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唐詩名篇賞析(全4冊)
:198.00元
售價:134.6元,便宜63.4元,摺扣67
作者:賀新輝
齣版社:中國婦女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80203372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盒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1.68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唐詩名篇賞析(全4冊)》收錄瞭:虞世南,魏徽,上官儀,長孫無忌,寒山,盧照鄰,杜審言,蘇味道,王勃,楊炯等人的唐詩作品。
目錄
捲
虞世南
【蟬】
垂縷飲清露
魏徵
【述懷】
中原初逐鹿
上官儀
【入朝洛堤步月】
脈脈廣川流
長孫無忌
【新麯】
迴雪淩波遊洛浦
寒 山
【杏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
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一絕】
此地彆燕丹
【詠蟬】
西陸蟬聲唱
盧照鄰
【長安古意】
長安大道連狹斜
杜審言
【渡湘江】
遲日園林悲昔遊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宦遊人
蘇味道
【正月十五夜】
火樹銀花閤
王勃
【山 中】
長江悲已滯
【詠風】
肅肅涼風生
【彆薛華】
送送多窮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
楊炯
【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
宋之問
【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
【題大庾嶺北驛】
陽月南飛雁
瀋儉期
【邙山】
北邙山上列墳瑩
【雜詩三首】(其一)
聞道黃龍戍
【獨不見】
盧傢鬱金堂
賀知章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
【迴鄉偶書二首】
少小離傢老大迴
離彆傢鄉歲月多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
陳子昂
【感遇三十八首】(其三)
蒼蒼丁零塞
【感遇三十八首】(其三十四)
朔風吹海樹
【感遇三十八首】(其三十五)
……
第二捲
第三捲
第四捲
作者介紹
文摘
捲
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一絕】
駱賓王大概生就瞭叛逆的性格。初為道王李元慶屬官,遷侍禦史,常上書論政。武後時,因上疏得罪,貶臨海(在浙東)丞。後附起兵反武的徐敬業,代作《討武曌檄》,據說武則天讀至末瞭“一杯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上句說高宗纔死,墳土未乾,下句說武子中宗李顯被軟禁房州)也擊節贊賞道:“宰相安得失此人?”徐十萬大軍灰飛煙滅,駱賓王下落不明,伏誅、投水、亡命、為僧?……傳說紛紜,成為文學史上的神秘人物。二十多年後,中宗再度臨朝,纔降勒搜尋駱的遺文,“搏風生羽翼”的叛逆詩人久已“失浪委泥沙”(駱作《帝京篇》)瞭。
這首《於易水送人一絕》可說是充分錶現其叛逆性的一例。
詩用戰國末年燕太子丹、高漸離等人送刺秦王的荊軻於易水的故事,燕趙壯士,悲歌慷慨。荊軻刺秦未成,賫誌以沒,並赫赫揚揚的霸主秦王俱不復存。詩第三句“昔時人已沒”,就包含時間長河蕩平一切的感慨,然畢竟有中流砥柱巋然長存者,那就是荊卿抗暴必勝必死的不朽精神。四句詩代荊軻立言,用荊軻口氣說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是當年荊軻答謝送彆諸人、在高漸離擊築時的悲歌,“今日水猶寒”者,猶見荊魂今於此思二次入秦也。首
旬“此地彆燕丹”更明係荊軻口氣,惟荊軻對易水之“寒”體味為深切。
序言
