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国学经典丛书:元曲三百首 |
| 作者 | 任中敏,卢前 |
| 定价 | 24.00元 |
| 出版社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 ISBN | 9787534828133 |
| 出版日期 | 2008-01-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359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所选元散曲,以小令为主,兼收了个别篇的带过曲和重头曲,没有套曲。所选篇目,是在任中敏、卢前先后厘订的《元曲三百首》的基础上略作选目调整,数量亦为三百馀篇。在编排方面,书中作家尽量依时代先后次序排列,时代不可考者,以与之交往的作者顺序排列,无名氏作家的作品放在*后。每位作者都辑有小传,以俾读者对之有所了解。由于元代距今时代辽远,数百年的民族融合和语言发展已使一些词语成为当今读者阅读元曲的障碍,因此,笔者在每首曲后作有注释和评析。注释的原则是,力求对词语的本义作出简明扼要的解释;评析文字或对曲作主旨作提示,或对写作特点作阐发,或对通篇大意作串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作过于烦琐的叙述。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前言 原序 元好问(三首) 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喜春来·春宴 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 杨果(二首) 小桃红·采莲女二首 刘秉忠(三首) 干荷叶·三首(干荷叶、干荷叶、南高峰) 盍西村(四首) 小桃红·西园秋暮 小桃红·江岸水灯 小桃红·客船夜期 小桃红·杂咏 关汉卿(八首) 沉醉东风(伴夜月银筝凤闲) 碧玉箫(盼断归期) 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 四块玉·闲适二首 四块玉·别情 大德歌·秋 一枝花·不伏老 白朴(六首) 庆东原(忘忧草) 驻马听·舞 寄生草·饮 沉醉东风·渔夫 一半儿·题情 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 胡祗通(一首) 沉醉东风(渔得鱼心满愿足) 奥敦周卿(一首) 太常引(西湖烟水茫茫) 王恽(一首) 小桃红(采菱人语隔秋烟) 严忠济(一首) 天净沙(宁可少活十年) 伯颜(一首) 喜春来(金鱼玉带罗裥扣) 姚燧(二首) 凭栏人·寄征衣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张弘范(一首) 喜春来(金妆宝剑藏龙口) 王和卿(三首) 醉中天·咏大蝴蝶 一半儿·题情二首 卢挚(八首) 沉醉东风·秋景 沉醉东风·闲居 沉醉东风·重九 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金字经·宿邯郸驿 落梅风·别珠帘秀 殿前欢(酒杯浓) 黑漆弩·晚泊采石矶 刘敏中(二首) 黑漆弩·村居遣兴二首 陈草庵(一首) 山坡羊·叹世 马致远(三十二首) 水仙子·和疏斋西湖 拨不断(叹寒儒) 拨不断·叹世 拨不断(布衣中) 拨不断(莫独狂) 拨不断(酒杯深) 拨不断(立峰峦) 落梅风·远浦归帆 落梅风(心间事) 落梅风(人初静) 落梅风(实心儿待) 落梅风(蔷薇露) 落梅风(因他害) 小桃红·春 金字经(絮飞飘白雪) 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折桂令·叹世 庆东原·叹世 清江引·野兴二首 清江引·野兴二首 四块玉·恬退 四块玉·叹世四首 四块玉·天台路 四块玉·马嵬坡 四块玉·洞庭湖 四块玉·临邛市 天净沙·秋思 王实甫(二首) 山坡羊·春睡 十二月带过尧民歌·别情 滕斌(一首) 普天乐(叹光阴) 邓玉宾(二首) 叨叨令·道情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闲适 王伯成(一首) 喜春来·别情 阿里西瑛(二首) 殿前欢·懒云窝自叙二首 冯子振(三首) 鹦鹉曲·山亭逸兴 鹦鹉曲·感事 鹦鹉曲·野客 卫立中(一首) 殿前欢(碧云深) 吴西逸(四首) 殿前欢·二首(懒云巢、懒云凹)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春花闻杜鹃) 梧叶儿· 李致远(三首) 红绣鞋·晚秋 天净沙·春闺 小桃红·碧桃 珠帘秀(一首) 落梅风·答卢疏斋 张养浩(四首) 庆东原(鹤立花边玉) 山坡羊·潼关怀古 红绣鞋·惊世二首 虞集(一首) 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 薛昂夫(十一首) 水仙子·集句 殿前欢·冬 殿前欢·醉归 山坡羊·述怀 山坡羊(大江东去) 山坡羊·西湖杂咏·春 山坡羊·西湖杂咏·夏 庆东原·西皋亭适兴 塞鸿秋·凌歊台怀古 楚天遥带过清江引·二首(屈指数春来、有意送春归) 张可久(四十首) 水仙子·次韵 水仙子·山斋小集 水仙子·乐闲 水仙子·归兴 折桂令·九日 折桂令·次酸斋韵 满庭芳·客中九日 普天乐·秋怀 寨儿令·次韵 殿前欢·次酸斋韵二首 殿前欢·离思 殿前欢·客中 清江引·春思 清江引·春晓 小桃红·寄鉴湖诸友 