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遇见26个自我
定价:45.00元
作者:席薇雅恩格尔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21812132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如果你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看这本书就对了
“德国心灵教练”席薇雅发现内在人格的运作模式,她用幽默的拟人化笔调介绍26个自我,教我们透视这些内在朋友的心理与恐惧,夺回自己人生的主导权。
本书详尽说明26种人格形成的原因、特征和想法,就好像在叙述26名个性迥异的朋友:渴望关注的戏剧女王、期待wanmei童话的浪漫姐,还有挑剔妹、泼冷水哥、冲动哥……
href='#'> href='#'> href='#'> href='#'> href='#'> href='#'> href='#'> href='#'>
目录
自序 学会分辨内在真实的声音
章 自我究竟是什么
节 二十六个自我
第二节 迈向喜悦生活与自我实现的四个步骤
第三节 先清醒,才能觉醒
第四节 认识自我之前——本书使用说明
第二章 二十六个自我和它们的怪癖
No.1人格 戏剧女王
No.2人格 控制狂
No.3人格 自大狂
No.4人格 小媳妇
No.5人格 主义姐
No.6人格 愤世嫉俗姐
No.7人格 假淡定哥
No.8人格 拖延妹
No.9人格 冲动哥
No.10人格 浪漫姐
No.11人格 挑剔妹
No.12人格 逞强女
No.13人格 一无是处妹
No.14人格 万事通哥
No.15人格 自艾自怜女
No.16人格 爱哭鬼
No.17人格 羞耻妹
No.18人格 好好先生
No.19人格 冷血姐
No.20人格 泼冷水哥
No.21人格 为钱担心哥
No.22人格 闲不下来哥
No.23人格 “我还没有准备好”姐
No.24人格 “现在已经太迟了”嘀咕婶
No.25人格 瞻前顾后哥
No.26人格 怀疑论者
第三章 从自我中解脱
节 终于自由了!
第二节 为你的“敌人”命名!
第三节 为什么“简单”有时会太过简单?
第四节 力量就在呼吸里
第五节 心情整理法
第六节 一步步完善自我
第七节 自记
第八节 活得好,心灵才会健全!
结语
作者介绍
【席薇雅·恩格尔:影响全球的心灵解压导师】
德国心理咨询师,善于帮助人们剖析内在人格、找回真实的自己,让人们从习惯思维中解脱,协助千万读者踏上了追求真实自我、追求自由的道路。
文摘
序言
评价五 拿到《遇见26个自我》这本书,我并没有立刻开始读,而是把它放在床头,时不时地翻阅一下目录,或者读一两段。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反而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更深的敬意。它不是那种能够被轻易概括的书,它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层次分明,每一个“自我”的呈现,都饱含深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对于“批评者”和“支持者”这两种内在声音的对比。我经常能听到自己内心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地挑剔和批评,这让我感到非常沮丧。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那个“批评者”的声音,往往是出于保护,它想让我们变得更好,只是方式不太恰当。而“支持者”的声音,则是给予我们力量和鼓励。这本书教导我们如何去平衡这两种声音,让“支持者”的声音占据主导,同时也能温和地处理“批评者”的担忧。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她能够巧妙地将心理学理论融入到富有情感色彩的叙述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自我深层次的理解。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认识“26个自我”,更是关于如何与这些“自我”和谐共处,如何整合它们,从而成为一个更完整、更有力量的人。它让我不再害怕面对自己内心的复杂性,而是学会了如何欣赏和利用这份复杂性。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一场与自己的深度对话,它引导我审视自己的过去,理解自己的现在,并充满希望地走向未来。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体味的书,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评分评价四 《遇见26个自我》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真”。它没有回避人性的复杂和阴暗面,而是以一种坦诚的姿态,去揭示我们内心深处那些不那么光鲜亮丽的部分。我特别喜欢作者对“受害者心态”和“控制欲”的讨论,她并没有将持有这些心态的人妖魔化,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心态产生的根源,以及它们是如何阻碍我们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读到这些章节的时候,我常常会对自己过去的某些行为和想法进行深刻的反思,很多时候,我发现自己也曾陷入类似的思维模式。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并非有意为之,而是被潜意识的模式所驱使。作者提供了一种非常温和而有效的方式,来帮助我们识别和打破这些模式。她不是让你去对抗,而是去理解,去接纳,然后顺势而为,去创造新的可能性。书中关于“脆弱”的阐释,尤其触动我。我一直以来都将脆弱视为一种弱点,但这本书让我看到,真正的脆弱,恰恰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当我们敢于承认自己的脆弱,敢于向他人敞开心扉时,我们才能建立起更深层次的连接,才能获得真正的治愈。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模样,它可能不完美,但却是我最宝贵的财富。它不是一本提供速效解决方案的书,而是一本陪伴你走过内心探索旅程的书,让你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成为自己最忠诚的朋友和最可靠的后盾。
