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语言调查句子记录用表 字典词典/工具书 书籍 |
| 作者: | 范俊军,肖自辉编著 |
| 定价: | 12.0 |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
| ISBN: | 9787218121383 |
| 印次: | |
| 版次: | |
| 装帧: |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 本表用于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句子调查记录,包括句子记录资料存档表、语言调查记录协议、发音合作人基本情况表、调查人员基本情况表、语言调查工作用语记录表、日常用句记录表、语法例句记录表等句子调查所需表格内容。 |
这本号称“语言调查句子记录用表 字典词典/工具书”的书,光看名字就让人觉得它是不是跑错了场子。我原本是抱着对语言学工具书的期待翻开它的,毕竟“字典词典/工具书”这几个关键词本身就意味着严谨和实用性。然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更像是一堆空白表格的集合,外加一些零星的、像是从不同文档里随便抓来的标题。我试图从中寻找任何关于特定语言现象的系统性分析,或者至少是一套清晰的、可操作的记录指南,但收获的只有疑惑。如果说它是一本“工具书”,那么这个工具的说明书在哪里?它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如何设计调查问卷的技巧,没有展示任何样本数据,甚至连一个示例性的“记录用表”都没有真正填写完整。感觉就像是买了一套高档的厨具,但商家只给了你一堆锅碗瓢盆,却没有提供任何食谱或烹饪指导。对于一个想要进行严肃语言田野调查的人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几乎为零,它更像是一份未完成的草稿,而不是一本可以上架销售的成品。或许作者的意图是让读者自行发挥,但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未免太过任性了。
评分初次接触到《语言调查句子记录用表 字典词典/工具书》这个书名时,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那种厚重、带着油墨香气的、充满符号和注释的学术专著。我以为这会是田野工作者们案头必备的参考资料,能帮我解决在面对复杂语境时如何标准化记录的难题。然而,这本书的触感和内页设计完全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工具”的感觉。纸张质量平平,装帧也显得仓促。更令人气馁的是,所谓的“句子记录用表”部分,缺乏任何上下文的指引。比如,如果我正在记录一个疑问句,我应该在哪个格子填写语调信息?如果我要标注词长,表格的结构是否允许我记录音节和音位层面的差异?书中对此只字未提。它提供的只是一张空地图,却从未告知旅人该如何辨认方向。这与我过去使用过的任何语言学调查手册相比,都显得粗糙和缺乏专业性,更像是一个模板库,而不是一本经过深思熟虑的指南。
评分作为一个对语言学有一定了解的业余爱好者,我总希望能找到一些能够跨越语种限制的、普适性的记录框架。我本来设想,这本书或许会提供一种基于乔姆斯基式结构分析的记录模板,或者至少是一种侧重于社会语言学变量捕捉的表格系统。但当我真正阅读它的时候,那种期待彻底破灭了。它提供的记录单元似乎是随机组合的,缺乏内在的逻辑层次。我甚至不确定,如果我按照书中的结构去填写,最终得到的数据是否能被其他研究者理解或引用。这感觉就像是有人发明了一套全新的、只有他自己能懂的记录符号,却拒绝提供解码密钥。对于“字典”部分的期待也同样落空,它没有提供任何已有的词汇解释,也没有建立任何新词汇的收录标准。总而言之,这本书更像是作者在个人工作流程中使用的临时备忘录,而不是一本面向公众的、具有通用指导意义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名不副实”到了一种令人咋舌的地步。它被冠以“工具书”之名,却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工具性”的指导价值。我尝试从中提取一些关于句子结构记录的惯例,但那些表格的设计似乎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未公开的研究目的。比如,某个表格的列名使用了缩写,但全书没有任何地方对这些缩写进行了解释。读者只能猜测,比如“S-T”可能代表“Subject-Tense”,但这种猜谜式的阅读体验,恰恰是工具书最应该避免的。如果它想成为一本“字典”,至少应该提供一个清晰的索引或者某种分类体系,然而内容呈现是散乱的,缺乏导航。这本书更像是作者在一次大型研究项目结束后,将所有散落的、未整理的草稿文件直接捆绑出版的结果,缺乏编辑的介入和系统的梳理。对于希望通过阅读来学习如何进行语言调查的人来说,这本书只会带来挫败感和时间上的浪费。
评分我实在难以理解这本书的定位,它卡在了“字典”和“工具书”的尴尬中间地带。我期待看到的是对某个语种(或者任何语言的通用结构)的深度词汇剖析,或是对特定语法点的详尽标注系统。但这本书里,我只看到了大量空白的方格和线段,它们被规整地排列在纸面上,仿佛在等待某种神圣的文字来填充。这种极简主义的排版风格,如果放在艺术画册里或许还能称得上是留白的美学,但放在工具书里,简直就是一种信息上的傲慢。我翻遍了全书,试图找到哪怕一个能作为参照的完整句子记录范例,哪怕是一个对“动词变位”进行标记的符号解释,但那些页码似乎都指向了虚无。这让我不禁怀疑,这是否是出版方在处理库存时出现的大规模误印?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种对读者的不尊重是令人发指的。一本工具书的价值在于其内容的充实和方法的明确,而这本书恰恰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得像是“未完成进行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