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提高孩子财商的亲子理财书
定价:32.00元
作者:连志超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682190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财商的培养以财商为立足点,同时提升着一个人的智商与情商,实现个人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提高,家长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 财商不单指理财,更涵盖了让一个人受益一生的品质,它教孩子学会对财富的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懂得节俭与储蓄,珍惜与分享。
☆“每天学一点金融小知识” “财商趣味测试”,拓展财商知识,提升阅读兴趣。
内容提要
当今社会,除了情商、智商之外,财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它伴随我们的一生。本书教家长如何培养一个既经济独立又能正确对待金钱的孩子,同时书中配有理财小故事、名人理财启发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财富观。全书内容充实,易于理解,生动全面,操作性强,同时,每章后面都附有“每天学一点金融小知识”和“财商趣味测试”,适合亲子共读,让孩子学会对财富的管理能力和自控能力,懂得节俭与储蓄,珍惜与分享。
目录
作者介绍
连志超,男,威海人。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会计专业,先后在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工作,有丰富的理财知识。现就职于互联网金融公司市场部,策划“宝贝当家”等家庭理财互动项目,对于家庭理财有着独到的见解。
文摘
序言
与其他市场上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家庭文化”的强调。作者不止一次地指出,孩子对金钱的态度,绝大多数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潜意识模仿”。书中穿插了许多真实的家庭案例,有些是成功的示范,有些则是“反面教材”,这些故事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我特别注意到其中一个关于“消费主义陷阱”的分析,它不仅仅批判商家的营销手段,更深入地探讨了父母在“面子工程”和“攀比心理”下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这种自我反思的引导,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教科书”,更是给家长看的“自我诊断手册”。它迫使我审视自己日常生活中对待金钱的态度,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教育,超越了简单的知识传递,直击行为模式的根源。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反而像是邻家一位睿智的长辈在分享自己多年积累的心得体会。作者的文笔流畅自然,擅长运用比喻和类比,将那些听起来高深莫测的理财原则,转化成孩子们能理解的“游戏规则”。例如,书中用“种下一颗种子”来比喻长期投资的耐心,这个画面感极强,让我女儿也听得津津有味。更让我欣赏的是,作者非常注重实操中的“弹性”。它不像某些指南那样要求家长必须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而是承认育儿过程中总会有偏差和失误,关键在于及时纠偏和沟通。这种务实和包容的态度,大大减轻了家长在执行计划时的心理压力,让财商教育变成了一件可以享受和探索的亲子活动,而不是一项沉重的家庭任务。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那种柔和的色调和充满童趣的插图,一下子就让人觉得内容会是轻松愉快的。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了它,原本以为又是那种枯燥的说教式理财指南,但没想到,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生活化。它没有上来就抛出一大堆复杂的金融术语,而是从孩子日常接触到的零花钱、小零食的购买选择开始切入。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延迟满足”的那个小故事,通过一个关于玩具和储蓄的对比,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比直接告诉孩子“你要存钱”要有效得多。书中提到,财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像是一场马拉松,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持续的示范,这一点深得我心。我一直在寻找这种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操作性的亲子读物,这本书确实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提供了一套清晰的框架,让家长知道从哪个阶段开始介入,以及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调整教育策略,而不是简单地提供一堆空洞的口号。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编排非常巧妙,逻辑层次分明,完全不会让人感到阅读疲劳。它不像某些工具书那样,把所有知识点堆砌在一起,而是采取了“主题单元”的推进方式。比如,第一个单元聚焦于“收入与付出”,第二个单元转向“储蓄与投资的初级概念”,第三个单元则深入探讨“风险意识与债务的初步认知”。对我来说,最精彩的部分是关于“创造性收入”的探讨。它鼓励父母引导孩子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技能或兴趣点去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零花钱。我立刻就想到了我女儿对绘画的热爱,书中提供的“小画家的义卖活动”的建议,简直是量身定做。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注重的是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让人读起来倍感振奋,充满了实践的冲动。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彻底颠覆了我对“财商教育”的一些刻板印象。我之前总觉得,教孩子理财就是教他们如何记账、如何计算利息,把这些变成一种任务。然而,这本书却强调了“金钱观”的重要性,认为财商的基石是价值观的建立,包括对劳动的尊重、对浪费的警惕,以及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书中有一章节专门讨论了“如何与孩子谈论家庭财务状况”——这正是我一直感到困惑的地方。我们担心说太多会给孩子压力,但又怕不说会让他们对金钱的价值产生误解。作者提出的“适当透明”原则,提供了一套平衡的策略,比如在计划家庭度假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预算的分配,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资源是有限的,选择是有代价的。这种将财务决策融入家庭生活场景的做法,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的实用价值,感觉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顾问在家进行一对一指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