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技巧第3版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加一些沟通案例本书适合于临床护士心理医生等 参考阅读李

护患沟通技巧第3版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加一些沟通案例本书适合于临床护士心理医生等 参考阅读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护患沟通
  • 沟通技巧
  • 临床护理
  • 心理健康
  • 医患关系
  • 案例分析
  • 第三版
  • 实用指南
  • 医学心理学
  • 专业人士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香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66010
商品编码:29583070129
出版时间:2018-02-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护患沟通技巧第3版
            定价 79.0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
开本 16
作者 李秀萍编著
装帧 平装
页数
字数
ISBN编码 9787030566010    





内容介绍

编者从全新的视角,借鉴国外沟通研究的新理论,以沟通流程为主线,系统介绍了护患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其内容包括:概论、开始访谈、采集信息、提供访谈结构、建立关系、解释与计划、结束会谈、涉及特殊问题的核心沟通技巧、沟通技巧与美学修养、沟通技巧与礼仪修养、沟通技巧与心理学修养等。针对每个沟通环节提出了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列举案例加以说明。本版在第2版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沟通案例,强化了近年来Calgary -Cambridge指南在我国护患沟通中的应用,以进一步增强本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书适合于临床护士、心理医生等医务人员参考阅读,可作为医院或医学院校护患沟通培训教材使用



