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半导体光放大器及其应用
定价:78.00元
售价:53.0元,便宜25.0元,折扣67
作者:黄德修,张新亮,黄黎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0303353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22kg
半导体光放大器是一种处于粒子数反转条件下的半导体增益介质对外来光子产生受激辐射放大的光电子器件,和半导体激光器一样,是一种小体积、高效率、低功耗和具有与其他光电子器件集成能力的器件。尽管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后来居上,在光纤通信中获得应用,但半导体光放大器在光纤通信网络中应用前景仍不容置疑。黄德修等编著的这本《半导体光放大器及其应用》共分9章,前4章介绍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原理、器件结构、性能参数和可能产生的应用。第5章介绍半导体光放大器增益介质的不断改进和相应的性能改善,特别介绍低微量子材料的性能对半导体光放大器性能提高的影响。第6~8章分别阐述半导体光放大器在全光信号处理的几个不同方面的应用研究结果。第9章介绍半导体光放大器作为一个重要器件参与光电子集成的关键技术。《半导体光放大器及其应用》可供从事半导体光放大器研究和应用的研究生或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质量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厚重”和“权威”,无论是对概念的定义还是对实验结果的阐述,都力求精确无误,这在专业技术书籍中是极为重要的品质。我注意到书中引用的参考文献非常全面且具有代表性,显示出作者在资料搜集和文献调研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对一些新兴的研究方向,比如新型增益介质的应用,有着非常前沿的见解,这些内容在其他同类书籍中很少能见到如此深入的分析。尽管内容难度不低,但作者似乎总能找到一种平衡点,使得专业人士能获得深度,非专业人士也能从中窥见行业的全貌。这本书的文字简洁有力,没有过多的冗余修饰,每一个句子都承载着明确的信息量,非常适合那些时间宝贵、追求高效阅读体验的专业人士。它无疑是该领域内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著作。
评分从整体的编排来看,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清晰的知识体系构建能力。它不是简单地堆砌前人研究的成果,而是将这些分散的知识点编织成一个自洽的、有机的整体。从第一章建立的半导体光放大器基本工作原理,到后续深入探讨的增益特性、光谱展宽、非线性效应等,每一步都像是精心设计的台阶,引导读者逐步深入。阅读过程中,我特别留意了作者对历史脉络的梳理,他不仅介绍了当前最先进的技术,还回顾了关键概念是如何被提出和完善的,这使得读者能对这些技术有一个更宏大和立体的认知,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这种历史感和前瞻性的结合,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一般的教材或专著,它更像是一部浓缩了数十年行业精华的百科全书,适合需要建立全面知识框架的读者。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广泛的覆盖面和极高的实用性,它似乎囊括了从基础理论构建到实际工程实现的完整链条。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器件优化和参数提取的章节,这部分内容非常贴近实际工作中的痛点。书中详细讨论了如何通过精细调控掺杂浓度、能级结构和几何尺寸来改善器件性能,其中穿插的案例分析很有说服力。比如,在讨论如何抑制某个特定模式的增益时,作者提出的几种结构微调方案,我立刻在实验室里尝试了几种,效果立竿见影。这本书的叙述语言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并没有陷入过度空泛的理论探讨,它总能将复杂的物理效应与具体的工程指标联系起来,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设计”以及“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这对于工程实践者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极大地缩短了从理论到应用之间的距离。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一次智力上的攀登,它要求读者具备扎实的物理和工程背景,否则很容易迷失在复杂的数学推导和晦涩的专业术语之中。我记得一开始读到关于光子-电子相互作用的章节时,我不得不放慢速度,反复对照教科书上的基础知识才勉强跟上作者的思路。然而,正是这种挑战性,让我感受到了极大的成就感。作者在解释某些经典难题时,往往能提出非常精妙的视角,比如他分析器件噪声来源的段落,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条理清晰,层层递进,将原本看似杂乱无章的随机过程描述得井井有条。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汇集了成熟的理论,更在于它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预判和探讨,这部分内容虽然相对简短,但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深厚的洞察力,让人读后对整个领域的前景充满了期待。对于那些希望从“知道”升级到“精通”的研究生或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无疑是必需品,它提供的知识密度非常高,需要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和吸收,但一旦吸收,回报是巨大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素,黑白为主,中间印着烫金的书名,给人一种非常专业和严谨的感觉,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它的分量,纸张的质量也很好,印刷清晰,排版合理,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我本来对这个领域了解不多,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这本书,没想到内容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科普读物,而是深入到了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的交汇点。特别是关于材料科学和量子力学在器件设计中的应用,讲解得非常透彻,很多公式和推导都详细列出了,这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本难得的参考书。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严谨,逻辑性极强,虽然涉及到复杂的物理概念,但通过精心的结构安排和图表的辅助,使得理解过程变得相对顺畅。我已经把这本书作为我近期科研工作的核心参考资料之一了,时不时会翻阅其中几页来验证我的某些假设,它的系统性和权威性让我感到非常信服。这本书绝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闲书,它更像是一个可以随时查阅的工具箱,里面装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