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经典丛书:唐宋名家文集 苏轼集
定价:28.00元
售价:19.0元,便宜9.0元,折扣67
作者:苏轼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3-01
ISBN:9787534832871
字数:252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k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购买国学经典**辑、第二辑、第三辑请点击:国学经典**辑(40种)国学经典第二辑(40种)国学经典第三辑(20种)《唐宋名家文集:苏轼集》是我国历史上千古一人的大文学家、艺术家苏轼的散文选注本。这些散文大部分选自茅坤编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另选入了《唐宋八大家文钞》未录而作者个人认为相当的几篇文章。在这本《唐宋名家文集:苏轼集》里,每篇文章都包含了散文、题解、注释和译文四部分内容。
内容提要
《唐宋名家文集:苏轼集》是我国历史上千古一人的大文学家、艺术家苏轼的散文选注本。这些散文大部分选自茅坤编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另选入了《唐宋八大家文钞》未录而作者个人认为相当的几篇文章。在这本《唐宋名家文集:苏轼集》里,每篇文章都包含了散文、题解、注释和译文四部分内容。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国学经典丛书:唐宋名家文集》里的苏轼集,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我本以为只是寻常的古文选本,没想到打开后,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豪放与细腻给震撼住了。苏轼的文字,真有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即便是描绘寻常的景物,也能写出一番哲理来。比如他写月亮,一会儿是“江天一色无纤尘”,一会儿又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份旷达与对人生的洞察,远非一般文人所能及。我尤其喜欢他那些记叙自己贬谪经历的文章,字里行间,没有怨天尤人,更多的是一种超脱。他总能在困境中找到乐趣,像在黄州东坡种地,反而写出了那些脍炙人口的篇章。这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被眼前的困难束缚,却忘了抬头看看天空,苏轼就是那片天空,永远那么辽阔。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考究,纸张的质感摸上去就很舒服,看得出来出版方在选材上是下了功夫的,这样的经典,值得我们反复品读,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
评分这本苏轼集,简直是治愈“阅读焦虑症”的良药。现在市面上的书浩如烟海,真正能沉下心来读完的没几本。但这本不同,它的内容质量极高,每一篇都像是一块打磨精良的玉石,值得细细把玩。我发现,苏轼的魅力在于他的“真”。他不会刻意去营造一种高深莫测的文人形象,他写美食,写日常琐事,写自己的愁苦和欢笑,都那么坦诚。读他写子瞻肉汤的故事,那种朴素的幽默感,让人会心一笑,也体会到他安贫乐道的豁达。这种烟火气与他高超的文学技巧完美结合,使得他的文字既有庙堂之高的气度,又不失江湖之远的亲切。我将它放在床头,每晚睡前翻阅几页,心绪便能渐渐平静下来。它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示,教我们如何在复杂的世界里保持一份难得的赤子之心。
评分说实话,我对唐宋八大家早有耳闻,但真正系统地去阅读他们的作品,还是从这套丛书开始的。苏轼的这本集子,简直是一扇通往北宋文坛的任意门。他的文章风格变化多端,让人惊叹。刚开始读那些政论性的文字,觉得他笔锋犀利,逻辑严密,不愧是当世大家;可转到他的诗词和散文,风格又瞬间变得洒脱飘逸,如同行云流水,毫无雕琢之感。特别是他那些写给友人的信札,那种真挚的情感流露,仿佛能隔着千年与他对话。我记得有一篇记叙他游历湖州时的文章,对湖光山色的描绘,细腻得如同工笔画,色彩和光影的运用简直是大师级别。读到酣畅淋漓之处,我甚至会停下来,想象自己也身处其境,感受那份独有的文人雅致。这套书的排版也很有讲究,注释恰到好处,既不至于过于繁琐打断阅读的流畅性,又能清晰地解释一些生僻词汇和典故,对于我们这些不是专业学古文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购买这本苏轼集,完全是一次超乎预期的体验。我原本以为会是那种枯燥的、只有学者才会感兴趣的古籍整理,但事实是,它以一种非常现代、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了苏轼的伟大。我尤其欣赏它的“可读性”。苏轼的文字,即便经过千年时光的洗礼,其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穿透力依然强劲。当我读到他被贬谪后依然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创作出那些璀璨夺目的作品时,我感到的不仅仅是文学上的震撼,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这套丛书在内容选择上,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避免了太多晦涩难懂的边缘材料,而是聚焦于那些真正奠定苏轼历史地位的经典篇章。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约而不失古朴,封面纹理清晰可见,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绝对是值得收藏的佳作,对于想深入了解宋代文化精神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绕不开的必读书。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文学爱好者,我对这套《国学经典丛书》的整体选本非常欣赏,尤其是苏轼的这部分,简直是精华中的精华。苏轼的“东坡体”,那种浑厚中带着灵动的气韵,是其他任何一位宋代文人所不具备的。我特别注意到,编者在选篇时,似乎刻意平衡了诗、文、论、传等不同体裁,确保读者能全面领略苏轼的才华。比如,那些政论文章展现了他的入世情怀和对民生的关切,而那些写给家人的信则流露出他极其温情的一面。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对苏轼的印象往往被“大文豪”三个字固化了,但这本书展示了一个更立体、更丰满的形象。这本书的纸张略带米黄,减少了阅读时的视觉疲劳,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干涩,这对于我这种需要花较多时间沉浸其中的读者来说,是非常人性化的设计。能读到如此精良的版本,实属幸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