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20062007水产学学科发展报告
定价:28.00元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水产学会著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3-01
ISBN:97875046450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水产学学科发展报告(2006—2007)》着重阐述2005~2006年本学科在科技方面的进展情况,展示学科发展的风貌,总结年度中出现的学术新进展、新成果、新见解、新观点,为促进学科发展、人才成长和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 报告主要论述了水产学科各个领域在2005~2006年重大科技进展情况;专题报告有6篇,论述了水产生物技术、海水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产动物疾病、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渔业装备与工程领域在2005~2006年取得的重大科技进展。报告从多个角度对近两年水产学科的科技进展情况进行了集中展示,为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部内容丰富的参考文献。
目录
序
前言
综合报告
水产学学科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一、概述
二、2005~2006年水产学学科研究进展
三、水产学学科发展的外差距
四、水产学学科的发展需求、预测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专题报告
水产生物技术学科发展
海水养殖学科发展
水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发展
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发展
渔业装备与工程学科发展
ABSTRACTS IN ENGLISH
Comprehensive Report
Advances in Fishery
Reports on Special Topics
Advances in Aquaculture Biotechn010gy
Advances in Mariculture
Advances in Quality and Safety of Aquatic Products
Advances in Science for Aquatic Animal Diseases
Advances in Aquaculture Nutrition and Feed Industry
Advances in Fishery Equipment and Engineering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充满了学术研究的厚重感,尤其那个“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的字样,瞬间就能吸引到对相关领域感兴趣的读者。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字迹细腻,翻阅起来很舒服。我一直对水产养殖这一块儿比较关注,尤其想了解近年来有哪些新的技术突破和发展趋势。之前也零散地看过一些相关的论文和期刊,但总感觉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梳理,信息也比较分散。这本书的名字直击我的痛点,它明确指出了“学科发展报告”,而且是“2006-2007”这个时间段的,这对于想要回顾特定历史时期水产学发展脉络的研究者或者从业人员来说,简直就是宝藏。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当时主要研究方向、重大科研项目、关键技术瓶颈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入分析。当然,我也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地区的水产养殖模式的成功转型,或者某种新型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过程,这样能让报告更加生动,也更容易理解。同时,作为一本报告,它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也至关重要,我希望能看到详实的数据图表和严谨的论证过程,这才能体现出报告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学科发展报告”这几个字,让我想到了信息科学和知识管理领域的一些概念。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有效地组织、传播和利用科学知识,尤其是那些跨越时间和领域的信息。所以,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将2006-2007年水产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和呈现的。它是否采用了一种结构化的方法来展示学科的发展状况?例如,是否对当时的优势学科、新兴热点、薄弱环节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在信息组织方面,它是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知识图谱,能够帮助快速定位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有对学术论文、科研项目、专利技术等信息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揭示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此外,对于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报告是否提及了相关的策略和成就?作为一名从事信息研究的人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个范例,展示如何通过高质量的学科发展报告,来促进知识的流动和学科的进步,为其他领域的知识组织和管理提供启示。
评分作为一个曾经在水产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真是百感交集。这本《水产学学科发展报告(2006-2007)》对我来说,就像翻开了一本泛黄的老照片集,里面记录着我曾经奋斗过的那些年。那时候,我们还在为如何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绞尽脑汁,很多现在看来已经普及的技术,在当时我们还在探索尝试。我特别想看看,在2006-2007年这个阶段,水产学界对行业发展有哪些判断和预测,哪些方向被认为是未来最有潜力的。比如,在病害防治方面,当时有哪些新的研究成果?在饲料营养学上,有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当时又有哪些深入的讨论和解决方案?我很怀念那时候的学术氛围,虽然条件不像现在这么优越,但大家的热情和干劲都很足。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那个时期水产学研究成果的一次重要总结,也为我们这些老兵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过往、梳理经验的机会。我希望能从中看到一些触动,一些能够唤起我当年激情和回忆的内容,甚至能从中找到一些对当下行业发展依然有借鉴意义的思路。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联想到了一些更宏观的学术领域。我本身在做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关注点是如何通过科学的学科发展来推动国家经济的整体进步。水产学虽然看似是一个细分领域,但它与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生物技术创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宏观议题紧密相连。因此,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从一个更高的视角,来审视2006-2007年水产学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书中是否能分析水产学研究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在当时的科技政策导向下,水产学科的发展获得了哪些支持,又面临哪些瓶颈?它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国家在国际水产贸易中的竞争力有哪些贡献?此外,我也好奇,在那个时期,跨学科的研究,例如水产学与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环境科学等的交叉融合,是如何展开的,又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如果报告能够提供一些政策建议,或者对未来几年水产学科的发展方向做出一些战略性的判断,那将对我理解我国科技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动关系非常有帮助。
评分我是一名对海洋科学,特别是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书,它的标题《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20062007水产学学科发展报告》让我眼前一亮。考虑到我研究的侧重点,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关于2006-2007年期间,我国在渔业资源评估、捕捞管理、休渔制度、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以及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政策动向。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有关于特定经济鱼类种群动态的研究、过度捕捞问题的分析,以及为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具体策略和建议。此外,对于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海洋牧场和增殖放流技术,我想知道在那个时期,这些领域的研究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有哪些初步的成果和遇到的挑战。作为一名未来的研究者,我需要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研究方向。这本书如果能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和前瞻性的观点,对我而言将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