目录

概论 001


**节 概述 001


一、沟通的概念 001


二、沟通的结构 002


三、沟通的功能 004


四、影响沟通的因素 004


第二节 医患沟通与护患沟通 006


一、医患沟通的概念及基本理念 006


二、医患沟通的新理念 008


三、护患沟通的概念及重要性 011


第三节 沟通技巧的类型及意义 013


一、沟通技巧的类型及相互关联 013


二、沟通技巧训练的意义 015


三、沟通技巧的基本框架 016


四、将过程技巧纳入沟通课程 021


五、对个性化教和学的建议 023


附录A Calgary-Cambridge指南(1998年版)沟通过程技巧 024


一、开始会谈 024


二、采集信息 024


三、提供接诊咨询的结构 025


四、建立关系 025


五、解释和计划 026


六、结束会谈 027


七、病情解释和诊疗计划的选择(包括内容和过程技巧) 028


第2章 开始访谈 029


**节 概述 029


一、沟通中的问题 029


二、目标 030


第二节 技巧 030


一、准备 030


二、建立*初的融洽氛围 031


三、确认就诊原因 033


第三节 技巧训练与知识链接 038


一、自我介绍技巧训练 038


二、自我介绍与开场技巧 039


三、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041


四、提升沟通的心理能力 045


第3章 采集信息 050


**节 概述 050


一、沟通中的问题 050


二、目标 052


第二节 护理访谈中信息采集的内容 052


一、疾病引导模式 052


二、疾病-患病模式 054


三、信息采集内容的另一种模板 056


第三节 信息采集的过程技巧 058


一、探讨患者的问题 058


二、理解患者观点的其他技巧 070


三、统合信息采集的过程技巧 072


第四节 技巧训练与知识链接 073


一、提问与倾听技巧训练 073


二、情感传递与反馈技巧训练 075


三、反馈是沟通的生命力所在 077


四、美化声音 080


第4章 提供访谈结构 084


**节 概述 085


一、沟通中的问题 085


二、目标 086


第二节 技巧 086


一、使组织结构明晰 086


二、注意流程 090


第三节 技巧训练与知识链接 091


一、移情技巧训练 091


二、把握说话时机 092


三、成为*热情的人 096


四、增添人际魅力 099


第5章 建立关系 103


**节 概述 104


一、沟通中的问题 104


二、目标 105


第二节 技巧 105


一、使用恰当的非语言沟通 106


二、构建融洽的氛围 112


三、让患者参与 118


第三节 技巧训练与知识链接 120


一、非语言沟通技巧训练 120


二、身体语言 122


三、非语言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25


四、护士与患者的关系沟通 128


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护患关系 131


第6章 解释与计划 136


**节 概述 136


一、沟通中的问题 136


二、目标 138


三、解释与计划的内容 139


第二节 解释与计划的过程技巧 139


一、提供正确数量和类型的信息 142


二、帮助患者准确记忆和理解 145


三、达到共同理解:融合患者的观点 147


四、计划:共同决策 150


五、解释与计划的选择 153


六、解释与计划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158


第三节 技巧训练与知识链接 158


一、表达能力技巧训练 158


二、用真诚打开对方心扉 160


三、护士的语言修养 163


四、护患交谈沟通的层次 169


第7章 结束会谈 171


**节 概述 171


一、沟通中的问题 171


二、目标 172


第二节 结束会谈的过程技巧 172


一、在会谈的结束阶段会发生的情况 173


二、有利于结束阶段顺利完成的接诊早期的行为 173


三、有利于结束阶段顺利完成的接诊早期的沟通技巧 173


四、导致会谈无效结束的行为 173


五、结束会谈的过程技巧 175


第三节 技巧训练与知识链接 177


一、交谈技巧训练 177


二、护理书面语言沟通的含义与作用 178


三、护理书面语言沟通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80


四、护理书面语言沟通的常见错误与矫正要领 181


第8章 涉及特殊问题的核心沟通技巧 185


**节 概述 185


第二节 特殊问题 186


一、宣布坏消息 186


二、文化和社会差异 189


三、年龄相关的问题 191


四、电话访谈 195


五、隐藏的抑郁和精神病 197


六、其他沟通问题 201


七、护患沟通案例 201


附录B Calgary-Cambridge指南在我国护患沟通中的应用 208


一、Calgary-Cambridge指南在护理专业在校学生沟通能力培训中的应用实例 208


二、Calgary-Cambridge指南在护理专业在职人员沟通能力培训中的应用实例 222


三、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235


四、家庭医生接诊服务中运用剑桥医患沟通模式的效果分析 239


第9章 沟通技巧与美学修养 243


**节 美学概述 243


一、美与美学的概念 243


二、美的本质与特征 244


三、美的内容与形式 245


四、护患沟通中的美学思想 248


第二节 护士形象美与沟通 250


一、内在美 250


二、外在美 251


三、护士形象整体美 260


四、护士形象美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262


第三节 护理审美与沟通 263


一、护理美感 263


二、护士的审美修养 265


三、护理审美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268


第四节 护患沟通中的美学特征及要求 269


一、护患沟通中的美学特征 269


二、护患沟通中的美学原则 270


三、护患沟通中的美学要求 272


第10章 沟通技巧与礼仪修养 275


**节 护士礼仪概述 275


一、礼仪的含义 275


二、礼仪的特征和原则 276


三、礼仪的功能及在人际沟通中的作用 278


四、护士礼仪及其特征 279


第二节 护士的交往礼仪 280

