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景观

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景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凤翔,赵彬 著
图书标签:
  • 西藏
  • 高原
  • 森林
  • 生态
  • 景观
  • 植被
  • 生物多样性
  • 地理
  • 环境科学
  • 保护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03816338
商品编码:29559807972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1997-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景观

定价:160.00元

作者:徐凤翔,赵彬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09-01

ISBN:9787503816338

字数:

页码:135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景观》是一部展示西藏高原森林资源及其生态景观的科学性画册作者花了1S年的时间,在西藏高原的峡谷林海考察探索,对西藏各类森林在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及林分的组成结构、生长演替、质量成分、利用与保护等方面收集了大量手文字与图片资料《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景观》选辑了其中一部分图片资料,从各森林分布带区的生态景观、林分内景、古树巨木及林下植物等方面反映了西藏高原的亚高山寒温带暗针叶林、山地温带针叶林和硬叶与落叶阔叶林、山地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和松林、山地带常绿阔叶林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松林、低山热带雨林与季雨林等主要森林类型,既有科学性,又有鉴赏性可供植物学、生态学的教学科研工作者以及关心并希望认识西藏高原的各界人士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徐凤翔,女,1931年生,江苏丹阳人,森林生态学教授,西藏农牧学院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所长1955年毕业于南京林学院,并留校任教1978-1980年援藏,1981-1984年每年进藏考察,1985年调藏工作、在她40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教学严谨,科研专注.成果丰盈她酷爱自然,倾心山林,为探索、揭示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的内蕴,考察了我国65个主要林区,其中西藏的主要林区20处,区内考察行程13万多公里,西从狮泉河经“无人”区至东侧金沙江畔,上达珠峰大本营,下至雅鲁藏布江下游湿热的墨脱,横贯西藏,攀峰下谷,历尽艰辛,取得了大量珍贵的数据、标本和图像资料,在不少方面填补了高原生态研究的空白、她著作出版了《中国西藏山川植被》(1993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西藏高原森林生态研究》(1995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等专著和论文多篇

文摘


序言


对于西藏高原的认识,迄今为止,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仍然把它与高、寒、荒联系在一起。诚然,西藏高原既有举世闻名的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及横断山脉等高山纵横环列,又有藏西、藏北平均海拔4000m以上无垠的羌塘。在这些地域,或雪岭横空,或干旱荒凉,其植被多为草原和荒漠类型。。
  但是,在西藏高原120万km2的辽阔区域内,地貌多变,生态环境多样而独特。藏东南及喜马拉雅山南坡的河谷和峡谷中,有气候温润、适于动植物生长的地带。在垂直高差2000~3000m的坡面上,分布着不同气候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其组分之多样、生长之优异、景观之独特、价值之珍贵,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是罕见而别具一格的。因此,西藏高原的森林资源,不但有经济利用价值和保护环境的作用,而且还有多学科、多层次的科研探索价值。
  70年代后期以来,我们沿着以往科技工作者探索青藏之途径,在藏东南兼及藏南林区建立了教学与科研基地。在对密林古树的实地调查中,我们越来越被西藏高原自然景观的壮美、森林资源的丰富以及山花异草的绚丽多姿所吸引、所陶醉,于是年复一年,一发而不可收地进行跋涉、探索。对这期间所收集到的资料和拍摄到的画面,我们总感到应该介绍于世,与大家共享。于是我们就将多年收集和珍藏的图片资料围绕高原森林生态景观这一主题,选辑出版,以飨读者。
  自然科学的成果多为群体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我们的工作是在林业部、西藏自治区人民、西藏自治区教委、西藏自治区科委、西藏自治区农牧林委、西藏农牧学院等单位的支持下,在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全体工作人员、西藏农牧学院有关师生、各有关研究所和地区林业局、农牧局技术人员,以及在所工作的援藏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进行的。在工作过程中还得到了各地领导、驻军和林业工人、农牧民群众等的大力协助,谨在此致以由衷的谢意。西藏的森林蕴宝含珍,远非我们的力量所能遍及,故本书仅能反映其部分与片段,敬请广大读者见谅。
  徐凤翔
  1995年6月于西藏


