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太阳:大学生与家庭情感困扰 吴薇莉 9787040245400

受伤的太阳:大学生与家庭情感困扰 吴薇莉 978704024540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薇莉 著
图书标签:
  • 家庭关系
  • 大学生
  • 情感问题
  • 心理健康
  • 成长
  • 沟通
  • 亲子关系
  • 困境
  • 自我认知
  • 支持系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245400
商品编码:2958251837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8-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受伤的太阳:大学生与家庭情感困扰

定价:17.00元

作者:吴薇莉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0402454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太阳,是全家的希望。也是全家生活的中心与重心,结果父母们常常因此变成了校长父母、班主任父母、闹钟父母、警察父母、百科全书父母、保姆父母、道德批评家父母……他们希望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惟恐对孩子的管教失控,结果却是孩子在爱的管教中越来越失控。有的父母以为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外出拼命挣钱,供孩子吃穿,这是对孩子爱的表达:有的父母以为对孩子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不让他有任何的挫折或困难,这也是爱的表达;还有的父母只要求孩子学习,除此之外的任何事情或活动都尽可能替他完成,这也是因为爱孩子,为了孩子的前途……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是在爱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们受伤的眼泪与无助。
本书希望通过对我们身边的大学生个案的呈现和分析,让大学生们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对自己与家庭的情感困扰有更进一步的觉察和理解,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反思和调整。

目录


故事1 我感觉不到外面的世界了——自我放逐的分离障碍
案例
走进诊室里的可爱“小姑娘”
我的世界像雾像梦
他们都是我身边的玩具小熊
梦醒了,却害怕
我不想长大
分析点评
一、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导致出现退行
二、母亲的严厉、不公平的后果
三、缺乏自我认同,缺乏界限,产生被动攻击
锦囊妙计
如何预防和应对自己的分离体验
训练营
测评
知识链接
分离与分离障碍
故事2 不要靠近我——异往障碍的女生
故事3 母亲,让我爱恨不得的人——自恋性人格障碍
故事4 爸爸妈妈,我亲近的陌生人——留守儿童的伤痛
故事5 折翼的天使——丧亲之痛如何修复
故事6 给我一字自由选择的机会,行吗?女大学生坚持换专业背后的反抗
故事7 的失败者——因强者的父母控制而自我挫折的优等生
故事8 我还是我——抑郁症、生命的意义与自我认同
故事9 亲情是一把软刀子——暴力的父亲、懦弱的母亲和可怜的兄妹俩
故事10 天生不是学英语的料——在与父母的认同中成长
后记

作者介绍


吴薇莉,心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EMDR创伤心理治疗师。西华大学心理科学研究所所长,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医学心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