深入洞察:临床沟通的艺术与实践(非《护患沟通技巧第3版》内容) 本书聚焦于提升医疗专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临床护士、医生、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医疗管理人员)在复杂多变的临床情境中,进行高效、富有同理心和专业性的沟通能力。 我们深知,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技术能力已是基础,而卓越的沟通技巧才是连接患者、家属与医疗团队,确保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减轻医患冲突的关键桥梁。 本书摒弃了传统沟通技巧的理论堆砌,转而采用“问题导向-案例驱动-技巧内化”的实战路径,旨在帮助读者迅速将所学应用于日常工作中。全书内容基于最新的医疗人本关怀理念和跨学科研究成果,侧重于“如何做”而非仅仅“应该做什么”。 --- 第一部分:理解沟通的深层结构与障碍 本部分致力于构建读者对临床沟通复杂性的深刻认知,认识到每一次对话的背后都蕴含着患者的恐惧、期望、文化背景以及潜在的误解。 第一章:情境感知:超越语言的非语言信号解读 微表情与身体语言的临床应用: 探讨如何从患者细微的面部表情变化、姿态、眼神接触频率和距离感中捕捉到真实的情绪状态(焦虑、疼痛、不信任或接受)。我们不讨论笼统的“多看”,而是提供一套基于面部动作编码系统(FACS)原理的简化临床观察框架,用于快速评估患者的即时感受。 环境对沟通的影响: 分析病房布局、光线、噪音水平乃至查房时间对患者开放性和信息接收度的制约。提供优化物理环境以促进开放性对话的实用建议。 声音的魔力: 深入研究语速、音调、音量在传达权威性、同情心与紧张感方面的作用。重点阐述如何使用“放缓的语速”来安抚急性焦虑的患者。 第二章:患者心理模型与认知过滤 “生病的心态”分析: 详细剖析疾病诊断对患者自我认知的冲击(如身份丧失、无助感),以及这种心态如何扭曲他们对医嘱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文化与代际差异的沟通鸿沟: 聚焦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疼痛表达、知情同意的理解差异,以及不同年龄层(如“数字原住民”与传统长者)对信息获取方式的偏好。提供“文化敏感性适应性沟通矩阵”,帮助实践者快速调整沟通策略。 恐惧、否认与信息超载: 识别患者处于否认阶段时的沟通策略。探讨如何在不造成信息过载的前提下,有效传递复杂、负面的诊断信息,确保关键信息的保留。 --- 第二部分:核心沟通技术与策略的精细打磨 本部分是本书的操作核心,侧重于教授具体的、可立即应用于临床的对话工具箱。 第三章:提问的艺术:引导而非审问 探索性提问的深度挖掘: 区分开放式、封闭式和探索性问题的应用场景。重点训练“三明治提问法”——在表达关心(面包)后,提出核心问题(馅料),最后以确认性语句(面包)收尾,以提高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患者的舒适度。 澄清与核对技术(Paraphrasing & Reflecting): 教授如何使用精确的复述和情感反射技术,来确认对患者陈述的理解无误,并让患者感受到“被听见”。本书提供了大量“不良复述案例与优化范例”的对比分析。 处理沉默的艺术: 探讨在关键时刻(如诊断宣布后或情绪爆发时)如何有效利用“有意义的沉默”,而非急于用言语填补空白。 第四章:构建信任与增强合作:同理心的实操路径 同理心表达的“五要素”模型: 提出一套操作化的同理心表达框架,包括:识别情绪、命名情绪、确认原因、表达理解和邀请回应。我们不只是说“要有同理心”,而是提供一个清晰的表达脚本模板。 界限设定与专业权威的平衡: 讨论如何在展现亲和力的同时,坚定地维护医疗决策的专业权威性,特别是在面对过度要求或不合理诉求的家属时。 赋能式沟通(Empowering Communication): 介绍如何通过结构化的对话,将“被动的接受者”转化为“积极的决策参与者”,着重于让患者在治疗方案中找到控制感。 --- 第三部分:高难度情境下的沟通挑战与解决方案 本部分专门处理那些最容易引发压力、冲突和职业倦怠的极端沟通场景。 第五章:艰难对话:坏消息的递送与复杂决策的引导 SPIKES 协议的临床变体应用: 详细解析坏消息告知流程(Setting, Perception, Invitation, Knowledge, Emotion, Strategy),并针对急诊、ICU和长期慢性病患者设计了不同的信息递送节奏和深度调整方案。 处理拒绝治疗与拒绝配合: 探讨导致患者拒绝关键治疗的深层心理因素,并教授如何使用“折衷式提问”和“共同决策框架(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来重新建立合作基础。 临终关怀与尊严维护的沟通: 重点讨论如何与患者及家属共同探讨生命末期的意愿(Advance Directives),使用温和、准确的语言描述预后,维护患者的自主权。 第六章:冲突管理与情绪风暴应对 化解愤怒与指责: 教授“去升级”技术(De-escalation Techniques)。这不是简单的道歉,而是识别愤怒背后的需求,并使用“非防御性回应”来引导对话从情绪对抗转向问题解决。提供了针对“指责医生/护士失职”情况的详细应对流程图。 应对焦虑和信息寻求过度的家属: 如何有效地管理“信息代理人”的期望,确保所有相关方获得一致且恰当的信息,同时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休息。 跨专业团队的沟通障碍: 针对不同专业背景(如医生、社工、护士)之间的“行话”和优先级的差异,提供“中立信息转译”的方法,以确保治疗计划的无缝对接。 --- 第四部分:持续专业发展与自我关怀 本部分将沟通能力视为一种需要持续维护的专业技能,并强调了沟通对医护人员自身职业健康的影响。 第七章:沟通的自我评估与反思实践 录音/录像反馈的建设性应用: 探讨如何客观地分析自己的沟通片段,识别自身的“沟通盲点”(如打断频率、过度使用专业术语)。 沟通日志与行动计划的制定: 引导读者建立个人化的沟通改进目标,并定期回顾目标达成情况。 预防沟通疲劳与职业倦怠: 认识到持续的高强度共情是耗能的。本书提供了一套“共情后快速能量恢复技术”,帮助专业人士在每次艰难对话后,有效地进行情绪隔离与自我重建。 --- 本书特点总结: 案例驱动: 每一个技巧都附带至少两个以上详细的、标注了不同专业角色反应的真实场景模拟。 可操作性强: 语言直白,避免冗长理论,侧重于“即时脚本”和“流程图”。 面向实践: 特别关注门急诊、病房、专科门诊等高压环境下的即时应对。 适合人群: 临床护理人员(初级至资深) 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 心理治疗与咨询初学者及实践者 医院管理与质量改进人员 医学生与护理专业学生 康复治疗师及营养师等相关医疗团队成员。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作为一位资深的临床护士长,我接触过无数关于沟通的书籍,但真正能够让我眼前一亮,并反复翻阅的却不多。《护患沟通技巧第3版》无疑是其中之一。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针对性”的显著提升,它紧密结合了当前临床护理的实际需求,将沟通技巧与具体情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书中的案例设计非常巧妙,覆盖了从基础护理到重症监护,从门诊到病房的各种场景,并且每个案例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不仅指出了问题所在,更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跨文化沟通”和“特殊群体沟通”的章节,这在当下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已经在团队内部推广这本书,并鼓励年轻护士们认真学习,其中的一些沟通策略,即使是我这样经验丰富的人,也从中获得了不少启发。它不仅仅是一本技能手册,更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职业素养、增强人文关怀的“指南”。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临床护士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

