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典 第二卷
:480.00元
售价:336.0元,便宜144.0元,折扣70
作者:罗微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03959660
字数:300000
页码:6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典,内容包括所有国家第二批颁布的各个项目的传承人简历以及项目名称。具体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等项目。本书对于广大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读者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目录
作者介绍
本书主编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本书作者主要为全国各个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的专业研究者,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与丰富的专业经验。
文摘
序言
这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典 第二卷》的出版,无疑是文化界的一件大事。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看到这本书时,内心涌起了难以言喻的激动。它不像那些浮光掠影的文化介绍,而是深入挖掘,系统地梳理和呈现了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尤其对那些与我的家乡有着某种渊源的项目感到好奇,渴望在书中找到属于我们那份独特记忆的印记。从书名就能看出,这本书的编纂定是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汇集了众多专家学者以及一线传承人的智慧结晶。想象一下,那些濒临失传的绝技,那些充满生活智慧的习俗,都被一一记录下来,这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功绩。我期待着在书中感受到那些传承人在艰难岁月中如何坚守,如何在时代变迁中寻找创新的力量,将祖辈的技艺和智慧延续下去。这本书,承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民族的精神和情感。
评分初次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典 第二卷》,就被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宏大的视野所折服。虽然我本人并非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士,但书中的内容依旧让我感到极其震撼。它系统地呈现了我国各地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精湛的传统工艺到生动的民俗活动,再到充满智慧的口头文学,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我特别感兴趣的是那些关于特定地区、特定族群的文化符号和表现形式。我想象着,通过这本书,我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表达自我、维系社群。这种对文化的全面梳理,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它让我们感受到与历史的血脉相连,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故土和文化的归属感。
评分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典 第二卷》的简介,我脑海中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这是一个关于“活着的历史”的庞大叙事。书中所涵盖的每一个项目,都不仅仅是文字的描述,而是背后有着一群默默付出的传承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声音和生命,将古老的智慧一代代传递下来。我特别期待书中那些关于传承人的故事,他们是如何学习、如何实践、如何面对传承中的挑战?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并非是博物馆里陈列的冰冷展品,而是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鲜活力量。那些看似微小的传统技艺,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对自然的理解;那些欢快的民俗活动,凝聚着社群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本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这些“活着的历史”的绝佳机会,它让我们有机会去感受,去理解,去珍视,并最终思考如何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继续闪耀。
评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典 第二卷》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就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分量,不单是纸张的厚重,更是那份历史和文化的厚度。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逐页细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摘要,就已经被其中包含的丰富内容所吸引。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精美,充满了古典韵味,让人一看就知道其内容的珍贵。我特别期待能够深入了解那些在现代社会中依旧鲜活的传统技艺和民俗风情。我想象着,通过这本书,我可以“穿越”回某个古老的村落,亲眼见证匠人们如何一针一线织就精美的布匹,或者聆听老人们口述那些流传千古的民间故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记录,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可能正在逐渐消失的宝贵财富。我相信,读完这本书,我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真挚的情感。尤其是那些关于传承的篇章,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保护和发扬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方法和意义。
评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典 第二卷》这本书,仿佛是一本厚重的时光手册,里面记录着无数先辈留下的宝贵印记。我被书中那些充满生命力的文化项目深深吸引,想象着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如何演变,如何与时俱进。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那些与自然紧密相关的传统技艺,例如与农耕、渔猎、医药相关的非遗项目,它们无不体现了古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文化的反思。它让我们有机会停下脚步,审视当下,思考我们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是否正在失去一些重要的东西。通过这本书,我希望能更深刻地理解“文化”的真正含义,它不仅仅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传承,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纽带。我相信,这本书会给每一个读者带来深刻的启发,让我们更加珍视我们所拥有的文化财富,并思考如何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社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