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 | ||
| 定价 | 40.00 | |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8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广播影视业务教育培训丛书编写组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507838909 | |
| 重量 | ||
2017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001
第壹部分 播音主持工作及播音员主持人职业
一、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质、宗旨、作用003
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质003
播音主持工作的宗旨003
播音主持工作的作用004
二、播音主持工作的地位、规律、特点、创作道路005
播音主持工作的地位005
播音主持工作的规律005
播音主持工作的特点006
播音主持的正确创作道路006
三、播音主持职业规范要求和职业道德准则008
播音主持职业规范要求009
播音主持职业道德准则013
四、播音主持岗位规范的意义、播音主持工作优良传统和作风014
播音主持岗位规范的意义014
播音主持工作优良传统和作风016
第二部分 播音主持职业首要的基础知识
一、新闻素质021
新闻的基本概念021
现场报道的基本能力要求024
二、语言文字素养025
对语言文字基本概念、知识的掌握025
按照职业要求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025
三、形体语言、基本礼仪、交流沟通能力026
形体语言的基本形态、基本功能 形体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律026
职业行为中的礼仪 作为公众人物的礼仪日常生活中的礼仪026
掌握和遵守交流沟通的基本规则 职业行为中的交流和沟通027
第三部分 播音主持理论基础知识
一、播音发声知识031
播音发声的基本要求及方法031
呼吸原理及方法032
呼吸在有声语言表达中的作用033
口腔控制原理和要领033
口腔控制的目的和意义034
吐字归音的方法035
吐字归音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和意义035
二、普通话语音知识036
普通话的概念036
普通话语音特点036
普通话的声母037
普通话的韵母038
普通话的声调039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040
词的轻重格式042
普通话异读词读音042
人名地名的读音043
播音员主持人语音工具书043
三、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知识044
创作准备与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044
调动思想感情的方法050
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057
即兴口语表达064
第四部分 播音主持业务
一、文稿播读077
新闻类文稿播读077
文艺类文稿播读079
社教类文稿播读080
财经类文稿播读082
二、话题主持084
新闻评论类话题主持084
财经类话题主持085
服务类话题主持086
综艺娱乐类话题主持087
第五部分 播音员主持人形象
一、播音员主持人形象概述091
形象的定义091
职业形象091
个人形象092
二、塑造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意义和作用093
有助于塑造媒体形象093
有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093
三、处理好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多重关系095
职业形象和个人形象的关系095
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关系096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096
四、塑造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具体要求098
塑造职业形象的基本要求098
表现职业形象的基本要求104
注chong生活中的形象105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模拟笔试试卷(一)与参考答案111
模拟笔试试卷(二)与参考答案118
模拟笔试试卷(三)与参考答案125
模拟笔试试卷(四)与参考答案132
模拟笔试试卷(五)与参考答案139
模拟口试试卷(一)146
模拟口试试卷(二)151
模拟口试试卷(三)155
模拟口试试卷(四)158
模拟口试试卷(五)162
后记166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倾力打造的“广播影视业务教育培训丛书”之一。该丛书严格按照zui新的《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是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必不可少的考前辅导教材。
全书分为五部分:第壹部分:播音主持工作及职业规范;第二部分:播音主持职业首要的基础知识;第三部分:播音主持理论基础知识;第四部分:播音主持业务;第五部分:播音员主持人形象。
每一部分知识点都紧扣考试大纲的要求。重要知识点包括: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规范要求,普通话语音知识,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即兴口语表达,即兴口语表达易出现的问题,文稿播读,厚积薄发对即兴口语运用和表达的积极意义,声音形象塑造的基本常识和技巧,如何处理好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多重关系,塑造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具体要求,等。
