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让孩子走向成功和-薛夫子家庭教育的100个思考
定价:38.0元
作者:薛永武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517111931
字数:278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如同一张白纸,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比老师的作用更为重要。中国人才研究会首席专家薛永武潜心研究多年,撰写本书,深刻探讨在家庭教育领域中值得家长深思的100个问题。与其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附属品,倒不如让他们从小就掌握自己的命运!
目录
作者介绍
薛永武,中国人才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才研究会首席专家、人才美学的重要开创者、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文化部设置)。1996年就在大学组织创新团队,早进行了大学生潜能开发与情商育成的探索。2000年创立了“山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研究人才的博士生导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最深感受是其强烈的“内在驱动力”导向。它似乎在不断地提醒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塑造一个符合外界期待的“产品”,而是帮助孩子找到他们内在的“火花”。这种火花,有时表现为对某个领域难以抑制的好奇心,有时则体现为面对困难时那股不服输的韧劲。书中探讨的“延迟满足”和“内在奖励机制”的建立,完全颠覆了我过去依赖“物质奖励”或“口头表扬”的习惯。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当奖励机制从外部转移到内部时,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动力是如何实现质的飞跃的。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书中也诚实地指出了过程中的反复和困难,但它提供的每一步策略都是如此的坚实和可操作,它教我们如何巧妙地设置环境,让孩子在探索中自我发现成就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我们的评价。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哲学,着眼于生命长远的发展。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里,我嗅到了一种久违的、真实而迫切的关怀,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腔调,更像是邻家那位阅历丰富、愿意掏心掏肺与你分享经验的长辈。它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孩子时,那些常被忽略的细枝末节。比如,它会深入探讨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我们惯用的那种“急于保护”的反射性反应,如何无意中剥夺了他们建立内在韧性的机会。作者似乎对人性的弱点有着深刻的洞察,他并不要求家长做到完美,反而鼓励我们正视自己的焦虑和不确定性,并将其转化为建设性的行动。我尤其欣赏它在探讨“界限”时所展现的细腻,那种“爱而不溺”的分寸感,不是僵硬的规则,而是一种流动的、需要不断调整的艺术。读到某些章节时,我甚至会停下来,看着正在玩耍的孩子,重新审视自己刚才的语气和眼神,那种即时的自我反思,是很多理论书籍无法给予的触动。它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实操手册”,教我们如何在“爱”与“放手”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让孩子在被爱的基础上,真正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极具匠心,它仿佛是一部结构精巧的交响乐章,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看似零散的教育理念编织成一张严密而富有弹性的网。起初的篇章,像是温暖的序曲,着重于建立家庭内部的情感基石,强调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稳定,这部分内容的处理异常成熟,它没有将“好父母”这个概念理想化,而是直面了现代生活对父母们精神上的巨大消耗。随后,叙事开始转向具体的行为模式和沟通技巧,但它绝非枯燥的技巧罗列,而是将每一种方法都置于一个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剖析。我注意到,作者在论述“倾听”这一环节时,不仅谈了听孩子说了什么,更着重于分析他们“没说什么”以及肢体语言传递出的信息,这种多维度的解读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对亲子互动的理解深度。整本书的论述脉络清晰,逻辑严密,读起来毫不费力,但其蕴含的教育智慧却需要读者细细咂摸,仿佛每一页都藏着一个等待被破解的教育密码,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评分我曾读过许多关于“如何培养优秀孩子”的畅销书,它们大多聚焦于智力开发或特长培养的宏大叙事,但这本书,却有着一种俯下身子与泥土打交道的朴实感。它关注的不是如何让孩子在竞赛中拔得头筹,而是如何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内心充实、能够与世界和谐共处的人。其中的许多观点,乍听之下似乎平淡无奇,但放在当下这个充满焦虑的教育环境下,反而显得尤为珍贵。举例来说,书中对“无聊时间”价值的重新定义,就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们总习惯于把孩子的时间填满,害怕他们停下来,却从未深思过,正是那些看似“浪费”掉的时间,孕育了多么丰富的想象力和自我驱动力。作者的笔触是克制的,他很少使用强烈的词汇去抨责或赞扬,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静的观察者视角,引导读者自行得出结论,这种“不替读者思考”的态度,恰恰体现了对读者心智的尊重,也使得书中的建议更具可信度和落地性。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没有采用那种生硬的学术术语或晦涩难懂的教育理论,反而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匠人,在细细打磨一件作品。它的文字充满了生活的质感,你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日常细节的敏锐捕捉能力。例如,书中对于“餐桌上的沟通艺术”的描绘,就极其到位,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多少家庭在餐桌上上演的“权力斗争”与“情感交流”。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处理亲子冲突的场景时,所展现出的那种“非对抗性解决问题”的思路,简直是一股清流。它不是教我们如何“赢”得争吵,而是教我们如何共同面对一个挑战,将冲突视为一次深度沟通的机会。这种侧重于“关系修复”而非“对错评判”的处理方式,极大地缓解了我作为父母在面对孩子逆反情绪时的压力。读完后,我感觉自己获得了一种强大的内在支持系统,仿佛握住了通往和谐家庭生活的“元钥匙”,它赋予了我更强的耐心和更广阔的视野去面对未来所有的不确定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