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学物理学(下册)
定价:37.40元
作者:毛骏健,顾牡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1-01
ISBN:97870401778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66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项目的成果,该项目整体已被列入新闻出版总署“十五”重点规划,本书也是同济大学国家工科基础物理课程教学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本书的思路清晰、表述精练,继承了教材的传统特色;同时在教材体例、写作风格、图片和插图设计等方面又充分借鉴了国外物理教材的特点;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重物理思想和物理图像,内容通俗易懂且不乏趣味。
为满足教育部*制订的《理工科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讨论稿)》,本书在传统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对内容有所扩充。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力学、振动与波动以及电磁学,其中在力学中增加了流体力学;下册包括热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学,其中在光学中增加了几何光学,在近代物理学中增加了广义相对论和粒子物理简介。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理科、工科和医科等各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目录
第9章 势力学基础
9-1 热力学的硒概念
9-2 热力学定律
9-3 热力学定律的应用
9-4 循环过程
9-5 热力学第二定律
0章 气体动理论
10-1 气体动理化的基本概念
10-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微观解释
10-3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
10-4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
10-5 玻耳兹曼能量分布
10-6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和碰撞频率
10-7 气体的输运现象
10-8 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1章 几何光学
1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11-2 平面反射和平面折射成像
11-3 球面反射和球面折射成像
11-4 薄透镜成像
11-5 光学仪器
2章 波动光学
3章 狭义相对论
4章 广义相对论
5章 量子物理
6章 原子核物理
7章 粒子物理简介
8章 固体物理简介
附录
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初拿到这本书,就被它严谨的编排和清晰的逻辑所吸引。作者在处理热学部分时,非常有条理地从宏观热力学定律开始,逐步深入到微观统计物理的层面。温度、热量、内能这些概念的引入,都经过了精心的铺垫,确保了我们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讲解热力学第二定律时,作者运用了熵这个核心概念,并用多种角度对其进行阐释,包括微观状态数和宏观可逆/不可逆过程。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是难点,但作者的讲解确实有独到之处,让我对熵增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书中的例题设计也非常巧妙,能够有效地检验我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在解答过程中,往往能够触类旁通,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构建物理学知识框架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评分这本书的篇幅着实不小,对于我这种物理基础不算特别扎实的学生来说,阅读过程充满了挑战。但是,每当我啃下一章,感到豁然开朗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特别是关于近代物理的部分,比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基础概念,作者的处理方式既有理论的深度,又不乏思想的启迪。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以及相对论的质能方程,这些颠覆性的概念,书中都用相对易懂的方式进行了介绍。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讲解量子隧穿效应时,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类比,虽然现实中不可能,但这种思想实验却能帮助我们理解微观世界的奇妙。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物理学的发展是不断突破人类直觉的过程,而这些突破,往往源于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电磁学部分绝对是它的亮点之一。从静电场、静磁场到电磁感应,作者层层递进,逻辑严密。高斯定律、安培定律、法拉第定律这些核心定律的推导过程,书中都给出了详尽的步骤,即使对于初学者来说,也能够跟随作者的思路一步步理解。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时,是如何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威力展现出来的。那一章的内容,让我对电磁波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我们现代科技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电磁现象有了更深的敬畏。虽然有时候公式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但书中穿插的对相关实验的介绍,比如法拉第的感应实验,让那些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鲜活和具体。这本书不仅仅是公式的堆砌,更是对物理现象背后深刻规律的探索。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太扎实了,厚度就足以让人心生敬畏。我花了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才磕磕绊绊地啃完,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思维的“拓荒”。开篇的经典力学部分,虽然是大学物理的基石,但作者的处理方式一点也不含糊。从牛顿三大定律的深刻剖析,到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核心概念的循序渐进,再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宏观视角,每一步都力求严谨。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讲解一些抽象概念时,会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比如用溜冰运动员的旋转来解释角动量守恒,或者用行星的轨道来解释引力势能。这些例子虽然简单,但却能极大地帮助我们建立直观的认识。当然,这本书的挑战性也不容小觑,有些复杂的证明过程,我反复推敲了好几遍才勉强理解。不过,正是这种“硬核”的内容,让我觉得收获颇丰,仿佛真的在物理学的世界里建立起了一个坚固的知识体系。
评分作为一本综合性的物理教材,这本书在光学和波动方面的内容也做得相当不错。从光的干涉、衍射到偏振,作者都给出了清晰的理论讲解和详细的数学推导。波的叠加原理、驻波的形成,这些内容在理解声学和光学的基本现象时至关重要。书中对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交替出现的论述,也为我们理解量子世界奠定了基础。而且,作者在介绍某些复杂现象时,会援引一些经典的实验,例如杨氏双缝干缝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来揭示背后深刻的物理原理。这让我觉得,物理学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更是对现实世界观察和实验的总结。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引导我们从宏观现象出发,逐步探究其微观的本质,并最终理解其背后的普适性规律,实在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