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小孩有小病,一招就搞定
定價:29.80元
作者:趙承勇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802518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小孩有小病,一招就搞定》
精選的78個小方法特點:配方簡單、取材方便、使用方便、功效理想!
食方、藥膳,外敷的藥汁、藥膏,經穴按摩,一應俱全!
專業的知識、通俗的語言,一看便懂!
輕鬆辯證用藥,做好孩子的“傢庭醫生”不再是難事!
內容提要
《小孩有小病,一招就搞定》是送給廣大父母的圖書。一個孩子生病,就算是小小的感冒、咳嗽、發燒、拉肚子等病癥,甚至磕碰受瞭小傷、齣血等,都牽動著全傢人的心,其實,小孩子有小病時,大傢用不著那麼緊張、忙亂,也不要一個勁兒地想著趕緊上醫院找醫生診治,隻要靜下心來,仔細觀察孩子的癥狀,閤理使用一些有效的小偏方來進行調治,隻要學會幾招,那傢長就可以兼做孩子的“傢庭醫生”瞭。為瞭幫助各位傢長自己調治孩子容易患上的種種小病,《小孩有小病,一招就搞定》收集瞭80多個配方簡單、取材方便、功效理想的民間偏方,其中包括內用的食方、藥膳,外敷的藥汁、藥膏,及經穴按摩等等,並用專業的知識,通俗的語言,指導大傢如何辯癥使用。
目錄
作者介紹
趙承勇,男,主治醫師,畢業湖南省中醫學院。1993畢業於湖南省中醫學院(現為湖南省中醫藥大學)醫療專業,熟讀《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傷寒論》等中醫經典,2002年考入江西醫學院繼續深造。曾齣版《食養脾胃不生病》等圖書。執業醫師編號:199843110432930710215
文摘
序言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所蘊含的那種強大的人文關懷和深切的共情能力。作者顯然不是一個高高在上、隻懂理論的專傢,她的文字裏流淌著一種“過來人”的理解與體諒。當書中描述到孩子夜間哭鬧不止,父母在走廊裏踱步到精疲力盡時的那種無助感時,我幾乎要忍不住在腦海裏默默點頭稱是。她沒有使用任何指責性的語言,而是用一種非常溫柔的語調,將這些令人抓狂的時刻正常化、閤理化。這種“正常化”的處理,對於正在經曆育兒風暴的父母來說,簡直是一劑鎮靜劑。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心理調適小貼士”,這些內容往往放在章節的末尾,像是一個私密的耳語,提醒父母首先要照顧好自己。比如,其中有一段提到,當你感覺自己快要崩潰時,最好的做法是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哪怕隻是去衛生間用冷水洗把臉,這個簡單的動作,其意義遠遠大於任何復雜的安撫技巧,因為它首先肯定瞭父母的情緒價值。這種把“人”置於“方法”之上的態度,是這本書區彆於市麵上其他“速成手冊”的核心價值所在。
評分從工具書的角度來審視,這本書的另一個顯著優點是它的高度實操性和即時反饋性。它不僅僅停留在“應該做什麼”的層麵,更著重於“如何優雅地做到”的執行細節。比如,在描述如何處理孩子突發的脾氣爆發時,作者提供瞭一套細緻入微的“三步走流程”——觀察、暫停、迴應——但這三步並非僵硬的指令,而是在每一步後麵都附帶瞭“如果孩子A反應,則執行B方案;如果孩子C反應,則嘗試D變體”的靈活應變指南。這種結構保證瞭無論你麵對的是多麼齣乎意料的狀況,書中的指導都能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錨點。此外,書中對於“傢庭閤作”的探討也相當深入,它清晰地指齣瞭,育兒中的很多“小毛病”其實是父母雙方在應對策略上的不一緻所導緻的連鎖反應。作者甚至設計瞭一些簡單的“傢庭會議議程建議”,旨在幫助伴侶雙方建立統一的戰綫,而不是在疲憊中互相指責。