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源电路设计技巧
定价:58.00元
作者:丁志强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0303747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源电路设计技巧》从实际应用出发,在介绍电源电路工作原理的同时,重点讲解电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技巧。《电源电路设计技巧》涉及目前广泛使用的稳定电源电路,对电源电路进行实际的设计、制作,并对设计值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电源电路设计技巧》可作为从事模拟技术开发及电路设计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工科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目录
章 电源电路设计概要
1.1 电源电路正常运行才能实现其功能
1.2 制作输出稳定电压的电源电路
1.3 使用直流的两种电源电路
1.4 设计实用电源系统须知
1.5 进行电源电路设计时有必要考虑负载的性质
1.6 直流稳定电源的发展趋势
1.7 何谓理想的电源电路
1.8 电源电路的重要特性——效率
1.9 直流稳定电源设计的步是方式的选择
第2章 并联调节器
2.1 控制器件与负载并联接入的并联调节器
2.2 并联调节器IC的使用方法
2.3 齐纳二极管与并联调节器IC的特性
第3章 三端调节器
3.1 串联调节器简介
3.2 典型的三端调节器
3.3 使用三端调节器IC时的注意事项
附录 三端调节器的散热设计
第4章 LDO调节器
4.1 输入输出的电压差小,LDO调节器也能运行
4.2 串联调节器IC的使用方法
附录 输出晶体管的接地形式
第5章 线性调节器稳定运行
5.1 调节器产生振荡的机理
5.2 调节器IC的振荡原因
5.3 使调节器IC产生振荡的实验
附录 波德图的画法
第6章 开关调节器的基础
6.1 开关方式的特征
6.2 基本结构与运行
6.3 损耗的原因与对策
6.4 开关调节器的种类
6.5 制作简单的开关调节器
第7章 降压型变换器的基本电路
7.1 降压型变换器的电路
7.2 降压型变换器的设计步骤
7.3 试制降压型变换器
7.4 尝试让降压型变换器运行
7.5 降压型变换器实用化的条件
第8章 开关电源的电路形式
8.1 拓扑变换
8.2 电源电路的拓扑变换
8.3 各种电路的电压转换比
8.4 各种电路的特征
第9章 降压型变换器的实用电路
9.1 实用电源电路的功能
9.2 制作实用的降压型变换器
9.3 基于功率MOSFET的实用降压型变换器
9.4 目前采用的开关器件均是功率MOSFET
9.5 目前常用的降压型变换器IC的例子
0章 升压型变换器的实用设计
10.1 升压型变换器的设计方法
10.2 试制升压型变换器
10.3 升压型变换器的改良
1章 升降压型变换器
11.1 升降压型变换器的设计
11.2 采用控制方式Ⅰ的升降压型变换器
11.3 采用控制方式Ⅱ的升降压型变换器
11.4 升降压型变换器控制IC
2章 反转型变换器与新型变换器
12.1 运行原理与特征
12.2 反转型变换器的设计与实验
12.3 新型变换器的设计与实验
12.4 反转型/升降压型/新型变换器的实用电路
3章 DC-DC变换器与效率
13.1 效率的计算方法
13.2 使用同步整流电路
13.3 同步整流电路的实验
附录 电源各部分损耗的计算方法
4章 高效率DC-DC变换器用IC
14.1 高开关频率为4MHz的同步整流降压型变换器LT3561
14.2 从0.3V开始运行的同步整流升压型变换器TPS61200
14.3 大效率为96%的同步整流升降压型变换器TPS63000
14.4 2A连续输出/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同步整流升降压型变换器LTC3533
5章 DC-DC变换器稳定运行
15.1 振荡的原因
15.2 降压型变换器的负反馈稳定性
15.3 通过仿真来预测稳定性
15.4 闭环增益的测量方法
15.5 通过实验确认负反馈稳定性
15.6 确保稳定性的另一种方法
15.7 降压型变换器的高频开关
15.8 其他形式的DC-DC变换器
6章 DC-DC变换器的高速控制
16.1 基于电流模式控制的高速化
16.2 电流模式控制的实验
16.3 实用的电流模式DC-DC变换器
16.4 基于ON/OFF控制的超高速DC-DC变换器
7章 电感器与变压器
17.1 电学与磁学
17.2 安培定律与法拉第定律
17.3 磁性材料的性质
17.4 涡电流产生的损耗
17.5 求解电感器与变压器的电感
17.6 求磁通密度
17.7 保存的能量与损耗
17.8 电感器概要
17.9 变压器概要
附录 什么是电流互感器
8章 电阻和电容器的基础知识
18.1 电阻
18.2 电容器
18.3 缓冲电路
18.4 降额
9章 电力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19.1 高速二极管
19.2 双极型晶体管
19.3 功率MOSFET
19.4 降额
第20章 印制电路板的图案设计
20.1 开关电源的输出噪声
20.2 印制电路板设计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马场清太郎
1971年 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电子物理工学系
1971年至今 就职于Maker,从事各种电子电路的设计,经常向《晶体管技术》杂志投稿
主要著作
