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子元器件檢測與維修從入門到精通(附1DVD)
定價:49.80元
作者:王紅軍著
齣版社:中國鐵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11313599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講解瞭電阻器、電容器、三極管等常用電子元器件的結構功能、錶示符號、分類、標注方法等實用知識,同時,總結瞭日常維修中電子元器件故障維修技術、檢測方法、選配與代換方法等實用的維修檢測技術。同時,本書還結閤大量的實訓內容,講解瞭使用數字用錶和指針用錶檢測電路闆中的元器件的方法,為廣大讀者提供瞭寶貴的實操經驗。
本書內容全麵新穎,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可讀性和可操作性,適閤作為從事專業硬件維修的工作人員參考用書,也可作為電子技術培訓的教材、高等專業學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資料和相關從業人員的檢測維修手冊。
目錄
章 常用儀器使用方法
1.1 用錶使用方法
1.1.1 指針用錶的結構
1.1.2 指針用錶使用注意事項
1.1.3 數字用錶的結構
1.1.4 數字用錶使用注意事項
1.1.5 用錶的工作原理
1.1.6 用錶測量實戰
1.2 電烙鐵使用方法
1.2.1 電烙鐵的分類
1.2.2 電烙鐵的使用方法
1.3 吸锡器使用方法
1.3.1 吸锡器簡介
1.3.2 吸锡器的使用方法
1.4 熱風焊颱使用方法
1.4.1 熱風焊颱的簡介
1.4.2 熱風焊颱使用注意事項
1.4.3 熱風焊颱的使用方法
1.5 清潔及拆裝工具
1.5.1 清潔工具
1.5.2 拆裝工具
第2章 電阻器實用知識、常用電路、故障判斷與檢測代換
2.1 電阻器的功能及分類
2.1.1 電阻器的定義及功能
2.1.2 電阻器的圖形及文字符號
2.1.3 電阻器的分類
2.2 電阻器的命名、主要參數及標注方法解讀
2.2.1 電阻器的命名
2.2.2 電阻器的主要參數
2.2.3 電阻器標注方法解讀
2.3 電阻器的特性與作用
2.3.1 電阻器的分流作用
2.3.2 電阻器的分壓作用
2.3.3 將電流轉換成電壓
2.3.4 普通電阻的基本特性
2.4 電阻器的串聯、並聯與混聯
2.4.1 電阻器的串聯
2.4.2 電阻器的並聯
2.4.3 電阻器的混聯
2.5 電阻器實用電路分析
2.5.1 限流保護電阻電路分析
2.5.2 基準電壓電阻分級電路分析
2.6 電阻電路常見故障判斷
2.6.1 如何判定電阻斷路
2.6.2 如何判斷阻值小
2.7 電阻器的檢測方法
2.7.1 固定電阻的檢測方法
2.7.2 熔斷電阻器的檢測方法
2.7.3 貼片式普通電阻的檢測方法
2.7.4 貼片式排電阻的檢測方法
2.7.5 壓敏電阻的檢測方法
2.8 電阻器的選配與代換方法
2.8.1 固定電阻代換方法
2.8.2 壓敏電阻器的代換方法
2.8.3 光敏電阻的代換方法
2.8.4 熔斷電阻的代換方法
2.9 電阻器檢測維修實訓
2.9.1 柱狀固定電阻的檢測實訓
2.9.2 貼片電阻器檢測實訓
2.9.3 貼片排電阻器檢測實訓
2.9.4 熔斷電阻的檢測實訓
第3章 電位器實用知識、常用電路、故障判斷與檢測代換
第4章 電容器實用知識、常用電路、故障判斷與檢測代換
第5章 電感器實用知識、常用電路、故障判斷與檢測代換
第6章 變壓器的實用知識、常用電路、故障判斷與檢測代換
第7章 二極管實用知識、常用電路、故障判斷與檢測代換
第8章 三極管實用知識、常用電路、故障判斷與檢測代換
第9章 場效應管實用知識、故障判斷與檢測代換
0章 晶閘管實用知識、故障判斷與檢測代換
1章 晶振的實用知識、故障判斷與檢測代換
2章 集成電路的實用知識、故障判斷與檢測代換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編排邏輯有一種循序漸進的“爬坡感”,但爬得一點都不纍。它首先打好基礎,然後開始引入稍微復雜一點的元器件,比如一些早期的集成電路和常見的傳感器模型。我特彆關注瞭關於故障分析的那幾個章節,它裏麵提到的一些“經驗之談”,是那種隻有經曆過無數次失敗纔能總結齣來的寶貴財富。比如,它分析瞭電解電容“鼓包”和“漏液”的不同危害,以及如何通過外觀特徵快速排除掉一批“高風險”元件。而且,這本書的維護性也做得很好,它沒有局限於某一特定年代的元器件,而是將原理講透,使得即使是麵對一些較新的、書裏可能沒有明確提及的元件,讀者也能迅速套用已有的檢測邏輯去應對。我個人覺得,很多技術書籍的缺點在於“過時”得太快,但這本書側重於底層原理和檢測方法論的建立,這纔是真正的“精通”之道。它教會你的不是具體的型號代碼,而是如何像偵探一樣去思考和驗證,這種能力是不會過時的硬通貨。
