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微动作心理学
定价:39.80元
售价:24.7元,便宜15.1元,折扣62
作者:李杨
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020633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微动作心理学》一书,就是通过动作来了解心理的一本书,它不仅告诉我们一些下意识动作、习惯性动作所暗示的心理活动,还告诉我们当人紧张时、动摇时、内心消极时、出现心理戒备时身体会有哪些小动作,更告诉我们如何观察并利用一举一动来掌控他人的心理,达成自己所愿。
目录
作者介绍
李杨,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硕士学历。曾广发涉猎阅读了弗洛伊德、荣格、卡伦·霍尼等人的心理学着作,对于心理学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始终认为心理学不仅是课堂上的学问,而且是一门具有非常广阔的实践应用科,致力于将心理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文摘
肢体语言是润物无声的表达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宾曾提出“7%-38%-55%定律”:当人们进行面对面沟通的时候,会使用到三个主要的沟通元素——用词、声调,还有肢体语言。所谓的“7%-38%-55%定律”,指的就是这三项元素在沟通中所担任的影响比重。用词占7%,声调占38%,肢体语言占比重,是55%。从这个定律中,我们至少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面对面的沟通中,说话内容是不重要的,身体语言在信息交流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美国行为学家斯泰恩将非言语沟通中的显称为身体语言,亦称体语。主要包括眼神、手势、语调、触摸、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这类显。肢体语言虽然无声,但具有鲜明而准确的含义,它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譬如,星期天,忙碌了一上午的妻子吃完午饭后刚睡着,丈夫轻轻打开窗户准备让正在楼下玩耍的女儿回家做作业。为了不吵醒妻子,丈夫没有大声呼喊女儿,而是朝她招了招手。女儿看见爸爸的手势后,顿时明白了爸爸的意思,便迅速朝家走来。这时,丈夫抬手一看表,不到一点半,心想还可以让女儿再玩一会儿,于是,丈夫又向正朝家走来的女儿挥挥手。女儿看见爸爸的这个手势后,稍微一想,便又调转头,兴高采烈地和伙伴们玩去了。整个过程丈夫没有说一个字,仅凭手的两个简单动作,便和女儿完成了两次沟通。
同理,大街上的交通警察指挥来来往往的汽车和行人,靠的也是这种无言的体语。而一些目的性很强的动作,则完全可以看作是一种行为的信号。譬如,书店里,某一个人踮着脚去拿书架上的一本书,我们知道,他想看看这本书。尽管他已把脚踮得很高,但还是够不着。这时,他旁边身材较高的营业员注意到了他的这个动作,于是,从架上拿了那本书递给了这位顾客。营业员是怎么知晓这位顾客心理的呢?因为顾客踮脚的动作表现了一种难以被人忽视的窘境:“我需要帮助!”
不同于有声语言的蕴藉性和委婉性,我们身体所表达的话语是鲜明而准确的,尽管这一点我们经常意识不到。肢体语言一旦和有声语言相结合,能准确传达话语者内心思想和情感的往往不是有声语言而是体语。如,一位年轻女孩告诉她的心理医生,她很爱她的男朋友,与此同时却又下意识地摇着头,从而否定了她的话语表达。可见,要想真正了解交谈对象的话语意思,在认真倾听其述说的同时,还必须认真解读对方的体语。他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在传达着他的真实想法。
“在没有得到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是不能进行推理的,那样,只能是误入歧途。”这是文学经典形象福尔摩斯侦探的名言。福尔摩斯是柯南·道尔笔下的神探,他的神奇之处在于他可以凭借指甲、外套的袖子、脚上的靴子、膝盖处的褶皱、食指和拇指上的老茧,以及面部表情和种种行为判断人的内心活动。
“假如在得到所有这些信息的情况下,竟然还是无法对这些信息的主人做出准确的判断,我认为,这是天方夜谭。”福尔摩斯如是说。为什么他有如此大的信心呢?因为他十分清楚人的身体语言密码所拥有的巨大力量。犯罪嫌疑人可以制造出种种口头上的谎言,却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的身体语言。不经意中他们就会把内心的秘密泄露在一个眼神,或者一个看似没有深意的手势里。与一般人相比,福尔摩斯的优势就在于他能够通过人的身体语言来分辨他是否在说谎,同时从这些不说谎的信号里知道对方的真实想法。
告别了福尔摩斯,我们再来看看卓别林。卓别林是无声电影时代的电影演员,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大银幕经典形象。只要提起他的名字,我们就会回忆起那个穿着破烂的燕尾服,迈着八字步的形象。与今天音画俱全、推崇技术的电影相比,卓别林的电影受时代和技术的限制,没有声音也没有色彩。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到卓别林对故事的讲述,我们还是能看到一个个结构精巧、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么,你不会感到惊奇吗?他是凭借什么在无声的世界里把这些故事完整地叙述出来的呢?这些问题的答案,既简洁又内涵丰富,那就是身体语言。卓别林就是使用丰富的身体语言把人物的感情、想法、经历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的。观众没有感觉缺省,也不会觉得唐突,而是被他的一举一动所吸引,所感动。演员的身体语言是无声电影的灵魂。
从福尔摩斯到卓别林,我们一再提及一个词——身体语言。而我们总是过分重视口头内容表达,而忽略了身体语言的能量之大。福尔摩斯与卓别林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在与人面对面交流沟通时,即使不说话,我们也可以凭借对方的身体语言来探索他内心的秘密,对方同样可以通过身体语言了解到我们的真实想法。所以,开始有意识地去探究身体语言的密码吧!那些曾经被你忽视的非语言信息才是读懂对方心思的可靠的资源。
……
序言
我通常不太喜欢阅读那些“教人如何做”的书籍,但《微动作心理学》却让我刮目相看。这本书并没有给我灌输一套僵化的规则,而是引导我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观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无意识的身体语言”的论述,作者通过大量的例子,生动地描绘了我们在不自觉中所展现出的各种信号。比如,一个人在表达同意时,即使嘴上说着“是”,但身体却微妙地向后倾斜,这可能就暗示着他内心的保留或犹豫。我喜欢作者处理这种微妙之处的方式,他用一种探索性的口吻,鼓励读者自己去发现和验证。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历史人物和日常情境的分析,让我觉得这些理论并不是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加敏感,也更加理解了人与人之间互动中的那些微妙之处。它就像是一本关于“读心术”的入门指南,但更加科学和接地气。
