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大師的國學課6:當羅什遇見玄奘
定價:39.80元
作者:太虛大師
齣版社:江西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3926821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般若波羅蜜多——渡達彼岸的智慧。《金剛經》便是能把人渡達彼岸的金剛智慧。兩韆多年前古印度誕生的這部經書,經由鳩摩羅什和玄奘法師之手,鮮活地呈現在曆代佛教信徒僧眾、文人雅士、學者專傢眼前。羅什作為印度人,漢譯經文時力求“雅”。玄奘作為漢人,漢譯經文時力求“達”。兩者譯本的優劣,也是人們爭論的焦點,但這些都不妨礙兩個譯本的同行流傳。
與以往不同,本書對《金剛經》的解讀,不隻限定為對一種譯本的解釋,而是取羅什和玄奘兩種譯本,對照閱讀,分彆釋經。這裏要感謝太虛大師一度緻力的《金剛經》解經工作,我們纔得享三位佛教大師的文字經典
目錄
代序 學佛應先解決三個問題
上捲 解經
羅什法師譯《金剛經》綜述
玄奘法師譯《金剛經》綜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義脈
下捲 釋經
法會因由分
善現啓請分第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妙行無住分第四
如理實見分第五
正信希有分第六
無得無說分第七
依法齣生分第八
一相無相分第九
莊嚴淨土分第十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威儀寂淨分第二十九
閤理相分第三十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作者介紹
太虛大師,名淦森,法名唯心,號太虛。俗姓呂。浙江崇德(今並入桐鄉)人。生於1889年,16歲時入蘇州小九華寺剃度為僧。先後主編《佛學月刊》、《潮海音》等佛學刊物。1912年提齣進行“教理革命,教製革命,教産革命”的佛教“三大革命”口號,提倡“佛教復興運動”和改革舊的僧團製度。由於其主張受到守舊派的反對,遂歸隱潛心佛學研究。抗戰爆發後,太虛大師積極為抗戰奔走,呼籲全國佛教徒行動起來,投入抗日救國運動。抗戰勝利後,太虛大師曾任中國佛教整理委員會主任、國民精神總動員會設計委員等職。1947年3月17日太虛大師圓寂於上海。其主要著作有《整理僧伽製度論》、《釋新僧》、《新的唯識論》、《法理唯識學》和《真現實論》等。後由其門下弟子編輯《太虛大師全書》行世。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中又不失雅緻的風格,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文化底蘊的厚重。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十分考究,印刷清晰,字體排版閤理,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看得齣來齣版社在製作過程中下瞭不少功夫。尤其是那些配圖和版式設計,既有傳統國學的韻味,又融入瞭現代審美的簡潔,使得原本可能略顯枯燥的學術內容變得生動起來。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藝術品,讓人在翻閱的過程中,也能享受到視覺上的愉悅。那種對細節的把控,體現瞭齣版方對知識傳播的尊重,也讓讀者在閱讀前就建立起一種積極的期待,覺得接下來的閱讀體驗一定會非常棒。初次接觸這類書籍時,往往會被厚重的封麵和嚴謹的排版所震懾,但這本書卻做到瞭平衡,既有學術的嚴肅性,又不失親和力,非常適閤放在書架上時時翻閱,也適閤作為一份有品位的禮物贈送給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朋友。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進行瞭一次與古人精神的深度對話。它不僅僅是在講述“發生瞭什麼”,更在探討“為什麼會這樣”以及“這對我們今天意味著什麼”。作者似乎總能在不經意間,將幾百年前的智慧與當下的社會現象進行巧妙的關聯,讓讀者産生強烈的共鳴感。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極大地拓寬瞭我的思維邊界,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我發現,許多我們今天看似新穎的思考角度,其實在古代的經典論述中早有雛形,隻是被曆史的塵埃所掩蓋。這本書像一把鑰匙,幫助我拂去這些塵埃,重新發現瞭那些被時間磨損的真知灼見。它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重塑,讓人在麵對現代的紛繁復雜時,能多一份從容與定力。
評分從學術價值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它顯然不是一本淺嘗輒止的科普讀物,而是建立在紮實史料研究基礎上的深度解讀。作者對於引用的典籍和曆史脈絡的梳理,顯示齣極高的專業素養。更難得的是,作者在闡述復雜概念時,總能找到恰當的比喻或清晰的邏輯鏈條,使得即便是初涉國學領域的讀者,也能大緻跟上其思維的步伐,不至於感到迷失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分析不同思想體係交匯時的那種辯證視角,不偏不倚地呈現瞭各種觀點的碰撞與融閤,引導讀者進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簡單地接受既定的結論。這種嚴謹而不失溫度的學術態度,是衡量一本好書的重要標準,它既滿足瞭專業人士的需求,也為普通愛好者打開瞭一扇通往深度理解的門。
評分坦白說,我很少能對一本書産生“愛不釋手”的感覺,但這本書確實做到瞭。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其語言風格的張力——時而如高山流水般清澈流暢,將復雜的曆史背景娓娓道來;時而又如哲人思辨般深邃凝重,引人深思。這種流暢與深邃的交替使用,使得閱讀體驗非常富有層次感,絕不會讓人産生閱讀疲勞。我甚至會特意放慢速度,去品味某些段落的措辭,體會作者是如何將古人的風骨和現代的思辨巧妙地融閤在一起的。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提供瞭一個曆史故事的框架,更是在構建一個完整、自洽的文化理解體係。它讓人在閱讀結束後,依然能在腦海中迴蕩著那些關於堅守、關於求索、關於文化傳承的悠遠迴響,久久不能平息。
評分我一直對古代的文化交流史抱有濃厚的興趣,特彆是那些篳路藍縷的求法之路,總覺得其中蘊含著超越時代的精神力量。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好,它沒有采取那種流水賬式的記錄,而是巧妙地將曆史事件與人物的內心世界交織在一起,讀起來非常引人入勝。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洞察力,仿佛能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親身感受那個時代知識分子所麵臨的巨大挑戰與堅定的信念。我特彆欣賞那種在敘述宏大曆史背景時,依然能捕捉到微小人物情感波動的細膩手法。這種處理方式,讓那些曆史上的巨人形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有疑惑、有掙紮的鮮活個體。讀完某一章節後,常常會陷入沉思,思考在那個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的年代,究竟是怎樣一股力量支撐著他們踏上未知的徵程,這份精神的感召力,是任何現代工具都無法比擬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