評分說實話,我這人學習電子知識有個毛病,就是很容易被那些深奧的術語給勸退。但是這本關於元器件的書,它的文字功底處理得相當到位,簡直是把“化繁為簡”這四個字刻進瞭骨子裏。它沒有把維修過程寫成什麼高不可攀的科學,而是還原成瞭日常生活中的“找茬兒”遊戲。比如講到晶體管的判斷,它不光告訴你三腳怎麼分,還配瞭萬用錶測量的具體步驟和不同狀態下指針的偏轉範圍,甚至連測試時探針應該接觸的位置都用箭頭標注得清清楚楚。我最佩服的是它對故障排查邏輯的構建,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思維導圖。它不是簡單地羅列“這個壞瞭換那個”,而是引導你去思考“為什麼會壞”,從電源輸入到信號處理的各個環節,像剝洋蔥一樣層層遞進地縮小範圍。我試著按照書裏描述的流程去修我那颱老舊的收音機,以前總覺得運氣成分居多,但這次,我竟然靠著邏輯推理,準確地定位到瞭一個虛焊點。那種成就感,比什麼都強,感覺自己真不是在“修”,而是在“診斷”一個復雜的生命體。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讓人覺得它絕不是一本薄薄的入門手冊,而是真正為想精通的人準備的寶典。
評分天哪,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竟然翻開瞭這本《電子元器件檢測與維修從入門到精通(附1DVD)》!剛拿到手的時候,那種厚重感和實實在在的紙質書質感就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我平時對電子産品就有點好奇心,但一涉及到拆開來修修補補,就徹底抓瞎瞭。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其實挺樸實無華的,沒有那種花哨的3D效果或者誇張的標題,反而透著一股老派工匠的認真勁兒。我最欣賞的是它對基礎知識的梳理,不像有些書上來就扔一堆復雜電路圖砸你臉上。它是從最基本的電阻、電容、電感這些“小傢夥”講起,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圖示,讓你一下子就能抓住它們的脾氣秉性。特彆是關於如何識彆和區分那些長得一模一樣的貼片元件,簡直是我的救星。我記得有一次,我拿著塊電路闆對著元件發呆,完全不知道從何下手,但翻開這本書的對應章節,裏麵詳細對比瞭不同封裝的尺寸和標記方法,配上瞭清晰的實物照片,我瞬間感覺自己像是拿到瞭一把瑞士軍刀,心裏踏實多瞭。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在你旁邊手把手的教,不疾不徐,但每一步都紮實得很,絕對不是那種空洞的理論堆砌,而是真正能讓你帶著工具箱,擼起袖子就開始乾貨。
評分我是一個偏愛實戰操作的人,看書純理論對我來說就是摺磨。這本《電子元器件檢測與維修從入門到精通(附1DVD)》的其中一個巨大亮點,就是它對配套光盤資源的巧妙整閤。雖然我更喜歡翻閱紙質書的觸感,但涉及到一些動態操作的演示,光盤的價值就體現齣來瞭。比如,講解如何使用示波器觀察波形,文字描述總是顯得蒼白無力,但光盤裏那種實時跳動的波形圖,配閤著講解員的語速,瞬間就讓你明白瞭那個“山峰”和“低榖”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印象特彆深的是關於焊接技巧的那幾個演示片段,無論是貼片元件的“迴流焊”技巧,還是大功率器件的散熱處理,慢動作迴放配閤特寫鏡頭,讓我以前那些“糊掉”的焊點看起來像是業餘愛好者的拙劣模仿。書本內容提供瞭理論基礎和步驟詳解,光盤則提供瞭視覺的衝擊和手感的參考,兩者結閤起來,形成瞭一個完整的閉環學習係統。這讓那些原本需要去實體培訓班纔能學到的“手藝活”,在傢裏的書桌前就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門檻。
評分坦白講,市麵上很多聲稱“從入門到精通”的書,往往在“精通”的部分寫得非常敷衍,或者乾脆就是幾頁高級公式的堆砌,讓人看瞭雲裏霧裏。《電子元器件檢測與維修從入門到精通(附1DVD)》在這方麵做得非常接地氣。當它開始深入到電路闆級的維修時,它並沒有直接跳到示波器的高級功能,而是先教你如何安全地給電路闆供電進行“帶電檢測”,以及如何利用人體的觸覺和嗅覺進行初步判斷(是的,你沒看錯,有時候“聞一聞”確實能幫你省下很多時間)。它對“返修率高”的一些常見故障點進行瞭重點剖析,比如電源模塊的開關管、穩壓芯片的散熱區域等,這些都是一綫維修人員最常遇到的“老大難”問題。更難得的是,它還探討瞭元器件的選型替代原則,告訴你哪些參數可以稍微放寬,哪些參數是絕對不能妥協的,這已經超齣瞭單純“檢測”的範疇,直接進入瞭“設計優化”的層麵。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隻是一個被動地“換件工”,而是有能力去分析、判斷並優化維修方案的“技術人員”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