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书店印象

北京书店印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严彬 著
图书标签:
  • 北京
  • 书店
  • 文化
  • 城市记忆
  • 怀旧
  • 文学
  • 历史
  • 人文
  • 老北京
  • 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28791
商品编码:2972691544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北京书店印象

:48.00元

售价:33.6元,便宜14.4元,折扣70

作者:严彬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11728791

字数:266000

页码:2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我曾暗暗猜想,天堂就是书店的模样”

“没有书店的地方不是地方”

我们和更多不相识的人一起,每天进进出出于北京各条街道、各座楼里的书店,我们为书店的光所吸引,像蚂蚁出入自己的精神巢穴。



内容提要

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自然成为作家、文人、学者和各类各行业人才及各类文化、出版机构的聚集地,同时也为书店提供了沃土。

全国书店多的城市,恐怕非北京莫属。知识分子的书店比如万圣、涵芬楼,女性书店有粉色的、常放映电影的雨枫书馆,艺术书店中,有位于东直门的库布里克,单向街、字里行间这样的连锁书店,已经在城市中遍地开花……2014年,24小时书店在中国兴起,美术馆东街老牌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更成为年轻人的好去处。

本书与北京的书店有关。在这里,你可以读到沈昌文、俞晓群这样出版业的前辈关于书店的文章,有书迷的逛书店小史,更有万圣书园、涵芬楼、三联书店、豆瓣书店这样京城文化地标式的书店老板的访谈录。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这些书店的实景照片,或宁静,或温暖,或厚重,或文艺;还可以根据彩图上面指示的页码,找到内文相应的文章。文末,附有长长的一串北京书店名单及地址,可供参考。

书店,是一个城市的精神灯火;北京的这些书店灯光,是迷人的。愿你会喜欢它。


目录


作者介绍

严彬,1981年生,湖南浏阳人,作家。在京从事文化媒体工作十年,创办凤凰网读书频道并任主编至今。主编“凤凰网读书文库”《野渡》、《临渊》、《盗火》,出版诗集《我不因拥有玫瑰而感到抱歉》。

作者:

解玺璋(作家、学者)003

沈昌文(出版家)010

俞晓群 (出版家)012

止 庵(作家)016

冯俊文 (出版家)019

杨 葵 (作家)023

绿 茶 (媒体人、出版人)029

任剑涛(学者)038

思 郁(书评人)044

唐 山(媒体人)050

贺 超 (媒体人)055

远 子(青年作家)059

张 莉(作家)064

许春宇 (雨枫书馆创始人)071

杨 早(作家)077

邱小石(读易洞书店创办人)083

许知远(单向空间创始人)087

樊希安(前三联书店总经理)092

刘苏里(万圣书园创始人)

赵万波(前涵芬楼总经理)

卿松(豆瓣创始人)

张弘(墨盒子创始人)

青云(墨盒子店长)

