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师读本;靠前儒学联合会教育系列丛书 笠翁对韵
定价:86.00元
作者: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48827740
字数:
页码:31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笠翁对韵》是我国古代经典蒙学读物,是与《声律启蒙》齐名的韵语类读物,对掌握音韵有很大帮助。本书结合教育工作实际情况,对《笠翁对韵》进行系统解读,包括原文、注释、大意、解读、指惑等,原文、注释根据版本,参照文化艺术出版社对《笠翁对韵》进行详细、准确的注解,对其中字词的来源及典故等进行了细致梳理和详细考证,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文内容。解读、指惑简要介绍书中涉及的文化知识,浅显易懂,开拓读者视野,方便教师使用。
目录
作者介绍
张圣洁, 靠前儒学联合会会员,中国孔子基金会专家讲师团成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学术咨询委员、书刊编辑部顾问,故宫出版社和线装书局语言文字(文学)顾问、特约编审。曾主编《蒙学十三经》《四书五经语录》等,合作主编《全元曲》《现代汉语句典》。
文摘
序言
这本收录了历代著名辞赋的文集,简直就是一场语言艺术的盛宴。我本来以为这类书籍会偏重于晦涩的辞藻堆砌,但这本书的选编眼光独到,每篇作品前都有相当详尽的背景介绍和难点注释。从汉赋的铺陈夸张,到魏晋的清峻飘逸,再到唐宋的格律严谨与意境深远,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下文学风貌的演变。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滕王阁序》的注解,它不仅仅解释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景象,更剖析了王勃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境,那种少年得志与怀才不遇的交织,跃然纸上。编者对音韵格律的讲解也非常到位,即便是对古典诗词不甚精通的读者,也能从中领会到古人对语言音乐性的极致追求。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对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深度沉浸,让人在领略文字之美的同时,体会到古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细腻感知。
评分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古代民间信仰与岁时节庆的著作,它极大地拓宽了我对传统文化理解的边界。这本书跳出了传统士大夫的视角,而是聚焦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图景,探讨了从春节祭灶到端午祭龙,再到中秋拜月的背后,那些代代相传的朴素信仰和伦理规范。作者收集了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和地方志中的记载,构建了一个生动立体的古代社会生活地图。例如,书中对“傩祭”的分析,不仅涉及驱邪的仪式,更深入挖掘了农耕社会对未知力量的敬畏与和解。文字风格非常亲切,带有很强的叙事性和画面感,读起来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香火味和食物的香气。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文化生命力往往深藏于民间,那些看似琐碎的习俗,实则是维系宗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纽带。它让我重新审视了传统节日,不再仅仅是放假的理由,而是历史记忆的载体。
评分手里拿的这本书,侧重于探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与“留白”理论。这本书的论述结构非常精妙,它从山水画入手,逐步过渡到园林建筑,再延伸到文学创作中的含蓄表达。作者的论证逻辑清晰而富有张力,他巧妙地运用了西方艺术理论中的一些概念来反向阐释中国艺术的独特性,使得“空”的概念不再是“无”,而是“有待填充的无限可能”。书中对苏轼诗词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段落分析尤为精彩,它揭示了中国文人如何通过克制来达到最大的艺术张力。阅读过程中,我不得不经常停下来,思考作者提出的关于“感知”与“创造”之间关系的命题。这本书对于想要提升自身艺术鉴赏力、领悟东方哲学韵味的读者而言,是一把极佳的钥匙。它教会的不是如何去看,而是如何用心去体会作品中未言明的深意。
评分我最近淘到一本讲述宋代理学大家们的心学路径的精装书,装帧设计非常典雅,书页纸张也很有质感,让人爱不释手。这本书的重点在于梳理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在面对外族入侵和内部思想变革时的精神困境与探索。它细致描绘了几位重要学者如何从朱熹的理学框架中寻求突破,转向对“心性”的内求。书中对“格物致知”在新阶段的重新定义,以及“致良知”的实践路径分析得尤为透彻。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观点,而是将这些理论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人的个人际遇紧密结合起来,读起来丝毫没有枯燥的理论说教感。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一命题的解析,作者用了好几页篇幅,通过对比禅宗思想,阐明了这种内在觉醒的深刻意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对历史文献的整理,更是一次对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的深刻回望,对于理解后世的文化转向,有着关键的启示作用。
评分这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师读本》系列中的另一册,我最近拜读的是关于古代哲学家的思想精粹。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先秦时期几位大思想家的核心理念,比如对“仁”的阐释,不同学派在治国方略上的争鸣,以及他们对个体修身养性的探讨。书中不仅引用了大量原文,更难得的是配有详尽的现代语境解读,使得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论述变得触手可及。特别是关于“中庸之道”的章节,作者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阐释了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保持适度和平衡,这对于我们理解为人处世的智慧,以及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宁静,提供了极佳的指导。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仿佛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在耳边细语,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吸收了知识的精华。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传统价值观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了,不再是停留在零散的成语和典故层面,而是有了一个系统的思想框架去审视世界。对于任何渴望深入了解中国思想源流的读者来说,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与进阶兼备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