朝天子·山中杂书 朝天子·湖上 朝天子·闺情 红绣鞋·春日湖上 红绣鞋·湖上 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沉醉东风·秋夜旅思 天净沙·鲁卿庵中 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 醉太平·叹世 迎仙客·括山道中 凭栏人·暮春即事 凭栏人·江夜 落梅风·春晓 一半儿·秋日宫词 梧叶儿·感旧 小梁州·失题 金字经·感兴 金字经·乐闲 塞鸿秋· 庆宣和·毛氏池亭 卖花声·怀古 卖花声·客况 汉东山·述感 任昱(一首) 红绣鞋· 张子坚(一首) 得胜令(宴罢恰初更) 曹德(三首) 喜春来·和则明韵二首 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高克礼(二首)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寻致争不致争) 黄蔷薇带过庆元贞·天宝遗事 乔吉(三十首) 水仙子·游越福王府 水仙子·赋李仁仲懒慢斋 水仙子·嘲少年 水仙子·展转秋思京门赋 水仙子·寻梅 水仙子·暮春即事 水仙子·为友人作 水仙子·怨风情 水仙子·咏雪 水仙子-嘲楚仪 水仙子·乐清箫台 折桂令·寄远 折桂令·赠罗真真 折桂令·七夕赠歌者二首 折桂令·雨窗寄刘梦鸾赴宴以侑尊云 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 殿前欢·登江山楼 清江引·笑靥儿 卖花声一陪世 朝天子·小娃琵琶 山坡羊·冬日写怀二首 山坡羊·寄兴 小桃红·赠朱阿娇 小桃红·春闺怨 小桃红·晓妆 小桃红·绍兴于侯索赋 凭栏人·金陵道中 天净沙·即事 贯云石(五首) 落梅风(新秋至) 红绣鞋·欢情 殿前欢·二首(畅幽哉、怕西风) 塞鸿秋·代人作 钱霖(二首) 清江引·二首(梦回昼长帘半卷、恩情已随纨扇歇) 徐再思(十三首) 折桂令·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 水仙子·夜雨 水仙子·红指甲 水仙子·马嵬坡 清江引·相思 凭栏人· 阳春曲·赠海棠 朝天子·西湖 梧叶儿·钓台 梧叶儿·革步 梧叶儿·春思二首 鲜于必仁(二首) 寨儿令(汉子陵) 折桂令·诸葛武侯 曾瑞(一首) 醉太平(相邀士夫) 周文质(二首) 落梅风·二首(鸾凤配、楼台小) 赵禹圭(一首) 折桂令·题金山寺 刘致(二首) 山坡羊·燕城抒怀 山坡羊·西湖醉歌次郭振卿韵 阿鲁威(一首) 落梅风(千年调) 王元鼎(一首) 醉太平·寒食 李伯瞻(一首) 殿前欢·省悟 杨朝英(三首) 水仙子·自足 清江引(秋深好是枫树叶) 梧叶儿·客中闻雨 吴弘道(二首) 拨不断·闲乐二首 赵善庆(一首) 沉醉东风·秋日湘阴道中 马谦斋(一首) 寨儿令·叹世 孙周卿(三首) 沉醉东风·宫词二首 水仙子·山居自乐 吕止庵(一首) 醉扶归(频去教人讲) 景元启(一首) 殿前欢·梅花 查德卿(十首) 寄生草·感世 寄生草·间别 一半儿·拟美人八咏(春梦、春困、春妆、 春愁、春醉、春绣、春夜、) 赵显宏(四首) 昼夜乐·冬 殿前欢·闲居二首 殿前欢·题歌者楚云 李德载(二首) 喜春来·赠茶肆二首 顾德润(一首) 醉高歌带过摊破喜春来·旅中 周德清(二首) 喜春来·春晚 喜春来·别情 钟嗣成(二首) 骂玉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恨别 凌波仙·吊陈以仁 张鸣善(一首) 水仙子·讥时 倪瓒(三首) 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凭栏人·赠吴国良 折桂令·拟张鸣善 刘庭信(七首) 醉太平·忆归 塞鸿秋·悔悟 折桂令·忆别 折桂令·忆别 折桂令·忆别 寨儿令·戒嫖荡二首 兰楚芳(一首) 四块玉·风情 醉太平·归隐二首 醉太平·归隐二首 折桂令·归隐 朝天子·归隐 沉醉东风·归田 孟防(一首) 天净沙·七月 刘燕歌(一首) 太常引(故人别我出阳关) 无名氏(四十首) 水仙子·遣怀 寄生草·闲评 梧叶儿(秋来到) 喜春来·二首(窄裁衫褙安排瘦、江山不老天如醉) 叨叨令(溪边小径舟横渡) 叨叨令(黄尘万古长安路) 叨叨令(绿杨堤畔长亭路) 红绣鞋(又不是天魔鬼祟) 寨儿令(鸳帐里) 普天乐(木犀风) 塞鸿秋·春怨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指甲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一年老一年) 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沉醉东风(拂水面千条柳线) 沉醉东风(垂柳外低低粉墙) 折桂令(叹世间多少痴人) 清江引·牡丹 清江引·秋花 清江引(春梦觉来心自惊) 山坡羊(渊明图醉) 山坡羊(驰驱何甚) 凭栏人·萤 红衲衣(那彭泽县懒上衙) 贺圣朝(春夏间) 玉交枝(休争闲气) 殿前欢(谪仙醉眼何曾开) 驻马听(月小潮平) 醉太平(利名场事冗) 醉太平(急烹翻蒯彻) 醉太平(近三叉道北) 醉太平(《南华经》看彻) 醉太平·春雨 醉太平(看白云万丈) 醉太平(堂堂大元) 寄生草(有几句知心话) 游四门·二首(落红满地湿胭脂、海棠花下月明时) 初生月儿(初生月儿一半弯) |
| 编辑推荐 | |
