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纪念版)(精)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纪念版)(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编
图书标签:
  • 词典
  • 汉语
  • 现代汉语
  • 工具书
  • 语言文字
  • 第七版
  • 纪念版
  • 精装
  • 参考书
  • 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土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49358
商品编码:29633499435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7-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纪念版)(精)
  • 作者:编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 定价:298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号:9787100149358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7-12-01
  • 印刷时间:2017-12-01
  • 版次:7
  • 印次:1
  • 开本:32开
  • 包装:精装
  • 页数:1799

内容提要

《现代汉语词典》自1978年正式出版以来做过多次修订,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好地反映现代汉语词汇新面貌,体现有关学科研究的新成果,落实**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新规范。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为:全面落实2013年6月由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增收近几年涌现的新词语400多条,增补新义近100项,删除少量陈旧和见词明义的词语;根据读者和*意见对700多条词语的释义、举例等做了修订。
     《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语文词典,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2017年是商务印书馆创立120周年,为配合馆庆,同时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商务印书馆隆重推出了《现代汉语词典》di7版纪念版。本书印制精美高雅,不仅便于阅读翻检,同时也具有馈赠和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是一个专业性辞书编纂机构,原名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成立于1956年,是根据国务院提出编写《现代汉语词典》的任务而创建的。在吕叔湘先生、丁声树先生等语言学大家的带领下,编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汉语词典》。

目录

凡例
音节表
新旧字形对照表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三)难检字笔画索引
词典正文
(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附录
我国历代纪元表
计量单位表
汉字偏旁名称表
汉语拼音方案
元素周期表
中国地图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华文脉的恢弘画卷 作者: 袁行霈 主编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装帧: 精装 页码: 约1600页(含注释与索引) 开本: 16开 --- 书籍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部由国内顶尖古代文学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由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袁行霈先生领衔主编的宏伟巨著。它以高度的学术严谨性、开阔的史学视野和清晰的脉络梳理,为读者构建了一幅自先秦至清末长达三千余年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恢弘画卷。全书内容扎实、论述精当,是海内外文史学界公认的权威性、示范性教材与参考书。 一、 史观的宏大与精微的结合 本书的突出特点在于其兼具宏大叙事与微观分析的叙事策略。它并非简单地罗列作家和作品,而是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哲学思潮和文化演变之中进行考察。 上古至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源头与觉醒 卷帙的首部详尽追溯了中国文学的源头。从《诗经》的现实关怀和“风雅颂”的社会功能,到《楚辞》浪漫主义的磅礴气象与屈原的个体悲怆;从诸子散文的百家争鸣,到汉赋的铺张扬厉与辞赋传统的形成。重点剖析了汉乐府诗的民间生命力,以及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伟大转折——文学如何从“文以载道”的工具性地位中逐渐挣脱出来,确立其独立的美学价值。曹操父子的慷慨悲凉、建安风骨的刚健,阮籍嵇康的玄言与山水诗的萌芽,王羲之的帖学风流,都得到了深入细致的阐发。 唐宋时期:古典文学的巅峰与转型 本书将唐代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对唐诗的流变进行了极富洞察力的划分和分析。从初唐的宫廷气象到盛唐李白杜甫的巅峰对决——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两座丰碑如何共同铸就盛世文魂。对“安史之乱”后的中晚唐诗歌,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韩孟的古文革新、李商隐杜牧的晚唐意象,均有独到的见解。 宋代文学的转向是本书叙述的重中之重。重点剖析了宋词的兴盛及其审美特质的演变,从婉约派的细腻情感到豪放派的开阔境界,展示了词这种文体如何完美契合宋代文人的内敛气质与理学思潮的影响。同时,对宋代散文的“古文运动”的深入讨论,以及欧阳修、苏轼、三苏等大家在散文革新上的贡献,清晰勾勒出宋学对文学的影响路径。 元明清:戏剧的勃发与小说的成熟 进入元代,本书详细阐述了“文人入戏”的社会动因,以及杂剧这一新兴综合性艺术形式的成熟。对关汉卿、王实甫等重要剧作家的代表作进行了文本细读,揭示了元曲在民间语言和深刻主题上的突破。 明清部分则聚焦于小说的“世情化”和“人情化”发展。对《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叙事技巧和英雄主题的分析,对《西游记》的神魔想象与思想内涵的挖掘,直至《红楼梦》在思想深度、人物刻画和语言艺术上所达到的中国小说史的最高峰,均提供了严谨而富有启发性的解读。同时,对清代诗歌、散文(如桐城派)的继承与创新,也进行了细致的梳理。 二、 学术的深度与教材的实用性兼顾 袁行霈主编的这套书,其深度远超一般通史读物。 1. 文本细读与理论阐释并重: 每论及重要流派、作家或作品,都选取关键性的文本进行详尽的赏析,帮助读者理解文学现象的内在逻辑。同时,引入了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对古典概念如“意境”“气象”“风骨”进行现代学术视角的重估。 2. 脉络清晰,避免碎片化: 全书结构严谨,章节之间衔接自然,强调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的主题线索。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种文学思潮是如何孕育、发展、成熟并最终被新的思潮所取代或吸收的。 3. 广纳新见,与时俱进: 尽管基于深厚的传统学术功底,但该书吸纳了近几十年来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视角,尤其在女性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的边缘性考察上,也力求做到尽可能全面。 三、 风格与定位 全书文字凝练、逻辑严密,行文风格典雅而不晦涩,充分展现了主编团队深厚的学养。它不仅是高校中文系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教材,更是所有致力于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内核、欣赏古典文学艺术魅力的普通读者和研究者的必备工具书。通过阅读此书,读者不仅能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体系,更能领略三千年文学生产过程中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 本书价值: 掌握中华文明脉络的基石之作,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权威指南。它系统梳理了从远古到近代的文学脉络,是构建完整中国文学史观的必备阶梯。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位业余的古典文学爱好者,我特别关注现代汉语词典对古代汉语词汇继承和转化的处理。很多时候,我们阅读古籍时遇到的词语,其现代含义与古代含义已经大相径庭,但很多工具书对这种演变过程往往只是简单罗列。这本纪念版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不仅收录了大量的、现已固定为现代汉语的古代词汇,更重要的是,它对一些核心词汇的“词义流变”做了简明的历史性标注。这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文本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例如,某个在古代常指代某种具体事物的词,现在被引申为抽象概念,新版词典清晰地勾勒出了这一过渡,这对于深化理解古代语境下的文学作品提供了绝佳的视角。此外,对于一些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或极少使用的文言词汇,它也做了必要的保留,确保了阅读古代典籍时的查阅完整性,兼顾了现代性和历史传承性,这一点处理得非常得体和平衡。

