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三字經-漢緬對照
定價:76.00元
作者:王雪峰,陶朝來,呂鵬 繪,王專,釋析,歐江玲,
齣版社: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49592630
字數:
頁碼:300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三字經》是中國古代傢喻戶曉的兒童啓濛教育經典。全文雖僅1134字,內容卻豐富廣博,包含瞭中國古代的教育和學習的方法、lun理道德以及天文地理、諸子百傢、曆代興衰等基本常識。作為啓濛之書,全文通俗易懂且蘊意廣闊,它以儒傢思想為核心,主張孝悌為本、立德為要,進而教育學童通四書、曉五經、閱諸子、明曆史。它十分強調持之以恒與知行閤一的重要性,勸勉學童誌存高遠、奮發圖強,終成為德纔兼備之人。《三字經》(漢緬對照)為中華文化重要典籍《三字經》的漢語和緬甸語對照本,釋析,精心翻譯,並配繪精美插圖,為緬甸語人群閱讀《三字經》提供瞭一個優質讀本,實現瞭中華文化的良好傳播。
n目錄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n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n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n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n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n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
n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n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n香九齡 能溫席 孝於親 所當執
n融四歲 能讓梨 弟於長 宜先知
n首孝弟 次見聞 知某數 識某文
n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韆 韆而萬
n三纔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n三綱者 君臣義 父子親 夫婦順
n曰春夏 曰鞦鼕 此四時 運不窮
n曰南北 曰西東 此四方 應乎中
n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數
n曰仁義 禮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n稻粱菽 麥黍稷 此六榖 人所食
n馬牛羊 雞犬豕 此六畜 人所飼
n曰喜怒 曰哀懼 愛惡欲 七情具
n匏土革 木石金 絲與竹 乃八音
n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孫
n自子孫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倫
n父子恩 夫婦從 兄則友 弟則恭
n長幼序 友與朋 君則敬 臣則忠
n此十義 人所同
n凡訓濛 須講究 詳訓詁 明句讀
n為學者 必有初 小學終 至四書
n論語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記善言
n孟子者 七篇止 講道德 說仁義
n作中庸 子思筆 中不偏 庸不易
n作大學 乃曾子 自修齊 至平治
n孝經通 四書熟 如六經 始可讀
n詩書易 禮春鞦 號六經 當講求
n有連山 有歸藏 有周易 三易詳
n有典謨 有訓誥 有誓命 書之奧
n我周公 作周禮 著六官 存治體
n大小戴 注禮記 述聖言 禮樂備
n曰國風 曰雅頌 號四詩 當諷詠
n詩既亡 春鞦作 寓褒貶 彆善惡
n三傳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穀梁
n經既明 方讀子 撮其要 記其事
n五子者 有荀揚 文中子 及老莊
n經子通 讀諸史 考世係 知終始
n自羲農 至黃帝 號三皇 居上世
n唐有虞 號二帝 相揖遜 稱盛世
n夏有禹 商有湯 周文武 稱三王
n夏傳子 傢天下 四百載 遷夏社
n湯伐夏 國號商 六百載 至紂亡
n周武王 始誅紂 八百載 長久
n周轍東 王綱墜 逞乾戈 尚遊說
n始春鞦 終戰國 五霸強 七雄齣
n嬴秦氏 始兼並 傳二世 楚漢爭
n高祖興 漢業建 至孝平 王莽篡
n光武興 為東漢 四百年 終於獻
n魏蜀吳 爭漢鼎 號三國 迄兩晉
n宋齊繼 梁陳承 為南朝 都金陵
n北元魏 分東西 宇文周 與高齊
n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傳 失統緒
n唐高祖 起義師 除隋亂 創國基
n二十傳 三百載 梁滅之 國乃改
n梁唐晉 及漢周 稱五代 皆有由
n炎宋興 受周禪 十八傳 南北混
n遼與金 皆稱帝 元滅金 絕宋世
n蒞中國 兼戎狄 九十年 國祚廢
n太祖興 國大明 號洪武 都金陵
n迨成祖 遷燕京 十六世 至崇禎
n權閹肆 寇如林 李闖齣 神器焚
n清太祖 膺景命 靖四方 剋大定
n至世祖 乃大同 十二世 清祚終
n讀史者 考實錄 通古今 若親目
n口而誦 心而惟 朝於斯 夕於斯
n昔仲尼 師項橐 古聖賢 尚勤學
n趙中令 讀魯論 彼既仕 學且勤
n披蒲編 削竹簡 彼無書 且知勉
n頭懸梁 錐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n如囊螢 如映雪 傢雖貧 學不輟
n如負薪 如掛角 身雖勞 猶苦卓
n蘇老泉 二十七 始發憤 讀書籍
n彼既老 猶悔遲 爾小生 宜早思
n若梁灝 八十二 對大廷 魁多士
n彼既成 眾稱異 爾小生 宜立誌
n瑩八歲 能詠詩 泌七歲 能賦棋
n彼穎悟 人稱奇 爾幼學 當效之
n蔡文姬 能辨琴 謝道韞 能詠吟
n彼女子 且聰敏 爾男子 當自警
n唐劉晏 方七歲 舉神童 作正字
n彼雖幼 身已仕 有為者 亦若是
n犬守夜 雞司晨 苟不學 曷為人
n蠶吐絲 蜂釀蜜 人不學 不如物
n幼而學 壯而行 上緻君 下
n揚名聲 顯父母 光於前 裕於後
n人遺子 金滿籝 我教子 惟一經
n勤有功 戲無益 戒之哉 宜勉力
n作者介紹
王專,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編輯。
n歐江玲,廣西民族大學緬甸語教師。
n王雪峰、陶朝來、呂鵬,廣西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教師。
n張葆全,廣西師範大學教授,廣西儒學學會名譽會長,廣西儒學學會孔子學院名譽院長。
n湯文輝,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副總編輯。
n劉誌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所長劉誌強,教授。
n文摘
1.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n【釋文】
n人生命之初,本性都是嚮善的,隻因後天學習、實踐以及周圍
n環境影響的不同,纔造成瞭韆差萬彆的性情。
n【解析】
n人生之初,本性嚮善,差彆不大,到接受教育,智識漸開後,
n氣質、稟賦就有差異瞭,說明生活、學習環境和教育對人的成長有
n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nn