《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景观》 序言:高原明珠的生态画卷 广袤的青藏高原,世界屋脊,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崎岖的地形以及极端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举世罕见的自然奇观。在这片神秘而壮丽的土地上,森林,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仅是树木的集合,更是复杂生命网络的核心,是调节高原气候、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关于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景观的系统性研究和全面呈现,仍显不足。《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景观》一书,正是基于此背景,致力于为读者呈现一幅宏大而精细的生态画卷,深入剖析这片特殊区域森林的形成、演变、结构、功能以及面临的挑战。 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森林的种类和分布,而是试图从更宏观的视角,揭示高原森林生态景观的形成机制及其独特性。我们将目光投向地质构造、气候变迁、水文循环等宏观因素,探讨它们如何共同塑造了高原森林的栖息地。从冰川时期至今,高原地形的隆升和气候的波动,如何促使森林在不同海拔、不同坡向、不同区域展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本书将追溯历史的轨迹,运用地质学、古气候学、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为理解高原森林的起源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部分:高原森林的孕育——地理、气候与土壤的交响曲 西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其森林生态景观形成的首要驱动力。这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高耸的山脉、深邃的峡谷、广阔的盆地,构成了复杂多样的地形骨架。本书将详细阐述不同地形单元对森林分布、类型以及物种组成的影响。例如,河谷地带相对温暖湿润,为森林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而高海拔的寒冷、稀薄的空气以及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则对森林的垂直分布和物种适应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们将考察冰川、雪山对森林生境的影响,以及河流、湖泊在塑造森林边缘区域所起的作用。 气候是影响森林生态景观的另一关键要素。西藏高原的气候特征鲜明,年温差大,日温差也较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干冷,并且存在着强烈的太阳辐射。本书将深入分析这些气候因子如何作用于高原森林。高原季风、印度洋季风的引入,对区域降雨量和温度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决定了森林的生长季长短、水分可用性和蒸散速率。我们将探讨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寒冷气候、霜冻、以及季节性积雪如何塑造了耐寒、耐旱的森林群落。同时,本书也将关注气候变化对高原森林的潜在影响,如气温升高、降水模式改变可能带来的生态后果。 土壤是森林生长的基石。高原土壤的形成受限于其高海拔、低气温、以及独特的植被覆盖。本书将详细介绍西藏高原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理化性质及其对森林植被的影响。我们将关注永久冻土、高山腐殖土、以及贫瘠的岩屑土等土壤特性,探讨它们如何限制了某些树种的生长,同时也为适应性强的物种提供了生存空间。此外,书中还会讨论土壤侵蚀、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因素,以及它们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高原森林的骨架——结构、类型与物种多样性的奥秘 高原森林并非单一的形态,而是由多种生态类型构成,它们的结构和组成反映了环境的差异和演化历史。本书将系统梳理和分类西藏高原的主要森林生态类型,并对其结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我们将考察不同森林类型的优势树种、灌木层、草本层以及附生植物的组成,分析它们之间形成的垂直和水平空间结构。例如,在低海拔河谷地带,我们可能发现针阔叶混交林,而在更高海拔地区,则以耐寒的针叶林为主。 本书将重点介绍构成西藏高原森林的典型树种及其生态学特性。例如,云杉、冷杉、松树等针叶树种,它们如何适应高寒、低氧的环境?藏柏、青冈等阔叶树种,在哪些区域得以繁衍,它们的适应策略是什么?除了主要的乔木层,我们还会深入研究灌木层和草本层,它们如何与乔木层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共同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书中将详细描述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生理适应机制、繁殖方式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景观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仅包括植物本身,还包括与之密切相关的动物、真菌等。本书将从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多个层面,展现高原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将介绍生活在森林中的代表性野生动物,如各种鸟类、哺乳动物,以及它们与森林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书中还会探讨微生物在土壤形成、养分循环等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第三部分:高原森林的脉搏——功能、服务与生态过程的和谐 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仅是静态的结构,更是动态的功能和过程的集合。本书将深入探讨西藏高原森林在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1. 水文调节与涵养水源: 西藏高原素有“亚洲水塔”之称,其森林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将详细阐述森林如何通过截留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渗透、涵养地下水等机制,有效调节区域水资源。