这本书的装帧实在是很让人提不起精神,那种米黄色的纸张和略显粗糙的印刷质量,仿佛直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教材堆里挖出来的。我本来对文艺传媒类的书籍抱有期待,希望它能像一些新锐的媒体评论那样,对当前电视和广播节目的审美趋势、新兴的融媒体表达方式有所探讨。毕竟,现在的听众和观众的注意力是如此稀缺,如何用更具穿透力和感染力的声音去抓住他们,才是核心竞争力。但这本书的内容,却仿佛停滞在了某个特定的历史节点。它详尽地列举了各种官方规定的播报流程和标准语体,这些内容无疑是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优秀的播音员往往需要打破框架,形成自己的“声音名片”。我期待看到一些关于声音的哲学思考,或者不同语境下语调和重音的细微调整对信息接收效果的巨大影响。可惜,这些更偏向于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探讨,在这本书里几乎找不到,它更像是一本“工具书”,而不是一本能启发思维的“思想录”。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简洁,但色彩搭配上透着一股老派的专业感,那种熟悉的官方出版物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本来是冲着“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这几个字来的,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播音技巧的干货,比如气息的控制、普通话的标准发音、以及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稿件的情绪拿捏。然而,拿到手翻阅后,感觉它更像是一本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的汇编,很多篇幅都在强调“正确导向”和“社会责任”,对于一个渴望精进技艺的年轻播音员来说,实操性的指导内容少得可怜。比如,书中对如何进行深度的人物访谈、如何应对突发状况下的临场反应,这些在实际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仅仅是一笔带过,没有深入分析案例或提供可供模仿的优秀范例。倒是关于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那些历年真题解析和考点梳理,看起来比较扎实,如果单纯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本书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就其声称的“业务参考”而言,深度和广度都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总有种“重形式轻内容”的感觉,让我不禁怀疑,这份“业务”的内涵是否已经被时代的发展悄悄地重新定义了。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公文式”,语言严谨到有些刻板,每一个句子都像是在进行一次精准的计量,没有丝毫情感的起伏。这或许是符合其作为官方参考书的定位,但在阅读体验上确实是一种考验。我本来想学习一些如何将生硬的官方文件或技术性内容,通过生动的语言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播报形式。例如,如何将枯燥的经济数据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让听众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信息。这本书里提供的范例,大多是那种标准的、不带个人色彩的“播报腔”,虽然准确无误,但缺乏温度和感染力。我甚至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打破”这种标准腔调的讨论,比如何时可以适度地加入个人情感色彩,如何根据不同的听众群体调整语言的亲切度。但这本书给出的答案似乎永远是“保持一致性”,这让追求个性化表达的我们感到有些受限。
评分从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这个名号来看,我原本期待这本书能带有一些国际视野或者跨文化传播的元素。毕竟,国际广播的工作往往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听众传达复杂的信息,这要求播音员具备极高的语境适应能力和文化敏感度。然而,这本书的全部内容,似乎都聚焦于国内的广播电视体系的内部标准和要求。对于如何处理外语节目的播音技巧,如何在中外合拍节目中实现无缝衔接的口播风格转换,乃至如何避免文化误读等议题,书中完全没有触及。这使得这本书的适用范围显得有些狭窄,它更像是一本服务于特定内部考试和基础岗位培训的指南,而非一本能够拓宽从业者全球视野的综合性业务参考读物。如果想成为一名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播音人才,仅靠这本书提供的知识体系,恐怕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大量补充国际传播理论和实践案例。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对于“资格考试”这一环节的倾斜度实在太高了。所有的章节布局似乎都是为了服务于如何通过某项认证考试而设计的。比如,对于《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这块内容的阐述,更多的是围绕着新闻采编的流程规范、法律红线等,而不是如何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新闻故事,或者如何运用镜头语言与声音进行有效的配合。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媒体行业发展的人士,我深知规范的重要性,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仅仅“不犯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做出彩”的能力。这本书在“彩”的部分,比如对声音的想象力、对听众情感的精准捕捉能力、以及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声音的稳定性和人性化,这些软技能的培养,几乎没有涉及。它似乎预设了一个理想化的、完全遵循既定流程的播音工作环境,这与充满变数和挑战的现实世界相去甚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