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万卷楼国学经典(升级版):幼学琼林 三百千
定价:29.80元
售价:19.7元,便宜10.1元,折扣66
作者: 程登吉 等,夏华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47041871
字数:
页码:35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书中汇集了中国古代的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俗称,是三部影响大而流行广的启蒙读物。“三百千”将早期的识字教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人格修养的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言辞简练,含义丰富,便于诵读。《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声韵协调,朗朗上口。《弟子规》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n
本书将以上图书精心整理,配以精准的白话译文,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与经典为友,与圣贤交游。n
n
目录
《幼学琼林》n
《三字经》n
《百家姓》n
《千字文》n
《声律启蒙》n
《弟子规》n
作者介绍
程登吉,字允升,明末西昌(今江西新建)人,为《幼学琼林》的编撰者,其《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n
文摘
曾毋沙乜养鞠须丰巢关蒯相查後荆红n
游竺权逯盖益桓公万俟司马上官欧阳n
姓氏寻根n
曾n
据《世本》记载,夏少康帝封儿子曲列于母曾,其后人遂以曾为姓。n
毋n
据《姓氏考略》记载,齐宣王封弟于毋邱,其后代以毋为姓。n
沙n
据《姓苑》记载,炎帝时有大臣夙沙氏,其后人以沙为姓。n
乜n
据《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卫国大夫食邑于乜城,其后人遂以乜为姓。n
养n
据《姓氏考略》《左传·昭公三十年》等书记载,春秋时,吴国公子掩余、烛庸逃到楚国,楚王让他们在养地居住。其子孙遂以此姓。n
鞠n
据《元和姓纂》记载,后稷的孙子名鞠陶,其子孙遂以其名鞠为姓。n
须n
据《风俗通》记载,春秋时有须句国,其公族须句氏,其子孙遂以须为姓。n
丰n
据《通志·氏族略》等书记载,春秋时,郑穆公的儿子名丰,其子孙以丰为姓。n
巢n
据《姓谱》《通志·氏族略》等书记载,上古先民居山中,以树为巢。称有巢氏。夏禹王封有巢氏后人建巢国。巢被楚灭后,其公族遂以巢为姓。n
关n
据《百家姓考略》等书记载,夏朝时有贤臣关龙逄,其后代以关为姓。n
蒯n
据《百家姓考略》记载,春秋时,卫庄公名蒯聩,其后人以蒯为姓。n
相n
据《姓谱》《百家姓考略》等书记载,夏王有帝相,所都为相里,其子孙以相为姓。据《姓氏大全》记载,商王河亶居相,其后人以相为姓。n
查n
据《百家姓考略》《姓苑》记载,春秋时,齐顷公封其子于楂,其后子孙遂以楂为姓。后改为查。n
後n
据《姓氏考略》等书记载,後姓出自太昊氏。太昊氏裔孙後照,其后人遂以此为姓。n
荆n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西周初,楚国先君熊绎被封于荆,国号荆。其后人有的姓荆。n
……n
序言
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n
——吕坤n
n
我收到很多朋友推荐过各类国学入门读物,但真正能让我产生“非它不可”感觉的,往往不多。我对这本《幼学琼林》的关注点,在于其启蒙的意义。它承载着古代士人最初的道德规范和知识框架。我非常好奇,在“升级版”中,它如何平衡传统道德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张力。是否对某些在今天看来可能略显过时的观点进行了审慎的保留或恰当的补充说明?我期待它能在保持历史原貌的同时,展现出对现代读者的友好度。我希望这本书的作者群体,不仅仅是简单的整理者,而是深谙传统文化精髓的学者,能够通过其严谨的学术功底,为我们构建一个既忠于原文,又富有时代生命力的国学殿堂。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套书将不仅仅是一套书籍,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传承的责任体现。
评分最近总感觉自己的文化底蕴有些薄弱,急需一些能稳固心神、提升素养的读物。《三百千》这种入门级的经典,正是重塑根基的绝佳选择。我设想中的这套书,应该在对基础知识的普及上做得极为出色。比如,对于《三百千》中的每一句,不仅要解释字面意思,更要能勾勒出其背后的文化场景和历史背景。想象一下,如果能配上一些精美的插图,哪怕是简单的木刻风格,也能极大地激发年轻读者的阅读兴趣。毕竟,纯粹的文字堆砌对于习惯了多媒体刺激的现代人来说,挑战性太大。我希望这本“升级版”能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让那些深藏在典籍中的智慧,能够以一种轻松又不失庄重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模式。这不仅仅是读书,更像是一场与古代智者的对话。
评分作为一位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但时间有限的职场人士,我购买书籍时非常注重其内容的精炼度和实用性。我希望这套“万卷楼国学经典”能够提供一种高效的吸收路径。如果能像一套工具书那样结构清晰,例如,将不同主题的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方便我随时查阅和回顾,那将是极大的便利。我不太喜欢那种过于冗长、面面俱到的全本收录,我更倾向于“点睛之笔”,即那些最能体现核心思想、最富有哲理性的段落被突出出来。此外,如果编者能在书的最后附上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或实践建议,引导读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比如如何用古人的智慧处理现代人际关系中的困境,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得到了质的飞跃,从“知识的记录者”变成了“智慧的赋能者”。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种“升级版”的国学读物总保持着一丝谨慎的乐观。升级二字,意味着它必然有所取舍和创新。我最关注的是,它在保持原经典精髓不变的前提下,是如何实现“升级”的。如果所谓的升级只是换了个更时髦的封面,或者用了更现代的字体,那无疑是令人失望的。我更希望看到的是,编者在梳理《幼学琼林》等基础读物时,是否加入了更贴合当代社会语境的阐释角度。例如,在解释一些涉及古代礼仪或典故时,能否用生动、现代的语言进行对照说明,帮助我们这些“文化移民”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同时,我非常看重译注的质量,注释如果过于陈旧或晦涩,那么书的实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可读性的批注,让阅读过程充满发现的乐趣,而不是被陌生的词汇和概念拦住去路。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万卷楼国学经典”,光是听着就觉得气势磅礴,仿佛能从中汲取到古代先贤的无尽智慧。我特别期待能通过这本书,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深邃与广博。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汇编,而是能在内容的选择上有所侧重,比如,如果它能精选出那些对现代人仍有启发意义的经典篇章,并加以恰当的注释和解读,那就太棒了。毕竟,传统经典浩如烟海,如果能有一本权威且易于理解的“领航员”,对于我们这些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试图回归本源的读者来说,无疑是莫大的福音。我希望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也能体现出应有的质感,毕竟是“经典”,在视觉上也要给人以庄重、典雅之感,让人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文化的分量,而不是那种廉价的速成品。总而言之,我期待它能成为我书架上,可以时常翻阅、常读常新的精神食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