這套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沒得說,拿到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非常好,那種微微泛黃的米白色調,看起來就很有年代感和厚重感,讓人忍不住想立刻翻開它。我最欣賞的是它的排版布局,主文和注釋、賞析部分劃分得非常清晰,行距和字號都考慮到瞭閱讀的舒適度,即便是長時間盯著看,眼睛也不會太纍。特彆是那些經典篇目的選取,不愧是大傢之作,涵蓋麵廣而精,初學者看瞭不會覺得不知所措,有一定基礎的人也能從中找到新的感悟。書裏對詩歌背景的介紹非常詳盡,仿佛帶我們走進瞭那個時代,親眼目睹詩人創作時的心境。每一次翻閱,都像進行瞭一次心靈的洗禮,那些流淌在字裏行間的意境,經過如此精心的解讀,變得更加鮮活立體。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一位博學的長者,在耐心地引導我領略古典文學的至高之美。這種用心製作齣來的書籍,纔能真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成為案頭常備的珍品。
評分我曾經嘗試過很多關於唐詩的入門讀物,但往往因為內容過於碎片化,或者過度美化而顯得不夠深入。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它的“係統性”和“層次感”。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名篇,而是似乎按照某種內在的邏輯,構建瞭一個完整的唐詩審美體係。從初唐的清新到盛唐的磅礴,再到中晚唐的沉鬱,每一步的過渡都顯得自然而然。讀完整套書,我感覺自己對唐詩的脈絡有瞭一個清晰的認知框架,不再是零散的知識點,而是形成瞭一個相互聯係的整體。它教會我的,不隻是如何欣賞詩句本身的美,更重要的是如何理解詩歌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如何反映並塑造瞭一個偉大時代的集體精神麵貌的。這種提升瞭的審美高度,對今後的任何文學閱讀都會産生積極的影響,絕對是值得珍藏和反復研讀的佳作。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類“賞析”類書籍一直抱有戒心,總擔心它們會過度解讀,把詩歌原本的空靈感給“分析”沒瞭。但這一套書完全打消瞭我的疑慮。它的評析角度極其多元和新穎,既有紮實的文學史功底支撐,又充滿瞭對個體生命體驗的尊重。作者在解讀那些耳熟能詳的名篇時,總能挖掘齣一些我之前從未注意到的細節,比如某個字的選擇、某個意象的多次齣現,背後隱藏的深層哲學意蘊。很多賞析文章讀起來不像在“教書”,更像是跟一位高人在進行一場高質量的對話,他引導你自行去構建畫麵,去感受情感的脈絡,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塞給你。我特彆喜歡其中幾篇關於“意境營造”的分析,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看完後我再迴頭去看原文,那些朦朧的美感一下子就清晰起來瞭,原來詩歌的偉大,有時候就藏在那幾筆看似隨意的勾勒之中。
評分我是一個非常注重“學習體驗”的人,如果一本書讀起來枯燥乏味,那麼內容再好也容易束之高閣。而這套書在這方麵做得極為齣色。它成功地將學術的嚴謹性與大眾的可讀性完美地結閤在瞭一起。它的語言風格不是那種冷冰冰的學術術語堆砌,而是充滿瞭娓娓道來的親切感和感染力。尤其是在介紹詩人生平時,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把那些曆史名人拉下瞭神壇,展現瞭他們鮮活的個性和掙紮,讓人感覺他們不是遙不可及的古人,而是有著我們同樣喜怒哀樂的朋友。這種代入感極大地增強瞭學習的動力。我經常在深夜裏,泡上一杯清茶,伴著柔和的颱燈光,沉浸在這種穿越時空的閱讀體驗中,感覺自己的心性也被這種古典的韻律慢慢沉澱瞭下來。這套書讓我重新找迴瞭對傳統文化那種發自內心的敬畏與熱愛。
評分與其他版本相比,這套書在注釋和背景資料的詳盡程度上,簡直是做到瞭極緻的“保姆級服務”。很多古籍中常見的生僻字、典故、地名,它都提供瞭清晰且精煉的解釋,確保閱讀過程中的流暢性,避免瞭頻繁查閱工具書的煩惱。更難得的是,它沒有停留在簡單的詞義解釋,而是深入挖掘瞭這些典故在唐代文化語境下的特殊含義,讓讀者能真正理解詩歌的“語境力量”。比如對某些特定季節景象的描繪,書中會詳細對比當時不同地域的氣候特點,這使得我們對“春風”、“鞦霜”的感受,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瞭具體的、可觸摸的畫麵感。這種對細節的極緻打磨,體現瞭編者團隊深厚的學術功力和對讀者的尊重,讓整個閱讀過程充滿瞭探索和發現的樂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