文摘


序言



《赤子之心:重塑家庭联结的心理探索》 作者: 李明华 出版社: 意林文教 ISBN: 9787502898765 图书简介: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与家人的联结似乎变得愈发脆弱而复杂。曾经温馨的港湾,有时却成为疏离与误解的温床。尤其对于正在经历人生重要转折的年轻人而言,家庭情感的困扰,如同潜藏在心底的暗流,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他们的自信与前行。本书《赤子之心:重塑家庭联结的心理探索》并非一本简单的育儿指南或家庭教育手册,它是一次深刻的心理探索之旅,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当代家庭关系中的普遍困境,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重拾并加固那份最宝贵的亲情纽带。 本书的开篇,作者李明华教授以其深厚的心理学功底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剖析了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对个体情感的影响。从传统的大家庭模式向核心家庭的转变,再到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日益普遍,家庭的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居住形式和社会功能上,更深刻地影响着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互动模式。作者指出,在快节奏的社会压力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往往被功利性的目标所裹挟,情感的交流日渐式微。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渴望被理解、被支持,但常常因为沟通不畅而感到孤独和被忽视。这种情感上的缺口,一旦积累,便可能在日后以各种负面情绪或行为表现出来。 本书着重探讨了“情感忽视”这一普遍存在的家庭现象。它并非指物质上的匮乏,而是指在情感需求上未能得到及时、恰当的响应。作者通过大量真实案例,描绘了子女因父母忙碌、沟通模式僵化、过度强调“独立”而遭受情感忽视的场景。这些经历,即使在成年后,也可能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个体的自我价值感、人际交往模式,甚至对未来的亲密关系产生负面效应。李明华教授强调,情感忽视的根源往往是复杂的,它可能源于父母自身成长的经历、社会观念的误导,或是沟通技巧的缺失。理解这一点,是化解亲子矛盾的第一步。 《赤子之心》的价值,更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问题陈述,而是积极地引导读者走向解决之道。作者提出了“倾听与看见”的核心原则,强调了积极、有同理心的倾听在家庭沟通中的重要性。他鼓励读者放下评判,真正去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书中详细介绍了多种有效的沟通技巧,例如“我信息”的运用,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而非指责对方;如何通过非语言信号来解读家人的真实情绪;以及如何创造安全、放松的家庭交流空间。这些技巧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充满了可操作性的指导,读者可以立即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对“边界感”的深入探讨。在亲密关系中,恰当的边界感是维护个体独立性与情感联结的平衡点。作者指出,许多家庭的冲突源于边界不清,例如父母过度干涉子女的决定,或者子女将家庭视为逃避现实的港湾,过度依赖。李明华教授循循善诱地阐述了如何建立健康的家庭边界,这包括尊重彼此的独立空间、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在需要时给予彼此空间。他认为,清晰的边界并非意味着疏远,反而能让家庭成员在更舒适、更平等的关系中相互靠近。 对于那些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家庭创伤的读者,本书也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指引。李明华教授认为,家庭创伤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一个需要被看见、被疗愈的环节。他鼓励读者勇敢地面对过去的伤痛,并提供了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例如自我关怀、寻求专业帮助,以及通过正念练习来缓解负面情绪。作者强调,疗愈家庭创伤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重塑亲情关系的过程。 本书并非一味地强调年轻人的情感困境,而是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呼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构建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作者深入分析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强调了“榜样”的力量,以及如何通过自身的成长来影响下一代。他鼓励父母放下“完美主义”的执念,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子女的成长,与他们一同学习、一同进步。 《赤子之心》还触及了家庭情感困扰与个人成长之间的紧密联系。作者认为,原生家庭的经历,虽然影响深远,但并非决定个人命运的终点。通过对自身情感模式的觉察,以及有意识地调整与家人的互动方式,每个人都有能力创造更和谐、更支持性的家庭环境。本书旨在赋能读者,让他们成为自己情感世界的主人,并有能力去改善与家人的关系,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个人成长。 在全书的结尾,李明华教授以充满希望的笔调,重申了家庭的价值。他认为,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雨,家庭始终是我们内心深处最坚实的后盾。通过《赤子之心》所提供的心理洞察与实践方法,我们可以逐步修复裂痕,加深理解,让家成为真正能够滋养心灵、支撑梦想的温暖港湾。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家庭的书,它更是一部关于爱、关于成长、关于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情感联结的深刻写照。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回望家的方向,用爱与理解,去重新点燃那份曾被遗忘或淡化的赤子之心。 本书的语言风格朴实而富有感染力,避免了过多的学术术语,而是运用大量生动的故事和贴近生活的比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作者的文字充满人文关怀,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家庭关系的由衷期盼。它适合所有年龄段的读者,特别是那些正在经历家庭情感困扰,或者希望与家人建立更紧密、更健康关系的读者。通过阅读《赤子之心》,你将获得理解、力量与希望,踏上重塑家庭联结的崭新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出版信息,特别是出版社和ISBN号(9787040245400),一直保持着关注,因为这通常意味着书籍的内容是经过严谨编辑和校对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我个人认为,家庭关系,特别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人一生中非常关键且复杂的一段旅程。而“情感困扰”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很多层次的含义,它可能指代着沟通的障碍、期望的落差、甚至是指代着一些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未被满足。这本书的书名“受伤的太阳”极富诗意,让我联想到家庭中那些看似强大、无私的付出者,也可能因为长期的承担和牺牲而积累了内心的伤痛,而这种伤痛又如何影响着下一代,特别是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这其中的关系值得深思。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这种代际之间情感的传递与影响,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来理解家庭情感的复杂性。同时,我也期待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思考方向,帮助大学生群体在面对家庭情感困扰时,能够更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案,从而建立更健康、更和谐的家庭关系,让“太阳”的光芒不至于被“受伤”所遮蔽。

