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生命中个365天
定价:28.00元
作者:丁燕
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9-01
ISBN:97875342442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线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奉献给新手妈温馨礼物。
内容提要
目录
一月:茫然
天 光和声音
第2天 不当小蜡烛
第3天 干坏事
第4天 今夜为谁哭
第7天 美丽的大脚
第8天 大呼噜小呼噜
第9天 并不吓人的黄疸
4天 大话臭臭
5天 无脖先生
6天 12朵红花
8天 指甲与手套
第21天 奶瓶妈妈
第24天 艺术照
第28天 次挨打
妈妈手记/一月:茫然
二月:叹息
第32天 喝满月酒
第35天 剃胎毛
第38天 满嘴胡话
第42天 学做一条狗
第44天 天 出门
第49天 小客人
第50天 肚兜乖
第51天 “亲爱的”奶嘴
第56天 狂喝西瓜汁
第57天 臭香臭香
第61天 胖大款
妈妈手记/二月:叹息
三月:轻松
第63天 我喜欢
第65天 哭哭又啼啼
第66天 看看又听听
第70天 床上游戏
第71天 床下游戏
第77天 婴儿肥
第84天 胃好,喝奶就香
第91天 次坐火车
第92天 葡萄园子
妈妈手记/三月:轻松
四月:惊讶
五月:
六月:归来
七月:柔软
八月:热恋
九月:外面
十月:疲惫
十一月:暴虐
十二月:一年
后记 多爱一点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欣赏一幅精心打磨过的油画,色彩的运用和光线的捕捉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我注意到作者在处理情绪的递进时,手法极其高明。他不会直接告诉你他有多么沮丧或狂喜,而是通过对环境细节的刻画来烘托情绪的浓度。比如,描述一次失败的会面后,他详细描述了街边霓虹灯在潮湿地面上碎裂、反射的景象,那种破碎感和迷离感,一下子就将读者的心绪拉入到一种失落的境地。这种“借景抒情”的功力,已臻化境。更令人称奇的是,尽管主题宏大,但通篇不见矫揉造作之气,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仿佛这些文字就是从生活本身中自然流淌出来的。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耐心和共情能力,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潜台词,去感受那种被刻意压抑、却又喷薄而出的情感张力。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哲学意味,仿佛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凝视与记录。我花了些时间才完全沉浸到它的世界里。起初,我以为会是一本流水账式的日记,记录着某人一年中的琐碎日常,但很快我就意识到,这远非如此。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他似乎拥有一种近乎病态的观察力,能够捕捉到那些在日常喧嚣中被我们轻易忽略的微小瞬间。比如,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未拉严的窗帘时,光影在木地板上投下的几何图形;又比如,咖啡馆里陌生人无意间流露出的那一丝疲惫与释然。这些场景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我正站在那个时空坐标上,与作者一同呼吸着那一刻的空气。他并不急于给出结论或宏大的叙事,而是专注于过程本身,将时间切片,让你不得不慢下来,去品味每一个“当下”的质感。这种对日常的诗化处理,让原本平淡无奇的日子,焕发出一种近乎神圣的光芒,让人开始反思自己是如何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的。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的不是作者的生活,而是我们自己被匆忙生活所遮蔽的感知力。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那一定是“渗透性”。它不是那种读完合上书本就可以立刻抽离的情节小说,它的影响是缓慢的、潜移默化的。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在街上停留更久一些,去观察行人的步伐,去分辨不同树叶在风中的声音。这本书像是一种精神的“致敏剂”,让你对周围环境的感知阈值大大降低,所有细微的刺激都被放大和解析。作者对光影、气味、微小声音的捕捉能力,构建了一个极其立体的世界,这个世界比我们日常感知的世界要丰富得多,也更真实、更残酷。它迫使你直面自身在宇宙中的渺小,但又在这种渺小的认知中,找到了一种独特的、属于个体的、坚韧的力量。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并在不同人生阶段会有不同体会的杰作,它需要的不是快速的浏览,而是深度的共处。
评分坦白说,初读时我有些不适应这种近乎“反叙事”的写法。它挑战了我多年来习惯于线性、因果分明的阅读习惯。这本书更像是一系列高度浓缩的“精神快照”的集合,它们彼此之间看似独立,却又通过一种无形的、情感的脉络紧密相连。我尤其对其中描述“等待”的章节印象深刻。他描绘了在机场候机厅里,看着时间缓慢爬过数字显示屏的感受,那种介于出发与停留之间的悬浮状态,被描摹得入木三分。那种混合着期待、焦虑与无聊的复杂心绪,是现代都市人共同的隐疾。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它精确地记录了“感受”是如何被建构和消解的。读完它,你会发现自己对“时间”这个概念的理解都被重新校准了。它让我开始珍惜那些被我们视为“空白”的时间段,因为真正的生活也许就藏匿在那些不被记录的间隙之中。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于“存在”的深度探讨,尽管他从不直接使用晦涩的术语,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生命本质的追问。这种追问是内敛的,是沉淀在对外部世界的细微描摹之下的暗流。我特别欣赏他处理“关系”的方式,尤其是那些转瞬即逝的人际交汇。他描绘了在长途火车上与一位沉默寡言的老者进行的一次短暂交谈,寥寥数语,却蕴含了关于人生选择与遗憾的巨大信息量。这本书的结构似乎是松散的,但当你重新回顾时,会发现每一天、每一个场景,都像是精心编排的乐章中的一个音符,共同构建了一幅关于现代人精神困境的宏大图景。它没有提供任何现成的答案,反倒提出了更多更深刻的问题: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我们错失了什么?这种引导式的阅读体验,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有力。我感觉自己仿佛参与了一场漫长的冥想,在字里行间与自己的内心进行了数次严肃的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