评分评价三 坦白说,一开始我翻开《遇见26个自我》,是抱着一种有些怀疑的心态。市面上关于“自我成长”、“心理探索”的书籍太多了,很多都显得空洞乏味,或者过于鸡汤。但读下去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完全是另一个层面的存在。它不像其他书那样,将“自我”简化成几个标签,而是非常细腻地展现了我们性格中那些微妙的、甚至是矛盾的特质。比如,书中对“完美的追求者”和“享乐主义者”的剖析,我发现自己身上竟然同时存在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倾向,而且它们经常在内心上演拉锯战。作者并没有试图将它们强行统一,而是教导我们如何去理解它们各自的驱动力,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扮演的角色。这种不加评判的呈现方式,让我感到非常舒服。我不再需要为自己的“不完美”而感到羞愧,而是开始欣赏这些多样的侧面。书中的一些例子,比如描述一个人在工作中是果断的领导者,但在家庭里却是温柔的伴侣,这种多面性,恰恰是人性的丰富之处。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有力量,但又不过于煽情,她的叙述方式流畅自然,如同娓娓道来,却句句切中要害。它不是那种让你瞬间“开悟”的书,而更像是一场潜移默化的改变,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人生的看法,对自己的认知,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宇宙,拥有无数种可能性,而这本书,就是帮助我们去探索和拥抱这些可能性的绝佳工具。
评分评价二 《遇见26个自我》这本书,它不是那种能让你一口气读完然后丢到书架上的速食读物,它更像是一个需要你慢慢品味、反复咀嚼的宝藏。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常常读到某个章节,就会停下来,反复回味,甚至会合上书本,在静默中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作者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她能够将一些非常抽象的概念,比如“阴影面”、“内在小孩”等等,描绘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仿佛就在我眼前上演。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恐惧”的解析感到震撼,它并没有将恐惧简单地视为一种负面情绪,而是将其解读为我们内心深处渴望被看见、被接纳的一种信号。这种视角转变,让我对一直以来压抑在心底的种种不安,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过去,我总是竭力想摆脱恐惧,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逃避从来不是解决之道,而是要去拥抱它,去理解它,去与之共处。书中的一些练习和小引导,也确实非常实用。我尝试着去觉察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反应,并尝试用书中的方法去回应,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我发现,原来我们内心并没有那么多的“敌人”,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缺乏与自己和解的智慧。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内心更深处的大门,让我看到了那个曾经被忽视、被压抑的自己,并学会了如何去关照和疗愈。它不仅仅是一本心理学书籍,更像是一本关于自我慈悲的修行指南。
评分评价一 拿到《遇见26个自我》这本书,我最先被它散发出的那种温暖又带着点儿神秘的书香气息所吸引。封面设计简洁大方,没有过多的修饰,却有一种沉静的力量,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踏上一场内在的探索之旅。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读”,不如说是在“感受”。它不像很多心理学著作那样,上来就堆砌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充满画面感的方式,带领我们去认识那些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不同面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小我”和“大我”的探讨,作者用生动的比喻,比如小孩子固执地想要别人顺从自己,和那个更成熟、更有智慧的声音,一下子就让我豁然开朗。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那些常常让自己陷入困境的行为模式,那些不甘心、那些急躁、那些对完美的执着,原来都只是“小我”在作祟。这本书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而是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平和地去看待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不再轻易被它们裹挟。它就像一位温柔的朋友,在耳边低语,引导你拨开迷雾,看到内心更清晰的风景。我特别喜欢书中穿插的一些小故事和寓言,它们不仅仅是文字,更像是情感的载体,能够一下子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产生强烈的共鸣。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像完成了一次平静而深刻的洗礼,对自己的认知有了一个全新的提升,也更有勇气去拥抱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因为我知道,每个“自我”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