评分

对于我这个心理医生而言,护患沟通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更是一种建立信任、缓解焦虑、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我一直关注着护患沟通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而《护患沟通技巧第3版》这本书,在我看来,无疑是近期最值得推荐的一本专业读物。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针对性”的提升,不再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不同临床场景、不同患者群体可能遇到的具体沟通难题。书中的案例分析做得非常到位,既有成功的范例,也有值得反思的案例,让我能够从多个角度去剖析沟通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非语言沟通的强调,比如眼神、语气、肢体语言等,这些细节往往是影响沟通效果的关键。在心理咨询中,观察和理解这些非语言信号至关重要,而这本书将其与临床护理相结合,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视角。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如何与患者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有了新的认识,也学会了如何运用更有效的语言和非语言策略来引导患者,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这本书不仅对临床护士有极大的帮助,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与患者进行深度沟通的心理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评分

我是一位曾经的患者,现在因为工作的关系,会经常接触到医疗机构。从一个患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完全表达。我曾经历过因为沟通不畅而产生的误解和焦虑,也曾感受到过因为医护人员的良好沟通而获得的温暖和力量。《护患沟通技巧第3版》这本书,从“实用性”出发,让我看到了医护人员是如何努力去理解患者,去建立信任的。书中的案例,很多都触及了我作为患者曾经的感受,让我能够站在医护人员的角度去思考,也让我更能理解他们工作的难处。我特别赞赏书中对于“同理心”的强调,这种能够站在对方角度去感受的能力,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医疗体系的理解更深了,也更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就医过程中的各种情况。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医护人员看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护患沟通的技巧,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医护人员互动,从而获得更好的医疗体验。它是一座连接医患心灵的桥梁,它的存在,会让医疗过程变得更加温暖和人性化。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读大三的护理专业学生,对于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我来说,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能够真正用得上、学得懂的专业知识。《护患沟通技巧第3版》这本书,简直就是我学习路上的“及时雨”。它不同于我们课堂上那些偏重理论的教材,这本书更加注重“实用性”,大量的真实案例让我觉得非常亲切,也更容易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同沟通障碍的分析,比如如何与沉默寡言的患者沟通,如何与固执己见的患者交流,这些都是我在模拟情境中常常遇到的难题。书中的方法和技巧都非常具体,比如如何用开放式问题引导患者表达,如何用同理心回应患者的情绪,这些我都做了笔记,并打算在实习中多多尝试。而且,这本书的结构也很清晰,章节划分合理,重点突出,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护患沟通的要点。我感觉,这本书不仅能帮助我提高沟通能力,更能让我对护理工作多一份信心和热情。读完这本书,我不再对即将到来的临床实习感到恐惧,反而充满了期待,我渴望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护士,我深知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多么重要,但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的病人,有时真的会感到力不从心。市面上的书确实不少,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读起来枯燥乏味,学到的东西也难以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而这本《护患沟通技巧第3版》则完全不同,它在“针对性”和“实用性”上下足了功夫。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详实具体的沟通案例,它们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真实发生在临床场景中的对话和情境,让我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方式。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安抚情绪激动的家属、如何向患者解释复杂的病情、如何处理患者的抱怨和不满等等,都有非常详细的步骤和示范,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次模拟演练,心里更有底气了。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接地气,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读起来就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同事在交流心得,让人感觉很亲切,也很容易理解和吸收。我已经在工作中尝试了一些书中提到的技巧,效果真的非常明显,病人的依从性提高了,也更能理解和配合我们的治疗,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