评分《微动作心理学》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得非常巧妙,每一章节都像是在解开一个关于人类行为的谜题。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微表情”的部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浅显的“嘘,他撒谎了”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情绪在面部肌肉上产生的极其细微的痕迹,以及这些痕迹如何与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息息相关。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明即使一个人极力隐藏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愤怒,在他极度压抑之下,眼角和眉心的细微抽搐依然会暴露蛛丝马迹。这种对细节的极致捕捉,让我不禁感叹人类心理的复杂和精妙。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故事和名人传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枯燥的心理学知识变得鲜活有趣。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肢体语言的‘不对称性’”时,引用的一位外交官的案例,通过其微妙的身体姿态变化,如何影响了谈判的走向。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更强的洞察力,仿佛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能看到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真实信息。
评分这本《微动作心理学》真是太令人惊喜了!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但打开第一页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作者用极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将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察觉不到的细微动作,如眨眼、嘴角微扬、手指轻敲等,赋予了丰富的心理内涵。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详细剖析了“不自觉的点头”,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实验数据,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认同或理解某件事时会下意识地点头,以及这种动作如何影响人际沟通的有效性。我读完之后,开始有意无意地观察身边的人,发现真的印证了书中所说。以前我总觉得沟通中有些地方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现在我明白了,很多时候正是这些微小的身体语言在起作用。书中的一些小练习也非常实用,比如如何通过调整自己的微动作来传递自信或友善,我尝试了一下,效果出乎意料地好。总的来说,这本书不是那种让你一口气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它更像是一本可以反复品读的工具书,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和他人的沟通方式,感觉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评分《微动作心理学》这本书给了我全新的视角来理解人际交往。我过去一直认为,沟通主要是靠语言,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那些非语言的信号,那些微小的肢体动作,在很多时候比语言更有力量。我尤其被关于“微表情”的研究吸引,作者详细解释了不同情绪如何在外在表现在脸上的细微之处,比如惊讶时眉毛短暂的抬起,或者怀疑时鼻翼轻微的颤动。这些极其短暂且难以察觉的信号,竟然能透露出一个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有说服力,作者通过对一些真实场景的剖析,让我看到了微动作在识破谎言、解读情绪、甚至影响决策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我感觉自己读完这本书后,在与人交流时,会更加留意对方的眼神、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对方的意图和感受。这本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实用,它让我学会了如何“读懂”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信息。
评分老实说,我一直对心理学充满好奇,但很多书籍都过于学术化,让我望而却步。直到我遇到了《微动作心理学》,这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这本书并没有用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揭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常常被忽略的“微动作”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心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无意识习惯”的探讨,作者分析了我们的一些重复性动作,比如咬指甲、玩笔,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习惯,竟然可能反映出我们内心深处的焦虑、不安或是思考的状态。我突然意识到,我自己在开会时经常会不自觉地摸鼻子,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这是否代表着我内心有些抵触或者不确定?作者还提供了很多实操性的建议,教我们如何识别他人的微动作,从而更好地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自己的微动作来提升自信和魅力。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就像获得了一双“透视眼”,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