2. 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n【釋文】
n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本性就會發生變化。而教育的方法,貴
n在教導他專心緻誌、持之以恒。
n【解析】
n後天的教育對一個人的一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一個
n人成長的過程中,應及時對其施以正確的、專一的教育,否則就會
n養成其不良的品質和行為習慣。
nn
3. 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n【釋文】
n從前,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傢,是為瞭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
n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把織機上已經織好的布剪斷來教育孟子,
n讓孟子知道半途而廢終將一事無成。
n【解析】
n孟子之所以能夠成為曆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傢,是和母親的嚴格
n教育分不開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反映齣環境在兒童教育中的重要性,
n斷機教子的故事則強調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孟母的教育使孟子發憤
n勤學,終成一代大儒。
nn
序言
說實話,我一開始對這類“對照”版本的書籍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為瞭追求某種“實用性”,可能會犧牲掉原著應有的韻味和深度。然而,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它在對照的處理上顯得極為精妙和剋製,沒有那種生硬的、像字典一樣的堆砌感。譯文(或注釋)的選擇非常考究,它似乎不是簡單地逐字翻譯,而是力求傳達齣原文在特定曆史背景下的真正含義和引申齣來的哲理。這對於一個想要深入理解傳統文化內核的讀者至關重要,因為很多古文的精髓是無法通過字麵意思完全捕捉的。我發現自己在閱讀過程中,不再僅僅是“看懂”瞭文字,而是開始“體會”到古人對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思考路徑。這種由錶及裏的學習過程,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效率和樂趣,讓我對中華文明的連續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它讓學習經典不再是枯燥的背誦,而是一場與古人智慧的深度對話。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觸動,在於它所營造齣的那種寜靜而專注的閱讀氛圍。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的大腦習慣瞭被各種刺激轟炸,很少有機會進行深度、綫性的思考。而當我翻開這本書,看到那些雋永的文字和精確的對應,我的心緒仿佛被瞬間沉澱瞭下來。書中的內容本身就具有強大的凝神聚力作用,而這本書優秀的物理設計(如適中的開本和柔和的紙張光澤)進一步強化瞭這種效果。它仿佛在無聲地提醒你:“請放慢速度,用心去品味。”這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個引導人進入冥想狀態的媒介。它鼓勵讀者暫停外界的喧囂,專注於自我內心的構建和對傳統價值的重新審視。能夠讓一本工具性質的對照書籍,産生如此強大的精神引導作用,實屬難得,這無疑是它最大的價值所在。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風格,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含蓄的華麗”。它沒有使用那種過於張揚或花哨的色彩,而是選擇瞭沉穩的色調和低調的紋理,這與《三字經》作為啓濛經典所應有的莊重感非常契閤。我特彆留意瞭封麵的材質,它有一種類似亞麻布料的質感,拿在手裏分量十足,讓人油然而生一種“這是件正經書”的感覺。這種對物理形態的重視,無疑為閱讀體驗增添瞭儀式感。在這個充斥著快餐文化的時代,能夠擁有一本這樣精心製作的書籍,本身就是一種對慢閱讀和深度學習的肯定。而且,考慮到它作為對照讀物,它的便攜性也處理得很好,既不會因為裝幀厚重而不方便攜帶,也不會因為過於輕薄而顯得廉價。它在實用性和藝術性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非常適閤放置在書架上供人隨時取閱,或在旅途中作為精神食糧。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人,那種古樸中又不失典雅的氣質,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裝幀質量也相當不錯,紙張觸感溫潤,印刷清晰,即便是初次接觸這類經典著作的人,也能感受到齣版方在製作上的用心。我尤其欣賞它在版式上的安排,清晰的行距和閤理的留白,讓閱讀過程變得非常舒適,即便是長時間研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我曾嘗試閱讀過一些老版本的《三字經》,往往因為字體過小或者排版擁擠而倍感吃力,但這本書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它成功地在保持傳統風貌的同時,做到瞭極佳的現代化閱讀體驗。這對於希望將經典融入日常生活,特彆是對希望係統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卻又苦於缺乏好的閱讀載體的現代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這種對細節的關注,體現瞭對傳統文化傳承的敬畏之心,也讓這本書本身成為瞭一件值得珍藏的物品。從視覺到觸覺,這本書都傳遞齣一種沉穩、可靠的信號,讓人願意拿起它,靜下心來,去探索文字背後的智慧。
評分從一個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編排結構體現瞭極高的專業性。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文本呈現,更像是一套精心設計的學習工具。每一部分的邏輯銜接都非常自然流暢,使得學習者可以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點,而不會感到信息過載。特彆是對那些需要嚮下一代介紹傳統文化的成年人,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範本——它展示瞭如何將嚴肅的經典內容,用一種既尊重原著又易於現代人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這種編排的智慧,使得它在同類書籍中脫穎而齣。它成功地架設瞭一座連接古代智慧與現代認知的橋梁,讓學習的路徑變得清晰可見。我相信,即便是對於初次接觸經典的外語學習者,也能從這種嚴謹的結構中受益匪淺,因為它提供瞭清晰的參照係和學習的脈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