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类专业通用)
定价:28.00元
售价:19.0元,便宜9.0元,折扣67
作者:王兆义,莫培玲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11129918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本书是中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是根据教育部于2009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XXXXX教学大纲》编写。同时配有和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案。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应用为目的,该书在编写过程中,注意到学生的岗位群,理论联系实际,其理论深度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了基本概念的阐述,减少偏深的理论推导。
考虑到中职学生来源面比较广,程度不齐,在内容的编排上适当的向下作了延伸,以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
为了适应各学校不同专业和不同的培养目标,教材内容覆盖面宽,一些章节的内容相对独立,便于学校根据其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处理,组织教学。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目的性,每章都设有小知识、课堂实验、考考你、阅读材料等小版块。突现出职业教材之特色。
安全用电和职业道德是进入职业岗位的必备知识和基本素质,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上进行了充实。
前言
章 认识实训室与安全用电
1.1 学习“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目的
1.2 实训室及仪器
1.3 安全用电
习题
第2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
2.1 电路的组成
2.2 电路的物理量
2.3 电阻
2.4 欧姆定律
2.5 电功与电功率
2.6 认识实验
习题
第3章 直流电路分析
3.1 电阻的串并联
3.2 电池
3.3 电压源、电流源及其应用
3.4 基尔霍夫定律与支路电流法
实验一 电阻串并联实验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验证
实训一 电阻电路故障检查
实训二 导线的连接
习题
第4章 静电场与电容
4.1 静电与静电场
4.2 电容器与电容
实验 电容充放电实验
习题
第5章 电磁应用技术
5.1 电磁场与电磁基本物理量
5.2 铁磁材料的磁化及磁性材料分类
5.3 磁路
5.4 电磁感应
5.5 自感应与电感元件
5.6 互感应
习题
第6章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6.1 正弦交流电及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6.2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
6.3 相位与相位差
6.4 交流电的矢量表示及同频率正弦量的加减运算
6.5 电阻、电感、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特性
6.6 RL串联电路
6.7 RLC串联电路
6.8 RLC串联谐振电路
6.9 交流电路的电功率
6.10 电感器件与电容器并联电路及其谐振
实验一 正弦交流电路认识实验
实验二 交流串联电路的测量
实训 荧光灯电路的安装与功率因数的测量
习题
第7章 三相交流电路
7.1 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及三相电源的连接
7.2 三相负载的连接
7.3 保护接地与安全用电
实验三 相负载的星形联结
实训 照明电路的安装
习题
第8章 非正弦周期电量及过渡过程
8.1 谐波的概念
8.2 过渡过程的概念
8.3 RE、RL串联电路的过渡过程
实验 RE电路的过渡过程
习题
附录 综合实训——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
参考文献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快速了解电工技术的基础知识,为即将到来的职业培训做准备。然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枯燥乏味,读起来就像是在啃一块没有调味的木头。作者似乎完全不理解如何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来阐释复杂的物理现象,每一个概念都像是被生硬地塞进了脑子里,既没有形象的比喻,也没有贴近实际应用的案例来辅助理解。我尝试用它来学习基本的电机控制原理,结果发现书本上的图示都模糊不清,许多关键部件的标识都难以辨认,这对于依赖视觉学习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说实话,如果不是时间紧迫,我早就弃读了,现在我不得不花额外的时间去网上搜索高质量的教学视频来弥补这本书留下的认知空白。
评分作为一名有着多年行业经验的老工程师,我对市面上大部分入门级教材都持保留态度,但这本书的糟糕程度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料。它似乎是为那些完全不了解电子工程背景的人编写的,内容过于基础,以至于对我们这些需要深入理解电路原理的人来说,简直是浪费时间。书中对一些关键概念的阐述过于口语化,缺乏严谨的数学支撑,这在涉及到精密计算和故障排查时是致命的缺陷。举个例子,它在讲解RLC电路的暂态响应时,几乎没有给出波形分析的详细步骤,仅仅是给出了一个最终结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是极其不利的。我更倾向于使用那些提供丰富例题和详细解题步骤的专业参考书,这本书显然不在此列,它更像是一本速查手册的粗糙集合,而非一本扎实的教科书。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简直是一场灾难,拿到手上就感觉像是廉价的印刷品。内容组织上更是混乱不堪,章节之间的逻辑跳跃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初学者根本无法跟上作者的思路。我花了好大力气才勉强读完第一章,但收获甚微,感觉知识点像是散落一地的碎片,急需一本更好的教材来系统梳理。尤其是那些理论推导部分,公式的推导过程跳过了太多关键步骤,让人看了直犯嘀咕,完全没有起到“基础”教学的作用。封面设计也十分老旧,完全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摆在书架上都显得格格不入,真不明白出版社是如何通过这种质量的出版物来面向广大读者的。希望未来能有更用心编辑、更注重读者体验的版本出现,否则这类教材只会成为学习路上的绊脚石。
评分从图书馆借阅这本书的体验来看,这本书似乎受到了非常不友好的对待,书页边缘已经有多处磨损和折痕,这或许侧面反映了它在读者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可能更多是迫于无奈才去翻阅。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书中对现代电子设备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几乎没有提及,内容停留在几十年前的传统电工范畴。在当今这个数字化和智能化主导的时代,一本面向“电类专业通用”的教材,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涵盖变频技术、PLC基础或现代传感器应用,那么它的实用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连接传统理论与现代实践的桥梁之作,而不是一本只能在博物馆里找到对应模型的参考书。因此,对于希望跟上行业前沿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知识体系显得过于陈旧和片面。
评分这本书的习题设计是其最大的败笔之一。理论知识讲得稀松,但习题却难得令人发指,而且很多题目根本没有给出参考答案或详细的解析过程。这使得学习过程陷入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你看完了理论,却不知道如何应用;做了习题,又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例如,在关于三相交流电功率计算的那一章,习题的难度陡然上升,完全脱离了前面章节所建立的知识体系,让人感觉像是被作者突然扔进了一个深水区,完全没有渐进式的难度提升。这种脱节的设计,严重破坏了学习的连贯性和读者的自信心,让人对后续内容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一本好的教材,习题应该是对理论的巩固和延伸,而不是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障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