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反对爱情:那些外遇者教我的事儿(婚姻其实是一种阴谋……)
定价:29.80元
作者:劳拉·吉普妮斯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5477017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部挑战社会伦理底线的惊世骇俗之作。
有外遇的人,请起立。幻想过外遇但还没付诸实行的,也请起立。扮演第三者还有被戴绿帽的老公、忍气吞声的老婆,也请起立。还有谁是坐着的吗?
婚姻这个当代*重要的爱情制度,产品不良率(离婚率)已经高达50%,但从来没有人怪罪婚姻的生产流程有问题:恋人们照样失控地奔向礼堂,毫不在乎自己有一半机率成为爱情的瑕疵品。
让我们大胆想象一种可能性:离婚人数之所以暴增,会不会因为婚姻制度已经不适合这个年代,就像“室内电话”无法满足现代人随时需要沟通的需求,所以我们需要“手机”一样?
“伴我一生”,“忠贞不渝”这种持续了三百多年的爱情观,已经是众人臣服的**党,在它之前人人软脚,没人敢反抗。
美国*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劳拉吉普妮斯重磅巨著大陆面世。这位呛辣的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决心站出来对抗,企图推翻爱情的模式。她希望用*激烈的方式,将你从爱情的温柔乡里震出。所以阅读前请系好安全带,免得你脆弱的感情就此碎尸万段。
婚姻,其实是一个统治阴谋……跟吉普妮斯比,李银河都OUT了!欢迎拍砖!欢迎吐口水!
作者犀利地批判了人类对婚姻制度的迷恋式顺从,直指两性情感*不堪目睹现实面。
挑战人类一夫一妻的“专偶制”伦理底线,质疑婚姻制度的合理性。是迄今为止,全球**一本质疑婚姻制度和爱情的两性情感之书。
我们选择适合的伴侣,精密地计算他们的资产,仔细地衡量每个可能人选在市场上的价值,刮除浪漫的假面,我们都是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手上拿着小型计算器、卡尺和放大镜。现代爱情真正的蜕变,在于衡量配偶物质资产与社会资产,已内化到爱情心理与欲望的潜意识结构里。
如果伴侣只是彼此的监狱、如果爱的功利目的与爱的理想背离,如果婚姻——我们遵循维系的习俗——为使爱情保持忠贞的制度变成忠贞的**破坏者时,我们还要不要爱下去?
内容提要
对大多数当代人来说,偶尔打打野味,与全心拥戴一夫一妻制,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冲突。衡量配偶物质资产与社会资产已内化到爱情心理与欲望的潜意识结构里,当“伴我一生”,“忠贞不渝”等支撑爱情的柱石一根根坍塌时,婚姻还会是爱情的梦想吗?劳拉·吉普妮斯深入考察了现代人心灵的困境与欲望,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讨论婚姻制度和爱情教条之疑惑,其观点可谓一针见血,鞭辟入里。恐有将你从爱情的温柔乡里震出之虞,所以阅读前请系好安全带,免得你脆弱的感情就此碎尸万段。
目录
读前须知/1
绪论:我刚好遇到了/4
章 爱的劳动
爱情要“努力”维持 /18
爱情的低工作时数 / 20
我们自己选择了爱情?/25
爱情政权的维和部队 / 34
和谐社会需要的爱情关系/ 39
:小小的乌托邦世界/46
论辩与悲歌 /53
第二章 家庭集中营
现代爱情的特点/67
亲密关系的种种辅助维生系统/74
伴侣错综复杂的需求/81
爱情的文法课课程/93
“不可以”列表/96
通俗文化中的“反”爱情 /109
第三章 爱的艺术
偷来的时光:的时光 /129
也是艺术/134
当第三者踏进家门/139
就算配偶不在场/141
关于欺/148
捉奸在床/158
改变与反对改变/161
第四章 追求幸福
在压抑和解放间挣扎的我们/173
还有谁支持婚姻制度/176
公众人物的私生活/183
配偶风格/188
“我愿意效忠”国家?/198
反对爱情的寓言/217
爱与工作/224
爱情VS反对爱情/232
作者介绍
劳拉·吉普妮斯(Laura Kipnis)
美国西北大学广播电视电影系教授,也是文化及媒体批评家,谈论领域包括性别议题和当代文化。曾于2007年来台参加第七届“性/别政治”超薄型国际学术研讨会,讨论的题目是“无价”。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名字,无疑是一种反标签化的尝试。我们习惯性地将“外遇者”定义为负面形象,但作者似乎在试图证明,从这些“边缘人群”身上,也能学到宝贵的“事儿”。这让我联想到,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害怕犯错,而拒绝去探索事物的另一面,从而错过了许多深入理解的机会。在这本书里,“爱情”被直接置于“反对”的位置,这绝对是一种颠覆性的视角。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定义“爱情”的,她所反对的,是那种理想化的、不切实际的爱情,还是爱情本身就存在的某种“陷阱”?而“婚姻的阴谋”,我猜想,可能并非指向具体的“欺骗”,而是揭示婚姻关系中,那些不易察觉的权力动态、期望落差,以及为了维持某种平衡而不得不做的妥协。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视角,让我们能够从一个更具批判性的角度,去审视我们所熟知的“爱情”和“婚姻”的叙事。它可能不会给出“如何去爱”的答案,但它会迫使我们去思考,“爱”的本质是什么,“婚姻”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期待它能带来一种清醒,一种不带滤镜的审视。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书名极具冲击力,像是在直接挑衅我们对“爱情”和“婚姻”的浪漫想象。