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西方科学史研究
定价:86.00元
作者:任定成,柯遵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0303698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西方科学史学科发展很快,思想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研究相继兴起,不同的研究倾向从初的史学争论走向了相互融合。《西方科学史研究》汇集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多年来在西方科学史研究领域所做出的研究成果,从论点、路径与方法,学会、机构与建制。科学知识与科学争论。科学事业四个方面展现了我国西方科学史研究的一个侧面。
任定成的《西方科学史研究》话题广泛,讨论深入,不仅对科技哲学、科技史、科技传播和科技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师生及科技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也可供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任定成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执行院长,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化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化学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创新方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发明协会理事。HistoriaScientiarum和East Asian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 两刊国际顾问。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高明,张弛有度,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枯燥的学术论述感。有时候,作者会用一种近乎文学性的笔触去描绘某个关键人物的内心挣扎或面临的时代困境,使得原本冰冷的历史事件变得有血有肉。比如,在描述某次重大科学范式转变的过渡期时,那种知识分子在旧有体系瓦解时的迷茫与探索,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感同身受。这种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命运相结合的叙事策略,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和愉悦度。
评分初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史料的驾驭能力令人赞叹。他似乎有着一种近乎执着的精神,将散落在不同文化和时间维度中的碎片信息,巧妙地编织成一张宏大而又细密的网。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一些以前未曾留意到的细节所震撼,那些微小的技术革新、那些不为人知的学者争论,在作者的笔下重新焕发出光彩。它不像某些通史那样只是走马观花,而是深入到具体的技术突破口和思想交锋的核心地带,这种深度挖掘的努力,让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得到了显著提升。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参照系。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研究者而言,它提供了一种结构清晰、论证有力的框架。我发现自己经常会停下来,对照着其他我读过的相关著作,对比作者的观点差异和论据选择。这本书就像一个坚实的基座,能够帮助读者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去审视和批判其他学者的观点。它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极具启发性的起点,促使读者不断追问“为什么是这样”以及“还有没有另一种可能”。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厚重的纸张和古朴的字体搭配在一起,让人一上手就能感受到它蕴含的深厚底蕴。我记得上次在书店看到它时,就被封面上那种略带泛黄的色调所吸引,仿佛能透过封面看到历史的尘埃。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考究,注释详尽,引用来源清晰,这对于深入研究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梳理复杂脉络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克制与精准,没有过多的抒情渲染,而是扎实地铺陈事实和论证。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对“西方”这个概念本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解构。它没有将“西方科学”视为一个铁板一块、线性发展的整体,而是细致地剖析了其中不同地域、不同宗教背景下的思想张力与相互影响。读完后,我对“进步”这个词汇有了更审慎的理解,认识到许多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科学成果,其背后是复杂的社会、政治和哲学博弈的结果。作者的批判性思维贯穿始终,避免了将历史简单化或神圣化的倾向,这一点非常值得称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