评分

我得说,对于一个常年和学术文献打交道的人来说,词典的严谨性是衡量其价值的唯一标准。这本所谓的“纪念版”在保持传统严谨性的同时,明显在释义的精准度和例句的贴切性上下了苦功。我随机抽取了几个容易混淆的同义词组进行比对,发现这次的解释不仅清晰地界定了它们的使用语境差异,还特别指出了在不同语体(比如新闻报道、文学创作、日常口语)下的偏好倾向。这一点对于我们进行规范化写作至关重要。过去有些词语的细微差别,书本上往往说得比较模糊,需要结合大量语料去揣摩,但这次的解读深入浅出,直击要害。更让我赞叹的是,它对一些古词新用或者用法发生演变的词汇的处理,体现了极高的语言学洞察力,而不是简单地堆砌解释。我特别注意到它对一些专业术语的收录和解释,虽然不是专业词典,但其注释的准确性足以指导非专业人士理解核心含义,这使得它的适用范围大大拓宽,不再局限于纯粹的语言学习者。

评分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排版和检索效率也是一流的。我之前用过一些厚重的工具书,每次找一个词都像大海捞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定位音节和笔画。这本纪念版在字体的选择、行距的控制上都做了优化,使得长时间阅读和快速查找的疲劳度大大降低。虽然它内容极其丰富,但整体的体量控制得相当不错,携带起来虽然有点分量,但绝对比那些内容不全的电子版要可靠得多。更值得称赞的是,编纂者似乎深谙读者的“搜索习惯”,很多时候,即便你只记得一个词的大致含义或者一个不确定的读音,通过查阅相关的音节或部首提示,也能很快锁定目标词条。这种用户体验上的友好性,对于日常高频使用的工具书来说,是决定性的优势。它真正做到了,在需要知识时,知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你手中,而不是被冗杂的查找过程所阻碍。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初衷,一部分是为了查阅生僻字词,更大部分是为了“校正”自己日常生活中无意识中养成的语言习惯。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碎片化的输入很多,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看到的词语可能并非标准用法,久而久之,自己的表达就会变得含糊不清。这本书就像一个语言上的“纠错器”。我尝试着用它来检查我最近写的一篇工作报告,结果发现自己对一些关联词和副词的搭配使用存在偏差,幸亏及时修正。它不仅仅告诉你“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你应该怎么用,以及不该怎么用”。尤其是那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新版对感情色彩的区分标注得非常细致,这对于精准表达至关重要。它不是那种冰冷的工具,而更像一位耐心且知识渊博的语言导师,在你犯错时,温和地指引你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生硬的规则学习要有效得多。

评分

这本工具书,说实话,我已经期盼了很久,拿到手的那一刻,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就让人觉得物有所值。我个人是那种对文字有偏执的喜爱,尤其是在日常写作和阅读中,遇到那些拿不准的词语,总觉得心里有个疙瘩。以前我用的都是一些电子词典,虽然方便,但总觉得少了点“人情味”。这次拿到实体书,那种翻页的触感,墨香——尽管是现代印刷品,但那种知识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让人踏实。尤其让我惊喜的是,它收录了大量近些年才广泛使用的网络新词和流行语,这在很多老版工具书中是看不到的,这体现了编纂团队的与时俱进。比如,一些新出现的表示情绪或状态的词语,以前查起来总得绕好几圈,现在直接就能找到准确的释义和用法,这对于我这种需要频繁进行文字创作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装帧设计也十分考究,那种纪念版的质感,即便是放在书架上,也是一个非常体面的存在,不愧是经典系列的最新力作。我打算把它放在书桌最容易够到的地方,随时可以翻阅,不再依赖冰冷的屏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