《反对爱情》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陈述,而“那些外遇者教我的事儿”,更是将这种矛盾推向了极致。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从一段段通常被视为“错误”的经历中,挖掘出“教训”的。这需要一种极其客观,甚至有些冷酷的视角,去审视人性的弱点和诱惑。我猜想,书中可能并没有为“外遇”的行为辩护,而是深入剖析了导致外遇发生的深层原因,例如人性的复杂性、情感的缺失,以及婚姻制度本身可能存在的某些盲点。而“婚姻其实是一种阴谋”,这个副标题,更是让我浮想联翩。它可能不是指简单的欺骗,而是暗示了婚姻关系中,存在着一些不易察觉的利益交换、权衡,甚至是一种为了某种“社会稳定”或“家庭完整”而不得不扮演的角色。“阴谋”这个词,用在这里,无疑是对婚姻的传统定义的一种强烈质疑。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挑战我对于“真爱”和“完美婚姻”的刻板印象,让我们看到婚姻更真实、更复杂的一面。它可能不是一本轻松愉快的读物,但绝对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在婚姻中的位置和需求。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说实话,一开始就挺抓人眼球的。“反对爱情”,这本身就是一种叛逆的宣言,然后加上“那些外遇者教我的事儿”,更是让人好奇,究竟能从一段背叛中解读出什么“事儿”来?尤其是后面那句“婚姻其实是一种阴谋……”,直接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争议和反思的境地。我一直觉得,婚姻是两个人共同经营的承诺,是爱与责任的结合,但“阴谋”这个词,似乎预示着一种更深层次的、不那么美好的真相。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从“外遇者”这个边缘群体身上,挖掘出关于婚姻本质的洞见。是不是他们因为打破了婚姻的常规,反而能看到一些固守传统的人所忽略的裂痕?或者,他们的经历,是否能折射出爱情本身就存在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挑战我固有的观念,引发我对于“爱情”和“婚姻”这些宏大命题的重新审视,或许,在那些被视为“错误”的经历中,隐藏着意想不到的智慧,而这些智慧,恰恰是我们理解更复杂人性、更现实关系的关键。这种带着一丝“危险”的吸引力,让我迫不及待想要翻开扉页,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探索那些隐匿在“爱情”光环下的真实肌理。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深的感受是,作者没有选择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而是以一种近乎冷酷的冷静,去解剖那些所谓“越界”的行为,并从中提炼出一些我们或许不愿承认,但又确实存在的现实。那些“外遇者”的叙述,在书中可能被巧妙地编织成一个个案例,它们不仅仅是关于背叛的记述,更是关于人性复杂性的呈现。我特别留意了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些“反面教材”的,她是否仅仅是罗列他们的错误,还是能从中剥离出更普遍的心理动机和行为模式?“婚姻其实是一种阴谋”,这句话在书中或许有了更具体的注解,它可能指的是婚姻制度本身存在的某些局限性,或者是人们在婚姻关系中,不自觉地扮演着某些角色,进行着某种“博弈”。这种“阴谋论”的视角,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看似牢固的婚姻会突然崩塌,为什么有些人在婚姻中会感到窒息和压抑。这本书,与其说是探讨“如何不外遇”,不如说是探讨“婚姻的真相是什么”,以及“在真实的婚姻关系中,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它让我开始思考,那些我们习惯性歌颂的“爱情”,在漫长而现实的婚姻生活中,是否会褪色,甚至变形,而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种变形?
评分《反对爱情:那些外遇者教我的事儿(婚姻其实是一种阴谋……)》这本书,它的标题就像一颗小石子,投进了我对于“婚姻”和“爱情”固有认知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我一直以为,婚姻是两个灵魂的契合,是无私奉献的体现,是纯粹情感的归宿。然而,“外遇者”这个词,本身就带着强烈的负面标签,而作者竟然从中提炼出“教我的事儿”,这本身就极具颠覆性。我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作者像一个冷静的解剖师,将那些破碎的情感,那些背叛的瞬间,一点一点地摊开,不是为了指责,而是为了探究其背后的原因,那些隐藏在人性深处的欲望、空虚,以及在婚姻围城中,人们如何挣扎、如何选择。而“婚姻其实是一种阴谋”的副标题,更是将这份好奇推向了极致。它不像是一个控诉,更像是一种对现实的洞察,一种对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的质疑。我猜测,书中或许探讨了婚姻制度的局限性,或者是在婚姻关系中,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角色扮演”。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婚姻”,是否真的如我们所愿,还是被一种社会构建的“理想”所蒙蔽?这本书,显然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经营浪漫爱情的指南,而是一本关于如何“看透”爱情和婚姻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