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经验·价值·影响——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 | 作者 | 魏娜 |
| 定价 | 49.00元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0130385 | 出版日期 | 2010-1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558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通过扎实、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对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评估。首先,分析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的构成、来源、参与动机、角色和贡献。其次,对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组织体制、工作运行机制及工作内容进行了描述,并通过对500名赛会志愿者的调查,全面评估了志愿者工作的组织运行机制和培训、宣传、激励、保障工作。再次,深人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创造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和精神价值,以及对志愿者、志愿者组织、社会公众产生的深远影响。后,《经验·价值·影响: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通过对历届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比较,提炼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经验。 |
| 作者简介 | |
| 魏娜,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副主任。在组织与改革、城市社区治理、非营利组织与志愿服务方面出版了多部著作(教材),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2006年被北京奥组委聘为“奥运会志愿者培训专家”;2 |
| 目录 | |
| 上篇 章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 节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构成 第二节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参与动机 第三节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角色与评价 第二章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体制 节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组织体制 第二节 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工作的协调机制 第三节 京外涉奥城市的志愿者工作 第三章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工作的运行体系 节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招募工作 第二节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工作 第三节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保障和激励工作 第四节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宣传工作 第四章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项目体系 节 “微笑北京”主题活动 第二节 “迎奥运”志愿服务项目 第三节 奥组委前期志愿者项目 第四节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项目 第五节 城市志愿者项目 第六节 社会志愿者项目 第七节 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项目 第五章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经验和价值 节 借鉴历届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 第二节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经验 第三节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价值 第六章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影响 节 对志愿者的影响 第二节 对志愿者组织的影响 第三节 对社区志愿者工作以及社会公众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下篇 赛会志愿者调研报告 志愿者组织发展调研报告 社会公众调研报告 访谈摘要 附录 附录: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场馆对接图表 附录:北京奥运会京外省(区、市)志愿者场馆对接分配表 附录:北京残奥会京外省(区、市)志愿者场馆对接分配表 附录:比赛场馆内名观众服务志愿者创造的总体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经验·价值·影响——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在组织和动员大规模志愿服务方面的巨大潜力,以及如何将这种潜力转化为实际的社会效益。作者在书中对“价值”的挖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对志愿者个人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书中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案例分析,论证了志愿者工作在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促进文化交流、增强国民凝聚力等方面的作用。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影响”的探讨,作者并没有仅仅满足于总结过去的成就,而是积极思考如何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巨大的价值,有效地转化为可持续的影响力。这包括建立健全的志愿服务体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在教育体系中融入志愿服务精神等。这本书的深度在于,它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规划,它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志愿服务力量,建设更美好的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是,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探讨了一个宏大而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作者在《经验·价值·影响——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这本书中,并没有使用过于晦涩的学术语言,而是用清晰、流畅的叙事风格,带领读者走进2008年那个令人难忘的夏天。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志愿者工作“经验”的梳理,它并非冷冰冰的条条框框,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细节。例如,书中提到了一些志愿者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对策略,或者是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友人交流时的趣事。这些生动的故事,让我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志愿者们在服务过程中的智慧和担当。同时,作者对于“价值”的阐释,也让我对志愿服务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提供服务,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一种文化的名片,一种国家形象的塑造。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那些分散的、个体化的志愿服务经历,提炼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宝贵财富,并探讨如何让这些财富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评分我在这本书《经验·价值·影响——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中,找到了一种对过去历史进行反思和升华的独特方式。作者对于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的成果转化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经验”的提炼,它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成功学,而是深入到组织、管理、培训、激励等各个环节,剖析了其中的精髓。例如,如何平衡大规模志愿者的个性化需求与整体服务标准?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志愿者的积极性和服务热情?这些细节的探讨,都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研究态度。更重要的是,书中关于“价值”和“影响”的章节,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转化思路。它让我明白,一场盛会的成功,其意义在于它能够留下什么,能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怎样的启示。
