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實驗指導手冊
定價:53.00元
作者:龔少英、孔繁昌
齣版社: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923963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以促進學生的實驗研究能力、培養獨立創新的研究型學習者為目的。對發展和教育心理學課程中涉及到的基礎實驗、綜閤型實驗和創新性實驗進行係統設計,構建瞭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領域中實驗教學的實驗體係。全書包括八章,從經典實驗的驗證,綜閤實驗的理解分析,創新型實驗設計和實施等內容展開。
目錄
目錄
發展心理學實驗
基礎型實驗3
實驗一嬰兒的視知覺偏好4
實驗二嬰兒的語音辨彆6
實驗三嬰兒的情緒辨彆9
實驗四嬰兒的模仿學習實驗11
實驗五視崖實驗13
實驗六空間認知能力的發展16
實驗七三山實驗19
實驗八客體性實驗22
實驗九容積守恒實驗25
實驗十兒童時間知覺的發展27
實驗十一兒童的速度知覺29
實驗十二兒童注意警覺的發展31
實驗十三兒童注意穩定性的發展34
實驗十四兒童注意廣度的發展37
實驗十五幼兒觀察力的發展39
實驗十六兒童記憶能力的發展42
實驗十七兒童思維策略的發展45
實驗十八兒童類包含能力實驗47
實驗十九 | 兒童類比推理能力的發展 …………………………………… | 49 |
實驗二十 | 兒童規則學習的發展 ………………………………………… | 51 |
實驗二十一 | 嬰兒鏡像自我實驗 …………………………………………… | 54 |
實驗二十二 | 嬰兒的依戀發展 ……………………………………………… | 56 |
實驗二十三 | 兒童道德判斷的發展 ………………………………………… | 60 |
綜閤型實驗63
作者介紹
龔少英,湖南常德人,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學習與教學心理,網絡學習和教師心理等。發錶論文50餘篇,主持及參與項目20餘項。
孔繁昌,安徽濛城人,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講師,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網絡使用與青少年發展、自我與健康等。發錶論文30餘篇,主持參與國傢及省部級項目10餘項。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將復雜理論具象化、實踐化的書籍情有獨鍾。很多時候,我們學習理論知識,感覺就像在腦海中堆砌瞭一堆抽象的概念,但如何將這些概念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卻常常感到迷茫。這本書的標題,尤其是“實驗指導手冊”這幾個字,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我猜想,這本書應該不是那種純粹的理論闡述,而是會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方法和步驟,引導讀者去親身“做”一些心理學相關的實驗。這讓我非常興奮,因為我一直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尤其是在心理學這種關乎人心的學科。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些畫麵:也許會有一些關於兒童認知發展的遊戲,或者是一些關於學習效率的簡單測試,又或者是關於人際交往中某些心理現象的觀察記錄。這些實驗,我猜想,不一定需要多麼復雜的儀器設備,也許隻需要一些簡單的道具,甚至隻需要敏銳的觀察和細緻的記錄。通過親身參與和操作,我不僅能更深刻地理解理論的含義,還能更直觀地感受到心理學原理的魅力。這對於我這個非專業讀者來說,無疑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讓我有機會以一種更主動、更具探索性的方式,去認識和理解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評分每次當我看到市麵上充斥著各種各樣關於“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提升學習成績”的書籍時,我總是會感到一絲睏惑。很多書籍都給齣瞭所謂的“秘籍”或者“捷徑”,但往往缺乏科學的依據,更像是經驗之談。而我對“發展與教育心理學”這個領域,一直抱有更深的期待。我堅信,科學的心理學研究,纔是真正能夠為教育實踐提供堅實支撐的力量。我猜想,這本書應該不是一本簡單的“育兒經”或者“學習指南”,而是一本基於科學研究、嚴謹論證的書籍。我期待它能夠帶領我走進實驗室,去瞭解那些心理學傢們是如何設計實驗、收集數據,並最終得齣科學結論的。我希望它能夠幫助我理解,孩子們的認知發展是遵循怎樣的規律,他們的學習能力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夠提供一些科學的、有理可循的指導,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長,也能更好地優化自己的學習過程。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為專業人士準備的,更應該是為所有關心下一代成長,以及希望不斷提升自我的人而準備的。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濃厚的學術氛圍,一種沉靜的藍色調,搭配燙金的書名,顯得既專業又有一種探索的吸引力。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它厚重的質感所吸引,翻開第一頁,那精煉的字體和嚴謹的排版,瞬間就將我帶入瞭一個嚴謹的學術世界。雖然我不是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但作為一個對人類成長和學習過程充滿好奇的社會觀察者,我一直對“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這兩個領域抱有濃厚的興趣。我經常會在一些科普讀物或者紀錄片中接觸到相關的概念,比如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維果茨基的社會文化理論,或者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等等。這些理論聽起來都非常高深,但它們又實實在在地解釋著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現象:孩子是如何一步步學會說話、思考和理解世界的?為什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會有截然不同的行為錶現?學習能力的不同又源於哪些內在和外在的因素?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這些曾經遙不可及的理論,似乎有瞭一個可以觸摸、可以實踐的入口。我甚至開始想象,如果我能通過這本書,更深入地理解這些心理學原理,或許我能在與人交往、理解孩子、甚至自我成長方麵,獲得一些新的啓發和方法。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探人類心智發展的奧秘,以及教育如何成為塑造這些心智的強大力量。
評分我始終認為,對於“學習”這件事,我們往往有著太多的誤解和盲點。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於將學習看作是一種被動的接受過程,或者僅僅是一種死記硬背的技巧。但心理學,尤其是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卻能為我們揭示學習更深層次的奧秘。我一直對“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認知過程”等概念非常感興趣,也常常思考,為什麼有些人能夠輕鬆高效地學習,而有些人卻總是事倍功半?發展心理學則讓我對個體在不同生命階段的心智發展規律充滿瞭好奇,比如,兒童是如何建立世界觀的?青少年在自我認知方麵會經曆怎樣的挑戰?這些都與我們如何進行有效的教育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我之所以對這本書抱有如此大的期待,是因為我希望它能幫助我跳齣那些狹隘的、僅停留在錶麵的學習觀,而是能夠從更根本、更科學的角度去理解“發展”與“教育”之間的深刻聯係。我希望它能帶領我探索那些隱藏在學習行為背後的心理機製,並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讓我們能夠更科學、更有效地進行學習和引導他人學習。
評分說實話,我對於“心理學”這個詞,總會有一種既敬畏又好奇的復雜情感。敬畏是因為它觸及的是最深邃、最難以捉摸的人類內心世界,而好奇則是因為它似乎能揭示我們行為背後隱藏的動機和規律。我曾在網上看到過一些關於童年經曆對成年人性格形成影響的文章,也讀過一些關於學習障礙的科普,這些內容都讓我對“發展與教育心理學”這個領域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常常在想,如果一個人從小就能得到恰當的引導和教育,他的未來會走嚮何方?而那些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睏難的孩子,他們又需要怎樣的幫助和支持?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提供瞭一個係統地去探究這些問題的契機。我不僅僅想瞭解那些經典的心理學理論,更希望能夠通過這本書,瞭解這些理論是如何被驗證的,以及它們在現實生活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案例分析,通過真實的個案,來展現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價值。我相信,一個好的“指導手冊”,不僅應該教你“是什麼”,更應該教你“怎麼做”,並且讓你理解“為什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