我们将分析不同森林类型在涵养水源能力上的差异,以及它们对下游河流径流、水质的影响。书中还会探讨森林蒸腾作用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 2. 气候调节与固碳释氧: 高原森林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区域小气候,减缓温度波动。同时,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重要的碳汇,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将量化高原森林的固碳能力,并分析其在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 3. 维持生物多样性与基因库: 森林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食物来源和繁殖场所。本书将分析高原森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价值,阐述它们如何构成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对于物种的繁衍和进化具有关键意义。 4. 土壤保持与防灾减灾: 森林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有效防止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本书将考察不同森林类型在土壤保持方面的效率,以及它们在高原脆弱地貌中的防灾减灾作用。 5. 养分循环与生态系统稳定性: 森林内部的养分循环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本书将分析高原森林的养分来源、转化和输出过程,探讨凋落物分解、微生物活动等在养分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养分不平衡可能带来的生态后果。 第四部分:高原森林的挑战——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的未来 尽管高原森林生态系统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但其脆弱性也使其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聚焦于人类活动对高原森林的影响,以及未来环境保护的策略。 1. 人类活动的干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森林采伐(合法与非法)、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对高原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干扰。本书将深入分析这些人类活动对森林覆盖率、物种组成、土壤侵蚀以及生态过程的影响。 2.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前面已提及,气候变化对高原森林构成直接威胁,如干旱、高温、病虫害的加剧等。此外,自然灾害如森林火灾、极端天气事件等,也可能对脆弱的高原森林造成毁灭性打击。 3. 保护策略与可持续发展: 面对这些挑战,本书将探讨一系列保护策略,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加强生态修复与重建、推动社区参与式保护等。同时,书中也将强调,环境保护必须与当地居民的生计发展相结合,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结语:一幅需要我们共同守护的生命画卷 《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景观》力求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融合多学科的研究视角,为读者呈现一幅生动、详实、全面的高原森林生态画卷。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增进公众对西藏高原森林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对这片珍贵自然资源的敬畏之心。这片高原上的森林,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维系高原生命的关键,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理解它们,研究它们,守护它们,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本书愿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自然与认知,连接当下与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这片神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生命脉络。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系统充满好奇,尤其是西藏高原那片神秘的土地。最近偶然翻到一本名为《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景观》的书,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凭其书名,就足以勾起我无数的遐想。我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壮丽的画面:巍峨的雪山之巅,白雪皑皑,而在其脚下,仿佛有一道道绿色屏障,顽强地生长着,那该是何等震撼人心的景象。我无法想象,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生命是如何扎根、生长、繁衍的。那些树木,是否经历过漫长的冰河时期?它们的根系是否如同巨兽的爪牙,紧紧抓住贫瘠的土地?又或者,它们早已进化出了独特的生存智慧,能够从稀薄的空气中汲取养分,忍受刺骨的寒风?这片高原森林,承载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生命故事?它们与那些奔跑在草原上的藏羚羊,翱翔在蓝天的雄鹰,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仅仅是一片森林,更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命网络,一个在地球屋脊上蓬勃跳动的生态心脏。我对这本书寄予厚望,希望能从中窥见这片土地深邃的生命奥秘,感受那份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与力量。