| 词静而曲动;词敛而曲放;词纵而曲横;词深而曲广;词内旋而典外旋;词阴柔而曲阳刚;词以婉约为主,别体则为豪放,曲以豪放为主,别体则为婉约;词尚意内言外,曲竟为言外意亦外。 ——任中敏《散曲概论》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一直认为,理解元曲,不能只停留在字面意思,更要捕捉其背后的社会情绪和时代烙印。这本《三百首》的选篇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刻意避开那些略显粗犷甚至带着时代局限性的篇章,反而将元代社会复杂多面的生活图景完整地呈现了出来。从达官贵人的奢靡到底层百姓的辛酸,再到文人墨客的失意与抗争,一切都那么淋漓尽致。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不仅领略了文学之美,更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深刻体会到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这套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文学欣赏范畴,成为了研究元代社会心态的一份重要文献资料。
评分这本诗集着实是文采斐然,光是翻开书页,那股古典韵味便扑面而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宋元时期的茶馆酒肆,耳畔萦绕着才子佳人们的吟唱。我尤其欣赏编者在选篇上的独到眼光,那些流传千古的名篇自不必说,即便是偶得的几首“遗珠”,也展现了元曲那种特有的直白与酣畅淋漓。读罢全书,最大的感受是那种源自市井却又直抵人心的真挚情感。它不像某些高深的文学作品那样需要反复揣摩,元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真”,无论是对离愁别绪的描摹,还是对市井百态的讽刺,都显得那样鲜活有力。装帧设计上也颇为雅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着一股子厚重感,很适合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对于想要入门元曲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一份极佳的敲门砖,它用最易懂的语言,搭建起了一座通往那个黄金时代的桥梁。
评分我对古代戏曲文学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市面上相关的版本不少,但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却不多见。这本书的排版和注释,可以说是下了大功夫的。我特别留意了那些篇目后的解说,它们既没有过度学术化,显得枯燥乏味,也没有流于肤浅,敷衍了事。对于那些生僻的字词和典故,注释得恰到好处,既帮助理解了词句的本意,又不至于打断阅读时的韵律感。这套书的体例设置非常人性化,让读者在欣赏文学性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历史背景的魅力。特别是那些长篇套曲的结构梳理,清晰明了,让人对元曲的章法结构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这简直是为那些希望深入研究元曲韵律和表演形式的爱好者量身定做的宝典,翻阅过程中,那种对知识的尊重感油然而生。
评分说实话,很多传统文化类的书籍,装帧设计往往过于老气横秋,让人提不起阅读的兴趣。但这套书在视觉呈现上做到了很好的平衡。它既保留了古典韵味,用色沉稳大气,又不失现代读者的审美需求,整体感觉非常大气典雅。我特地把它放在书架的最显眼位置,每次看到它,都会被那种古典美学所吸引。更重要的是,这套书的装帧质量非常可靠,纸张的厚度和光泽度都非常棒,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点对于我这个有点“书本控”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细节。它不仅仅是一套读物,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体现了出版社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现代出版工艺的完美结合。
评分近来总觉得生活节奏太快,心绪难宁,便想找些能沉淀心神的东西来看。这套书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就像是一面清澈的镜子,映照出古人面对人生无常时的豁达与无奈。我特别喜欢其中几首描写隐逸生活的曲子,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在元曲特有的曲调中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读的时候,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将书本合上,在脑海中模拟着当时的唱腔,那抑扬顿挫的韵味,仿佛穿越了时空,与数百年前的歌者进行了心灵的对话。这本书的文字本身就带着一种音乐性,即使不加曲谱,也能感受到其内在的节奏感,让人在喧嚣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精神的寄托,对提升个人心境颇有裨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