评分阅读《经验·价值·影响——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这本书,让我对“志愿服务”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对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的转化研究,以一种极为严谨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揭示了这项工作的深远意义。我尤其被书中对“经验”的梳理所吸引,它并非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深入剖析了成功运作背后的逻辑和方法。例如,在志愿者招募方面,如何吸引足够数量且素质优秀的志愿者?在培训方面,如何设计既有针对性又能覆盖广泛需求的培训内容?在管理方面,如何在巨大的规模下,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这些问题,作者都给出了详实的解答,并辅以大量的案例佐证,让我对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精细化有了全新的认识。这种“经验”的沉淀,对于未来任何一项大型活动的组织,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理解中国社会发展新模式的大门。作者在《经验·价值·影响——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中,对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的成果转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我特别关注书中对“经验”的梳理,它并非简单的流程复盘,而是对背后深层逻辑的剖析。例如,如何有效进行大规模的志愿者招募和筛选?如何通过科学的培训体系,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如何在复杂的赛会环境中,建立高效的志愿服务管理和支持系统?这些都是非常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问题,书中给出的答案,既有理论上的深度,也有实践上的可行性。我能感受到作者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对大量一手资料的梳理和分析,他们试图从海量的信息中提炼出那些最核心、最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仅属于那一次盛会,更属于我们整个社会,它们是宝贵的无形资产。
评分读完《经验·价值·影响——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壮丽回溯,从2008那个全民沸腾的夏天,到如今冷静而深刻的反思。作者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剖析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所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并对其价值进行深度挖掘,最终落脚于如何将这些成果有效地转化为可持续的影响力。我尤其被书中对“经验”的梳理所吸引,它并非简单的事件罗列,而是对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激励以及服务保障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梳理和总结。我能感受到作者团队在资料收集、实地访谈、案例分析等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提炼,呈现出了一幅清晰而立体的志愿者工作全景图。书中对于不同岗位、不同类型志愿者的服务细节描述,更是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生动的理解。例如,他们在语言服务、引导咨询、医疗急救、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专业表现,无不彰显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未止步于对过往经验的赞美,而是着力探讨了这些经验如何能够“转化”,这正是本书最具前瞻性的地方。这种“转化”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探讨,更包含了实践层面的思考,如何让这些宝贵的经验在未来的大型赛会、社会服务乃至国家发展中继续发挥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
评分这本书《经验·价值·影响——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让我看到了中国社会在集体行动和精神传承方面的强大力量。作者的视角非常宏观,他并没有仅仅关注单个志愿者的事迹,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整个志愿者工作的系统性成果。书中对“价值”的探讨,让我意识到,志愿服务不仅仅是简单的付出,更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它体现在提升城市形象、增进国际友谊、传播中华文化,更体现在凝聚社会力量、推动社会进步。我深切地感受到,那些在奥运会、残奥会上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为国家积累了宝贵的社会财富。而本书的价值,更在于它对“影响”的深度挖掘,它探讨了如何让这份宝贵的财富,能够持续地发挥作用,如何将一次性的成功,转化为长期的发展动力。
评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研究报告,更像是一本关于国家精神、民族凝聚力和个人价值实现的教科书。作者通过对2008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的转化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这场盛会背后蕴含的巨大社会能量。我常常在想,那些在烈日下挥洒汗水,在细雨中坚守岗位,在深夜里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他们所付出的努力,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本书给出了答案。它不仅仅量化了志愿者的服务时长、服务人群,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挖掘了志愿者行为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了提升城市形象、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以及最直接的,服务好每一位来到北京的客人。书中对“价值”的解读,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时代精神。它让我看到了,志愿服务并非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蕴含着无私奉献、责任担当、团队协作等一系列可贵的品质。作者通过一系列翔实的案例,生动地展现了志愿者们如何用微笑、耐心和专业,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也提升了中国人的国际形象。读到这些章节,我常常会热泪盈眶,为那些平凡岗位上闪耀着不平凡光芒的普通人感到骄傲。
评分《经验·价值·影响——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关于“如何让过去的故事,照亮未来的路”的深刻启示。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他没有仅仅沉溺于回顾2008年那段辉煌的历史,而是将目光聚焦在“成果转化”这个关键的议题上。在书中,我看到了作者团队对于“影响”的深度追溯和前瞻性设想。这种“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北京这座城市,也不仅仅局限于一次体育盛会,而是辐射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比如,通过对奥运会志愿者经历的总结,如何培养新一代的青年公民,如何构建更完善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如何利用志愿精神来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等等。书中分析的转化机制,例如建立志愿者人才库、完善志愿服务激励体系、将奥运志愿服务经验融入教育体系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并非空泛的理论,而是基于现实情况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它让我明白,一场成功的盛会,其价值绝不应随着赛事的结束而消失,而应该像一颗颗种子,在社会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场成功的国际盛会,其意义远不止于赛事的本身,更在于它所能够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和实践经验。这本书《经验·价值·影响——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正是对这一观点的有力佐证。作者在书中对“价值”的阐释,让我看到了志愿者工作超越其服务本身的多重维度。它不仅体现在提升了北京的城市形象,赢得了世界的赞誉,更在于它极大地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塑造了一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书中关于“影响”的探讨,更是这本书的亮点所在。作者深入分析了如何将奥运志愿者工作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例如,如何构建一个可持续的、专业的志愿服务体系,如何将奥运精神融入国民教育,如何通过志愿服务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这些思考,都充满了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