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敢活100岁
定价:28.80元
作者:《新天地》杂志著,夏欣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80206930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经验,因为成功而得以无限复制,教训,因为不可复制而更显珍贵。
3步法摆脱“三高”,18年不服药控制糖尿病,4次心梗的教训,各有各的道,心明才眼亮。
内容提要
本书取材于不同个体的生活亲历,真实可靠,生动好读。按照科学家的推论,人的生理年龄应该在100~150岁左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乐观而自信地瞄准100岁以上的生理年龄。
久病成不了真医生,却可以获得比真医生更深刻的经验与教训。细节不是药方,医书上没有,也非医生所感,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人生的指南针,翻开扉页,我就知道我找到了宝藏。作者的笔触细腻得如同夏日午后的微风,轻柔地拂过心头,却又蕴含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我尤其欣赏他对“活出精彩”的定义,它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渗透在每一个生活细节里的哲学。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平衡工作与内心的宁静那一段,简直说出了我多少年来的困惑。我一直觉得,要活得久就得把自己逼得很紧,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但这本书告诉我,真正的长寿,是与自己的节奏和解,是懂得在喧嚣中为自己留白。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绘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窗台上的温馨,雨后泥土散发的清新气息,以及与老友促膝长谈时的默契。这些场景的描绘,不仅让人心生向往,更重要的是,它们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框架,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过去追求的“效率”和“成功”到底意味着什么。读完这部分,我第一次觉得,原来活得认真,比活得匆忙更重要,而且这种认真,是带着喜悦的。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对心灵鸡汤非常警惕的人,很多宣扬“积极心态”的书籍读起来都空洞无力,像是一层浮在水面上的油花,一戳就破。但《敢活100岁》完全不同。它的力量源自于坚实的逻辑和对人性幽暗面的深刻理解。作者并没有回避生命中的痛苦、恐惧和不确定性,相反,他把这些“阴影”视为成长的必要养分。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目的性消亡后的重建”那一章节。当我们完成了人生的主要目标——无论是事业巅峰还是养育子女,那种突然而来的失重感是很多人共同的困境。作者提供的方案不是去寻找一个新的宏大目标,而是回归到“持续学习”和“微小连接”上来。他强调,生命的意义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永不停歇的探寻过程。这种务实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视角,让我感到非常踏实。这本书的文字像一块打磨光滑的石头,触感温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你知道它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绝非一时兴起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大胆且富有实验性,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像一个多维度的全景图,将生命的不同阶段以碎片化的方式并置呈现。我必须承认,初读时有些不适应,信息量太大,各种哲学思辨和生活案例交织在一起,让人目不暇接。但坚持读下去后,我发现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他似乎在模拟真实人生的体验:我们的记忆不是整齐排列的档案,而是随时可能被某个气味、某段旋律唤醒的立体影像。书中对“心智韧性”的探讨尤其令人震撼。作者没有用教科书式的语言去解释什么是抗压能力,而是通过讲述几个跨越世纪的故事,展示了人类精神是如何在灾难和困境中自我修复和升华的。那些关于选择与责任的论述,如同精准的外科手术刀,剖开了我们常常用来逃避现实的借口。特别是关于“与衰老和解”的那几章,没有一丝矫饰的悲观,只有一种坦然接受、并且从中榨取最后一点价值的智慧。它让我意识到,生命的长度固然重要,但生命的“厚度”才是决定我们存在感的核心要素。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成功地将“长寿”这个听起来有些遥远的概念,拉回到了我们日常可触及的生活实践中。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个人特色,充满了哲人式的洞察,但又绝不故作高深。他擅长用非常简洁有力的句子去概括复杂的生命体验,像一句句凝练的箴言,让人反复咀嚼。例如,书中提到“你的下一次心跳,是未完成的艺术作品”,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对时间流逝的焦虑感。它让我意识到,每一刻的呼吸、每一次的思考,都是在创作自己的存在。这种强烈的即时性体验,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当下的专注度。这本书不是让你去期待一个遥远的百岁生日派对,而是让你在今天早上冲咖啡时,就享受到生命给予你的那份独一无二的馈赠。它提供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升级,一种对生命本质更深层的理解,让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向着更健康、更丰盈的方向迈进。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精妙绝伦,它更像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生命哲学导览图,而非一本单纯的养生手册。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引用各种跨学科知识时的驾轻就熟。从神经科学关于记忆重塑的最新发现,到古代哲学中关于“无为”的思想,再到现代城市规划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所有看似不相关的元素,都被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关于“如何优化生存环境”的宏大论述。这种广博的视野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我原以为活得长久需要的是严格的自律和对身体的无休止监控,但这本书却引导我看向更宏观的层面:环境、社会连接、精神自由度对寿命的影响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那些关于“社群归属感”如何成为延长生命强力驱动力的论述,让我立刻开始反思自己与邻里、与老朋友的关系。它不只是教你如何“活下去”,更是教你如何“被需要着活下去”,这种被需要,才是最强大的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