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2010-2011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
定价:37.00元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著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50465810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编著的《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2010-2011)》分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两部分。综合报告主要总结和评述近年来我国植物保护学科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和重大成果,通过与国外植物保护科技水平相比较,展望未来5~10年植物保护学科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专题报告在简要介绍分支学科性质与研究范畴的基础上,科学评价了近两年取得的*研究进展,对外研究现状作对比,分析我国存在的差距,并以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提出学科今后发展的趋势与展望。希望本学科发展报告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推广和企业等单位广大植保科技工作者、科技管理工作者和研究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2010-2011年,这看似短暂的两年,在中国植物保护学的发展历程中,可能承载了许多重要的转折点和关键性的发展节点。我特别好奇的是,在那个时期,国际上植物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是怎样的,而中国在该领域的学科发展又是如何与之接轨、进行互动,甚至是独立探索的?报告中是否会对国际前沿研究进行深入的梳理和评述,并分析其对中国植物保护学研究的启示意义?同时,我希望看到中国学者在这一时期内,是否有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研究成果,从而提升了中国植物保护学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此外,对于一些前沿技术,比如基因编辑在植物抗性方面的应用,或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病虫害预测与监测中的潜力,在2010-2011年时,是否已经开始显露端倪?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揭示这些新兴技术在中国植物保护学领域萌芽和发展的早期轨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的展望,这将极大地丰富我们对这一学科发展动态的认知。
评分在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背景下,植物保护学所肩负的责任日益重大。我非常期待《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2010-2011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能够详细阐述,在2010-2011年间,植物保护学学科是如何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其独特作用的。报告是否会列举具体的案例,说明学科发展如何推动了重大病虫害的有效防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植物保护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入侵生物治理、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维护等方面,又取得了哪些关键性的进展?这些进展是否会通过具体的政策建议或技术推广,转化为实际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学术层面,更能展现出植物保护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其研究成果如何切实有效地转化为服务国家发展、造福社会民生的现实力量,体现出学科的战略价值和时代担当。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最为期待的是它能否真实地反映出2010-2011年间,中国植物保护学领域在基层研究、实际应用以及技术推广方面所面临的真实情况。通常,官方报告可能会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成就和规划,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那些扎根于田间地头的创新实践,以及这些实践是如何在当时的政策与科研背景下生根发芽的。例如,针对当时主要的农作物病虫害,是否有新的防治技术得到有效推广?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又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与传统方法相比,它们在经济效益、环境友好性以及农产品质量提升方面又表现如何?此外,报告或许还会涉及一些新兴的植物保护技术,如生物防治、精准施药、抗性育种等,在这一时期内是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些进展又是如何改变了传统的植物保护模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学术层面的探讨,更能触及到那些真正能够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惠及广大农民的科技成果,展现出中国植物保护学在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具体贡献。
评分对于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而言,人才的培养和交流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我非常关注《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2010-2011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中,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论述。在2010-2011年这一时期,中国植物保护学领域的人才结构是怎样的?是否存在高层次领军人才的短缺?青年人才的培养机制是否健全?科研团队的构成和合作模式又有哪些特点?报告是否会分析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另外,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学科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希望能从报告中了解到,在那个时期,中国植物保护学界与国际同行的交流频率、合作项目以及交流成果。是否有通过国际合作,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并有效促进了国内学科的发展?反之,中国在植物保护领域的特色研究成果,又是如何被国际同行所认识和接受的?这些问题的解答,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当时学科发展所依赖的“软实力”。
评分这本《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2010-2011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植物保护学领域在特定时期发展脉络的宝贵窗口。从书名本身就可以推测,报告的核心内容将围绕着2010年至2011年间,中国科协旗下植物保护学学科所经历的各项动态、成就、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年度总结,更可能是一份包含着大量一手信息、专家观点以及趋势分析的综合性研究。对于植物保护学领域的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行业从业者,乃至对国家科技发展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系统性。它很可能详细梳理了这一时期内,科研项目的立项与进展、重大科研成果的涌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瓶颈、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拓展,以及学科在应对国家农业发展、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需求方面的贡献。阅读这样一份报告,如同站在高处俯瞰,能够清晰地看到学科的整体布局和发展轨迹,洞察到其中蕴含的机遇与挑战,对于指导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