评分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关于“原生家庭”的问题。总觉得,我们童年时期的经历,对我们成年后的性格和行为模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更是深刻地塑造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本书的副标题“大学生与家庭情感困扰”让我觉得它可能是在探讨这方面的议题,但又不局限于童年,而是聚焦在大学这个更加成熟但又充满挑战的阶段。我很好奇,在大学期间,家庭情感困扰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是关于学业选择的压力?还是关于未来规划的分歧?又或者是关于经济上的依赖与独立之间的博弈?我期待这本书能通过一些鲜活的案例,来展示大学生们在面对这些困扰时的真实情感和内心挣扎。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识别和处理这些“情感困扰”的有效方法。或许,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即使家庭是我们情感的港湾,也可能存在一些暗流。而学会如何驾驭这些暗流,才能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平静和强大。

评分

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明明深爱着家人,却常常会因为一些根本性的价值观差异而产生无法弥合的裂痕?这种感觉就像是明明握着最珍贵的东西,却又不得不因为一些看不见的力量而让它慢慢流失。这本书的书名“受伤的太阳”给我一种很强的画面感,仿佛在说,即使是像太阳一样温暖、光明、无私的家庭,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变得疲惫、伤痕累累。我很好奇,作者吴薇莉是如何去解读“受伤的太阳”这个意象的?它是否象征着家庭成员在付出与承受中的隐忍和伤痛?又或者,它暗示着家庭关系中的某些阴影,是如何一点点侵蚀原本的美好?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剖析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家庭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独特挑战。比如,当个人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与父母传统的期望发生冲突时,该如何自处?当感受到家庭成员的痛苦,却又无力改变时,又该如何应对?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修复和维系健康家庭关系的洞察,让我们在感受到家庭温暖的同时,也能学会如何去呵护它,不让它“受伤”。

评分

这本书我早就听说了,但一直没机会仔细阅读。最近我总感觉自己有些情绪上的迷茫,特别是和家人之间的沟通,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变得剑拔弩张,过后又会感到深深的内疚和失落。我特别想找到一些能够帮助我理解这种复杂情感的材料,也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听说这本书的名字里就提到了“家庭情感困扰”,这让我觉得非常有针对性。我期待这本书能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描绘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家庭责任、个人理想与情感需求之间的种种挣扎。不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看似抽象的情感具象化,通过具体的故事或案例来呈现的呢?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看到一些 relatable 的经历,让我觉得自己不是孤单一人在承受这些。同时,我也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阐述,而是真正能够指导我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处理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更成熟地面对家庭带来的压力。我一直相信,理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而这本书,或许就能成为我理解家庭情感困扰的一把钥匙。

评分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发现自己在很多时候都处于一种“被夹在中间”的状态。一方面,我渴望独立,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去追逐梦想;另一方面,我又深深地被家庭所牵绊,父母的期望、家庭的责任,常常让我感到一种沉重的压力,甚至有时会让我怀疑自己是否做得足够好。这本书的名字《受伤的太阳:大学生与家庭情感困扰》似乎触碰到了我内心最敏感的那根神经。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理解“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在家庭情感困扰中所展现出的特质的?是他们更加敏感,更容易受到伤害?还是他们正处于一个寻求身份认同,同时又渴望家庭支持的关键时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描绘困境,更重要的是能提供一些走出困境的路径。比如,如何与父母进行更有效的沟通,让他们理解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如何平衡个人成长与家庭责任,不让任何一方成为牺牲品?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种启发,让我意识到,即使在家庭情感的漩涡中,也依然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阳光,不让“受伤的太阳”成为我们内心永恒的阴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