這種係統性、全局性的解決方案,體現瞭作者的專業深度,它將育兒問題從個體壓力,提升到瞭傢庭係統協作的層麵去解決,非常全麵且具有指導意義。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吸引人眼球,封麵上那抹鮮亮的鵝黃色,配上那種略帶手繪感的字體,一下子就讓人感覺這不是一本枯燥的育兒指南,倒像是一本充滿童趣的繪本。我是在書店的童書區偶然翻到的,當時就被封麵上的那隻憨態可掬的小動物吸引住瞭,它似乎正對著書名做著一個誇張的錶情,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內頁的紙張選擇偏嚮啞光質感,拿在手裏有一種溫潤的觸感,這對於經常需要翻閱,甚至可能被小手沾染上果汁或零食碎屑的父母來說,是非常實用的考量。更值得稱贊的是排版,字體大小適中,行間距的處理也很到位,即便是光綫不佳的夜晚,也能輕鬆閱讀,完全沒有那種傳統醫學書籍的壓迫感。這本書的整體視覺語言非常友好,它成功地避開瞭那種嚴肅刻闆的醫學書籍的刻闆印象,讓人在麵對“育兒焦慮”時,能先從視覺上得到一種放鬆和安慰。我尤其喜歡其中穿插的一些小插圖,它們並非直接解釋內容,而更像是一種情緒的錶達,比如在描述孩子夜醒時,那團小小的、暈開的藍色水彩,精準地捕捉到瞭父母那一刻的疲憊感,這種設計上的巧思,讓整本書的閱讀體驗提升瞭一個檔次,讓人覺得作者在每一個細節上都傾注瞭心力。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去魅化”的日常哲學。它避開瞭所有生澀難懂的醫學術語,轉而采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甚至略帶幽默感的口吻來闡述復雜的生理和心理現象。舉個例子,當談及孩子不愛吃蔬菜時,作者沒有用營養學報告來壓人,而是將其比喻成一場“領土爭奪戰”,孩子在捍衛自己的自主權,這一下子就讓嚴肅的喂養問題變得生動有趣起來。書中的許多錶述,都帶著一種老派的智慧和對生活細微處的洞察力。比如,它對“‘小病’的界定”有著獨到見解,明確指齣很多被父母放大化的擔憂,其實是孩子在適應這個世界時必然會經曆的“微調”過程。這種對“微調”的尊重,避免瞭父母將孩子塑造成一個必須完全服從外部指令的“完美對象”。我個人特彆欣賞它在處理“民間智慧”與“科學論證”之間的平衡,它並沒有完全否定經驗的力量,而是將兩者巧妙地結閤,提供瞭一種更具彈性和包容性的應對框架,讓人感覺閱讀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提煉。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邏輯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一次結構上的精妙布局。它不像其他育兒書籍那樣,上來就拋齣一大堆理論性的知識框架,反而更像是與一位經驗豐富、性格溫和的長輩進行一次深入的午後交談。開篇的處理非常細膩,作者並沒有急於介紹“如何解決問題”,而是先花瞭大篇幅去描述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可能齣現的“常見狀態”——注意,這裏用的是“狀態”而非“癥狀”,這本身就透露齣一種去病理化的視角,極大地緩解瞭新手父母的過度敏感。接著,全書的章節劃分非常清晰,每一個小主題都被拆解成瞭一個個可操作的“迷你模塊”,模塊內部的敘述風格也多變,有時是直白的問答形式,有時是娓娓道來的故事,這種節奏的變化有效地避免瞭閱讀疲勞。我個人覺得最精彩的是它對“環境因素”的強調,作者似乎更傾嚮於將孩子的每一次不適,都視為一個係統性失衡的外在錶現,而非孤立的個體病竈,這種宏觀的觀察角度,迫使讀者跳齣“吃藥打針”的思維定式,轉而關注起睡眠空間、飲食結構乃至於情緒互動的重要性,這種由錶及裏的遞進分析,實在高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