《OPアンプによる実用回路設計》(CQ出版社)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之前为了搞懂某个电源模块的设计瓶颈,翻阅了不少网络上的资料和零散的文档,结果往往是信息碎片化,互相矛盾,耗费了大量精力却收效甚微。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知识库,把整个电源设计领域的所有关键知识点系统地串联了起来。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将器件选型、热管理、反馈回路设计,乃至后期的调试优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知识体系。我特别留意到它在讲解器件特性时所采用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参考手册。比如,对于MOSFET的开关损耗分析,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计算,还结合了实际的驱动电路和布局对损耗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这种多维度的分析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设计思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成熟的设计方法论,而不是几套现成的电路图。掌握了这种方法论,即便面对全新的应用场景,也能自信地从零开始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电源方案。这种赋能感,是其他资料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是独树一帜,读起来感觉就像是作者在用一种非常务实且略带幽默感的口吻与读者对话。它成功地避免了技术文档常见的沉闷和刻板,让阅读过程变得非常愉悦。例如,在讨论如何避免瞬态响应失控时,作者可能会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形容寄生电感的影响,一下子就把那个抽象的物理现象具象化了。这种教学上的巧妙设计,使得那些原本需要反复研读才能理解的概念,变得豁然开朗。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做”,更重要的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会出错”。它对常见设计误区的剖析极其到位,往往能直指要害,让人在恍然大悟的同时,忍不住拍案叫绝——“原来我之前的思路一直卡在这里!”这种高质量的反馈机制,是自学过程中最难得的资源。它就像一位时刻在你身边的资深导师,总能在你快要走弯路的时候,用一句精辟的点评将你拉回正轨。
评分从技术更新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视野非常开阔,它似乎没有停留在传统的电源设计范式中,而是积极地融入了当前行业的前沿趋势和挑战。我感触最深的是它在处理高频化、小型化带来的设计难题时的应对策略。比如,对于功率密度不断提升带来的热挑战,书中给出的解决思路非常具有前瞻性,涉及到了先进封装技术和新型散热材料的应用分析。这表明作者不仅深谙经典理论,更紧跟时代脉搏,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巧妙地融入到实用的设计技巧之中。这本书的内容密度非常高,每一页都信息量爆棚,但由于其结构组织得当,即便是这样的高密度信息,读者也能保持清晰的思路而不感到压力过大。它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复杂的系统工程拆解成可以逐一攻克的模块,让人感觉目标清晰,每一步都有迹可循。对于希望在电源领域保持竞争力的专业人士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助推器”,能帮助人迅速建立起面向未来的技术储备和解决问题的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质量真的让我眼前一亮,这对于技术书籍来说简直是加分项中的战斗机。我常常遇到那种图文并茂,但图画得跟火柴人似的,根本看不清关键信号流向和元件连接的书,让人抓狂。但这本恰恰相反,它的示意图清晰、精确,每一个关键节点的波形图都标示得清清楚楚,即便是初次接触某些高级控制策略时,也能通过那些精美的图示迅速抓住重点。而且,文字的叙述风格非常凝练,没有太多冗余的修饰词,直奔主题,但又不失温度和逻辑性。我尤其赞赏它在介绍复杂算法时所采用的类比方式,仿佛在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解最深奥的原理。这对于我这种非科班出身,但又渴望深入了解电源动态特性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专业书籍,而是真正把自己放在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的位置上,用心地引导读者跨越理解的障碍。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也值得称赞,纸张厚实,装订牢固,看着就让人觉得物超所值,愿意反复翻阅,做大量的笔记和批注。
评分哇,这本书简直是电子工程爱好者的福音!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电源设计的书,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工程师,但光是翻阅目录和部分章节的介绍,就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这个领域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从基础理论的构建到实际应用中的各种疑难杂症,都有着非常详尽的阐述。我特别欣赏它在结构上的安排,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式堆砌知识点,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修炼内功”。比如,它对于开关电源拓扑结构的演变历史和每种结构背后的物理机制,分析得入木三分,让你不仅仅停留在“知道”某个电路怎么工作,更能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对于我这种追求知其所以然的学习者来说,太重要了。而且,书中似乎还融入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设计规范,这无疑为理论知识架起了一座通往工程实践的桥梁。我感觉,只要能把书里讲的这些核心思想吃透,以后再面对复杂的电源项目,心里就会踏实很多,不再是手足无措的新手了。光是那种布局规划、EMI/EMC抑制这些让人头疼的细节,书中似乎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实用的技巧分享,看得人热血沸腾,真想立刻找个面包板开始动手实践一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