………………………………………071
10 羽衣甘蓝繁殖方法………………………………………………………… 073
10.1 播种……………………………………………………………………… 073
10.2 扦插……………………………………………………………………… 073
10.3 组织培养………………………………………………………………… 073
11 羽衣甘蓝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075
11.1 育苗……………………………………………………………………… 075
11.1.1 苗床育苗……………………………………………………………… 075
11.1.2 盘育苗……………………………………………………………… 076
11.2 整地……………………………………………………………………… 077
11.2.1 整地深度……………………………………………………………… 077
11.2.2 整地时间……………………………………………………………… 077
11.2.3 整地方法……………………………………………………………… 078
11.2.4 作畦或作垄…………………………………………………………… 078
11.3 定植……………………………………………………………………… 078
11.3.1 田间定植……………………………………………………………… 078
11.3.2 营养钵定植…………………………………………………………… 078
11.4 水分管理………………………………………………………………… 079
11.5 养分管理………………………………………………………………… 079
11.6 稀盆……………………………………………………………………… 079
11.7 中耕除草………………………………………………………………… 080
11.8 病虫害防治……………………………………………………………… 080
11.8.1 病害…………………………………………………………………… 080
11.8.2 虫害…………………………………………………………………… 083
12 采收………………………………………………………………………… 086
附图………………………………………………………………………………087
羽衣甘蓝营养生长期植物形态…………………………………………………087
羽衣甘蓝生殖生长期植物形态…………………………………………………088
羽衣甘蓝优势利用…………………………………………………………089
羽衣甘蓝离体培养………………………………………………………………090
羽衣甘蓝主要观赏性状与应用形式……………………………………………091
羽衣甘蓝新品种…………………………………………………………………092
羽衣甘蓝主要病害………………………………………………………………093
羽衣甘蓝主要虫害………………………………………………………………094
参考文献……………………………………………………………………095
作者介绍
祝朋芳:1994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园艺专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森林培育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8年10月赴丹麦学习。2004年6月晋升为副教授。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篇,指导的园林专业本科生论文获沈阳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二、三等奖3人次。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资深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我深知一本好的技术书籍对于指导生产实践的重要性。这本《羽衣甘蓝育种与栽培技术》恰恰就是这样一本难得的宝藏。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技术操作的书籍,更是一本蕴含着作者对羽衣甘蓝这一作物深入研究和丰富经验的结晶。书中关于育种的部分,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育种技术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对未来分子育种技术的展望,为我们提供了前瞻性的视野。而栽培技术方面,更是将理论与实践巧妙融合,从宏观的生态环境选择,到微观的植株生长管理,无不涉及,且详略得当。我特别赞赏书中对辽宁地区气候特点与羽衣甘蓝生育规律的结合分析,以及针对性强的栽培模式建议,这对于指导我们本地的农业生产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书中对病虫害防治的论述,更是强调了绿色、环保的理念,列举了多种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这符合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地将书中的先进技术和理念,推广给更多的农民朋友,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会对辽宁省羽衣甘蓝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评分作为一名在辽宁省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多年的研究人员,我一直在关注本土特色作物的发展。羽衣甘蓝作为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十字花科蔬菜,其在我国的推广种植潜力巨大,尤其是在我们辽宁地区,其适应性研究和品种改良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书中对辽宁地区适宜的羽衣甘蓝育种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合了本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点以及病虫害发生规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育种策略,这对于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书中对栽培技术的阐述,也十分细致,特别是关于不同生长时期水分、养分管理的细节,以及针对性强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都体现了作者在实际生产中的深刻体会。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栽培模式下的产量、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的部分,这为我们制定推广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虽然我可能在理论层面已经有所了解,但书中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案例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这些知识更加具象化,也更具说服力。这本书不仅对科研人员有价值,我相信对于辽宁省的广大农民朋友来说,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实用技术宝典,能够帮助他们提升羽衣甘蓝的种植效益。
评分我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平时喜欢鼓捣点花花草草,给家里增添点绿意。前段时间,我听说羽衣甘蓝营养特别好,就想着自己也种点,给家人吃也放心。但说实话,种东西这件事,我一直是个“小白”,摸不着门道。网上搜了搜,各种说法都有,看得我眼花缭乱,也不知道该信哪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羽衣甘蓝育种与栽培技术》,当时就想着,名字听起来就很专业,应该能帮到我。翻开书,我惊喜地发现,虽然书名叫“育种与栽培技术”,但对于像我这样的新手来说,它讲得一点也不晦涩难懂。书里用了很多通俗易懂的语言,还配了不少图,就连我这种对专业术语一窍不通的人,也能看得明白。比如,关于怎么选种子,书里就讲了要看种子的饱满度、颜色,还有一些细节,我之前从来没注意过。还有移栽的时候,怎么给它“安家”,怎么样才能让它少受“惊吓”,书里都写得很详细。最让我头疼的虫子问题,书里也提供了不少“偏方”,不是那种化学药剂,而是用一些天然的东西来对付它们,让我觉得特别安心。虽然我还没种出什么“大场面”,但按照书里的方法,我种的几棵羽衣甘蓝现在长得挺精神的,叶子绿油油的,看着就让人心情好。这本书真的让我从一个“植物杀手”变成了半个“绿手指”,我现在对种菜这件事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羽衣甘蓝育种与栽培技术》简直就是为我这样对园艺充满热情,但又常常在实践中碰壁的读者量身打造的!我一直想在家里的阳台上种出营养价值极高的羽衣甘蓝,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要么是叶子长得瘦弱无力,要么是惨遭虫害,眼睁睁看着辛苦种下的幼苗枯萎。我尝试过无数网络上的“秘籍”,但总觉得隔靴搔痒,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当我翻开这本书时,仿佛找到了指路的明灯。书里关于羽衣甘蓝不同品种的介绍,让我对它们的特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比如有的品种更耐寒,有的更适合做沙拉。更重要的是,书中对育种过程的讲解,虽然我可能不会亲自进行复杂的育种工作,但了解其中的原理,让我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某些种子长势更好,也让我对未来育种技术的发展充满了好奇。而栽培技术部分,更是详细到“抠搜”的地步,从选种、育苗、移栽,到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比如,它详细分析了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水分、温度的需求,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这对于我这样缺乏经验的家庭园艺爱好者来说,是无比宝贵的财富。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有机种植的部分,书中介绍了如何利用天然的手段来防治病虫害,这正是我一直追求的健康、环保的种植方式。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的知识应用到我的阳台花园中,期待能收获满满的羽衣甘蓝。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风格给我一种沉稳而扎实的感觉,它并没有追求华丽的辞藻或者过于新颖的论调,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对羽衣甘蓝育种和栽培技术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进行深入阐述。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育种理论的梳理,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从基础的遗传学原理开始,逐步讲解了如何利用杂交、选择等手段来培育优良品种。虽然育种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但书中对每一个步骤的描述都清晰且逻辑性强,让我对这个领域的严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这对于我理解为什么市面上会有这么多不同品种的羽衣甘蓝,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在栽培技术方面,书中对土壤改良、水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的论述,也同样体现了其科学性和系统性。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不同气候条件下栽培管理的差异性分析,这对于在不同地区推广羽衣甘蓝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书中还对一些常见的栽培误区进行了纠正,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于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提高栽培效率,具有实际意义。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部集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于一体的著作,它所传达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务实求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