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国的兴衰(下)
定价:59.00元
作者:Paul Kennedy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5086378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63kg
编辑推荐
《大国的兴衰》主要从经济的角度分析1500年以降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国、日本等国的兴衰,以及在兴衰过程中,对世界格局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尤其是我国读者更愿意关注的19世纪初到新中国建立前后各国国力此消彼长的情况。
《大国的兴衰》也分析比较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外之间的关系,背后涉及到的相关国家的深层次关系和问题。书中提出的一些数字资料,还有作者入木三分的分析和评价,对我国读者而言,可能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会接触到传统史学书籍中不曾有过的资料和观点。通过《大国的兴衰》,读者会对近代史上的西方崛起和清朝中国衰落的原因;以及20世纪初英法衰落和美国的崛起,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内容提要
《大国的兴衰》全书共分上下两册,对公元1500年以后各国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作了综合比较,内容涉及了军事与国力、经济发展周期等诸多理论问题,是一部以全球性眼光综合分析诸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著作,为那些渴望了解各大国经济、军事等国力对比不断变化趋势的当代读者,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
《大国的兴衰》的重点仍未脱离传统史学的领域——经济史和军事史,但其内涵却有了质的变化。正如作者保罗·肯尼迪所言,《大国的兴衰》并非一部军事史,也不是一部经济史。他通过追述公元1500年后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描绘了国际体系中的强国在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过程中,经济和军事战略的相互影响。
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不光将军事冲突同经济变革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而且在论述国际权力体系与全球经济秩序的关系时,能对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社会、地理、外交等方面综合研究,勾勒出这一历史时段的总貌。这种写法独树一帜,打破了陈陈相因的传统,使《大国的兴衰》具备了全球性的宽广视野、引人思索的新颖观点,旁征博引翔实的历史资料并富含逻辑严密的有力论证,因此《大国的兴衰》在1988年出版后引起了美国学术界、政界与读书界的震动,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国的兴衰(下)》是《大国的兴衰》的下部,重点论述自次世界大战至苏联解体前,世界各主要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情况。
目录
第二篇
工业时代
第六章 两极世界的来临
(1919~1942)
战后国际秩序
战争策源地
法国与英国
幕后超级大国
无法避免的危机(1931~1942)
第三篇
当代和未来
第七章 两极世界的稳定与变革
(1943~1980)
“超级力量的正确使用”
新的战略态势
“冷战”与第三世界
两极世界的解体
变化中的经济格局(1950~1980)
第八章 面对21世纪
历史回顾与思考
平衡发展的中国
进退维谷的日本
得失并存的西欧
矛盾重重的苏联
相对衰落的美国
后记
作者介绍
保罗·肯尼迪,英国历史学家,曾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任皇家历史学会会长。现为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重点研究和讲授当代战略和国际关系,是多所大学,研究机构的客座研究员和客座教授,出版有多部有关海军史、帝国主义、英德关系、战略和外交等方面的著作,在世界史学界享有颇高声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文字魅力,在于它能够将那些宏大叙事变得异常生动,仿佛读者亲身经历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作者在叙述国家崛起和衰落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人物故事和细节描写,使得冰冷的史实充满了温度和人情味。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被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君主、运筹帷幄的将领、以及在历史洪流中默默无闻却又不可或缺的普通人所打动。他们或为了国家的荣耀而浴血奋战,或为了理想的实现而殚精竭虑,或在时代的巨变中随波逐流。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叙事方式,让我在理解国家命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个体在历史进程中的渺小与伟大。书中对不同文化、不同制度之间互动关系的描绘,更是精彩绝伦,深刻展现了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魅力与碰撞。读罢此书,我仿佛经历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刻的认知,也更加理解了“兴衰”二字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性。
评分《大国的兴衰(下)》带来的震撼,不仅仅在于其史料的丰富和观点的独到,更在于它所传递出的一种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作者在探讨国家兴衰的逻辑时,始终没有脱离对普通民众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追问。我感受到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于那些在历史变迁中承受苦难的个体,深切的同情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这本书让我理解到,一个国家的兴盛,绝不仅仅是统治者权力的扩张,更是全体国民福祉的提升。而其衰败,往往也伴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和人民生活的困顿。这种人文关怀的视角,使得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学术著作,成为了一部充满思想深度和人文温度的杰作。它促使我思考,在追求国家强大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也应该更加关注个体的价值和尊严,是否应该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评分初识《大国的兴衰(下)》,便被其宏大的叙事和深刻的洞察所吸引。作者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笔触,描绘了数个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变迁,以及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所处世界的重大事件。翻开书页,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见证着帝国的崛起与瓦解,文明的交融与碰撞。书中对于权力、财富、地缘政治以及技术革新在国家兴衰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逻辑严谨,论据充分。每一次阅读,都能在合上书本后,引发对当下世界秩序和未来走向的更深层思考。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历史事件时的平衡视角,既不回避国家的过失,也不吝啬对其成就的肯定,力求呈现一个更加立体和真实的“大国”群像。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读物,更是一份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智慧结晶,值得反复品读,细细体会。那些关于国家战略、经济模式、社会结构如何影响一个文明兴衰的论述,无疑为我们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提供了宝贵的历史镜鉴。
评分《大国的兴衰(下)》在提供宏观历史视角的同时,也给予了读者一种深刻的警醒。作者在梳理历史脉络的过程中,毫不掩饰地揭示了那些导致国家走向衰败的深层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内部的腐朽、外部的压力、以及战略上的失误。这种深刻的反思,让人在为那些曾经辉煌的帝国黯然神伤的同时,也开始审视自身所处的时代和国家,是否存在类似的隐患。书中所探讨的那些关于资源分配、意识形态冲突、科技创新停滞等问题,在今天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它促使我重新思考“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内涵,以及一个国家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中保持其活力和竞争力。这本书并非简单的历史回顾,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周期性规律,以及在周期中个体和集体所能发挥的作用。读这本书,让我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也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更加审慎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堪称精妙,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作者在铺陈宏大历史画卷的同时,能够将纷繁复杂的事件一一梳理,形成一条条清晰的线索,引领读者深入探究。无论是对经济周期的分析,还是对政治制度演变的解读,都显得严谨而有深度。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论述,它打破了单一国家历史叙述的局限,展现了世界历史的整体性和复杂性。这种多维度的视角,让我对全球化进程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的图表和数据运用得当,既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又不至于让读者感到枯燥。每一次翻阅,都能在字里行间发现新的启发,这种知识的累积感和智识的提升感,是阅读一本优秀历史著作最令人欣喜的部分。它让我明白,历史并非一成不变的过去,而是理解当下、预见未来的重要依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