评分

我一直认为,大自然是最好的艺术家,而高原上的景象,更是她挥洒笔墨最浓重、最奇幻的杰作。《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景观》这个书名,瞬间在我心中勾勒出一幅幅惊心动魄又宁静致远的画面。我常常在想,是什么样的力量,让生命在这片被冰雪覆盖、氧气稀薄的土地上扎下根来,并且形成一片片生机勃勃的森林?我想象着,那些树木,或许有着与众不同的形态,它们的枝干扭曲而坚韧,仿佛在与凛冽的寒风搏斗,又在努力捕捉每一缕阳光。而它们的叶片,又是否有着特殊的机制,以应对昼夜温差巨大的环境?这片森林,是否如同一条条绿色的河流,蜿蜒于高原的山谷之间,滋养着这里的生灵?书中是否会详细描绘不同季节下,森林呈现出的不同色彩与景象?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如何与周边的草甸、湿地、甚至冰川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它或许能解答我心中关于生命顽强适应性的诸多疑问,让我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评分

旅行和阅读,对我而言,都是探索世界、拓展视野的绝佳方式。而西藏,这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地方,一直是我心中向往的彼岸。《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景观》这个书名,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重未知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很好奇,在这片广袤的高原上,究竟隐藏着怎样一片片生机勃勃的森林?我想象着,它们与我们熟悉的森林截然不同,或许更加挺拔、更加寂静,充满着一种原始而古老的气息。那些树木,它们是如何在这稀薄的空气和剧烈的温差中生存下来的?它们的根系,是否像触手一样,紧紧抓住坚硬的岩石?它们的叶片,是否有着特殊的构造,以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书中是否会描绘,这些高原森林的四季变幻?春天,是否有新绿悄然爬上枝头?夏天,是否会奏响生命的凯歌?秋天,是否会染上斑斓的色彩?冬天,是否会披上洁白的圣衣?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这片高原森林不仅仅是地貌的构成,更是生命顽强不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

评分

我对那些生长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总有一种莫名的崇拜感。西藏高原,这片地球上海拔最高、气候最严酷的地区之一,孕育出的森林景观,更是充满着神秘的魅力。《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景观》这本书,仅仅是书名,就足以让我对其中可能蕴含的知识感到无比期待。我脑海中浮现的,不是热带雨林的茂密与湿润,而是高原森林那种独特、粗犷而又充满力量的美。我想象着,那些树木,它们一定是经历了无数个寒冬的洗礼,才得以在这片土地上挺拔生长。它们的年轮,是否比其他地方的树木更加清晰地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又或者,它们有着特殊的抗冻机制,能够抵御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高原的特殊气候、土壤条件,是如何影响森林的垂直分布和物种多样性?我期待能从中了解到,这些森林是如何在氧气稀薄的环境中,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维持生态平衡。这片书,或许能让我窥见,在地球的极限之处,生命所能展现出的惊人韧性和创造力。

评分

提起西藏,人们脑海中首先闪现的往往是雄伟的布达拉宫、辽阔的草原以及虔诚的朝拜者。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热爱自然、痴迷于地质地貌的读者来说,那片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土地,其独特的地理构造和由此孕育的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景观》这本书,虽然我才刚接触到书名,但它点燃了我对西藏隐藏在地貌之下、鲜为人知的生态面貌的浓厚兴趣。我一直想象着,在这片高原上,冰川融水如何滋养着低海拔地区的森林,而高海拔的稀疏植被又如何顽强地抵御着严寒与干旱。那些森林,是否如同精心绘制的地图,呈现出不同海拔、不同坡向的明显差异?它们的物种组成是否独具特色,与低地森林有着天壤之别?书中是否会提及那些古老的树种,它们是如何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海桑田?我期待它能揭示高原森林的形成机制,分析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甚至探讨人类活动对这片脆弱生态的影响。这本书,或许能让我看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西藏,一个充满生命活力、与苍茫大地融为一体的西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