夏钰奇(记者)174

赵越超(彼岸书店创始人)190

文摘



序言



《北京书店印象》:一座城市与书香的交织 《北京书店印象》并非是一部单纯的书籍推荐指南,也非一座座书店的流水账式罗列。它更像是一次深入北京城市肌理的漫步,一次与时光对话的沉思,一次对承载着无数故事与精神的实体空间的情感回溯。这本书试图捕捉的,是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在层出不穷的商业浪潮和数字信息洪流中,那些坚持散发着独特书香的角落所折射出的独特光芒。它关注的,是这些书店如何超越了单纯的商品交易,成为了城市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了人们精神休憩、思想碰撞、情感寄托的场所。 书的开篇,或许会从那些历史悠久、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老牌书店说起。这些书店,可能坐落在胡同深处,可能矗立在繁华街角,它们经历了城市的变迁,见证了时代的更迭。翻开泛黄的书页,触摸粗糙的木质书架,感受空气中弥漫的陈旧纸张特有的味道,仿佛能听见过去的回响,感受到那些在这里寻觅知识、交流思想的人们的温度。作者不会仅仅停留在对书店硬件设施的描述,更会深入挖掘这些老店背后的人文故事:一位年过花甲的书店老板,如何在日复一日的经营中,将一家小小的书店变成了一个社区的精神灯塔;一位世代相传的家族书店,如何坚守着一份对图书的热爱和对文化的责任;一位曾经的读者,如何在多年的光顾中,与这家书店结下了怎样的深厚情缘。这些故事,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联起北京书店的历史脉络,也勾勒出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 然而,《北京书店印象》的视野绝不仅仅局限于“老字号”。随着时代的演进,北京的书店业也涌现出了一批批充满活力和创意的“新势力”。作者会带领读者走进那些设计新颖、装修独特的独立书店,它们或是隐藏在创意园区的一隅,或是栖身于老旧厂房的改造空间,或是与咖啡馆、文创产品巧妙结合,呈现出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在这里,你可以找到那些在主流市场难以寻觅的独立出版物、小众艺术类书籍,或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精选读物。作者会细致地描绘这些书店的“气质”——它们是文艺青年聚集的“秘密基地”,是追求个性表达的“心灵驿站”,是激发灵感的“创意温床”。通过对这些新兴书店的观察,读者可以窥探到当下北京年轻人对于阅读、对于生活方式的理解和追求,感受到这座城市不断涌现的创新活力。 更重要的是,《北京书店印象》关注的是书店作为一种“空间”的功能。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于能够提供安静、舒适、有温度的休憩空间的需求日益增长。作者会深入探讨这些书店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布局、柔和的灯光、舒适的座椅,营造出一种令人放松和沉浸的阅读氛围。一些书店甚至会融入咖啡、茶饮、轻食等元素,让阅读与生活方式更加自然地融合。作者会描绘那些在书店一角,静静阅读的读者,他们或是伏案疾书的学生,或是心事重重的上班族,亦或是悠闲享受午后时光的老者。书店不再仅仅是贩卖书籍的场所,更成为了一个可以让人暂时逃离喧嚣、与自己对话、与思想交流的“第三空间”。 除了静态的空间体验,作者还会着力描绘书店所承载的“动态”文化活动。许多书店已经超越了传统的销售模式,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新书发布会、作家签售会、读书分享会、艺术展览、讲座沙龙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书店的内涵,也为北京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作者会记录下那些在书店举办的精彩讲座,听众们全神贯注的身影;记录下那些在书店举办的艺术展览,读者们驻足欣赏的片刻;记录下那些在书店举办的读书分享会,人们热烈讨论的场景。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书店在连接作者与读者、传播知识、激发思考、促进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北京书店印象》也势必会触及到书店所面临的挑战。在互联网阅读普及、电商冲击的时代,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备受考验。作者不会回避这些现实问题,而是会审视不同书店的生存智慧和转型策略。它们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它们是如何通过特色经营、优质服务、社群建设来留住顾客?它们又是如何与城市共生共荣,成为城市独特风景的一部分?作者会采访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持的书店经营者,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执着。通过对这些挑战与应对的展现,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实体书店的价值,以及它们在数字时代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 本书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并非只是客观的记录,而是融入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人文关怀。作者在穿梭于北京的大小书店之间,不仅是用眼睛去观察,更是用心灵去感受。那些书店的独特“气质”,那些书店里的人文故事,那些书店所散发的“书香”,都成为了作者笔下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每一家书店,在作者的笔下,都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和“灵魂”。它们不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承载着城市记忆、文化精神和个体情感的活着的空间。 《北京书店印象》将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它不仅仅能为读者提供一份探索北京书店的地图,更重要的是,它能引发读者对阅读、对城市、对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深入思考。合上书页,读者或许会发现,自己对北京这座城市的理解,又增添了新的维度;对阅读的热爱,又被重新点燃;对那些默默坚守在城市角落的书店,又多了一份敬意和珍惜。它是一份献给北京的城市情书,也是一份献给所有热爱阅读的人们的心灵慰藉。这本书,将带领读者一同走进北京的书香世界,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去感受那些触动心灵的故事,去重新认识那些承载着城市灵魂的实体书店。

用户评价

评分

《北京书店印象》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像一位老朋友,带着我重温那些在北京度过的美好时光。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深情,他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朴实、最真挚的语言,描绘出他对北京书店的热爱。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一家社区书店的描写,那家书店开在居民区里,不大,却充满了生活气息。店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书籍,从畅销小说到儿童绘本,应有尽有,店主还经常会组织一些读书会和亲子活动,成为街坊邻里交流的平台。我能想象出,在冬日的午后,温暖的阳光洒进书店,孩子们在角落里安静地阅读,大人们则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故事。作者的观察非常敏锐,他不仅看到了书店的物理空间,更看到了书店所承载的人文关怀和社区精神。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北京这座城市接地气的一面,它不仅仅有宏伟的建筑和辉煌的历史,更有无数温暖的小店,默默地滋养着这座城市的文化灵魂。

评分

《北京书店印象》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北京这座城市。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他用一种散文诗般的语言,将北京的书店描绘得栩栩如生。我最喜欢书中对一家充满怀旧气息的书店的描写,那家书店藏身于一条僻静的小巷,门脸不大,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店里陈列着许多老式的家具,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年代的旧书,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复古味道。我能想象出,店主一定是一位热爱书籍、热爱生活的人,他用心地经营着这家书店,让它成为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不仅描写了书店的外观和陈设,更捕捉到了书店所散发出的独特气质。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北京书店的另一种可能性,它们不仅仅是商业空间,更是精神的栖息地,是人们心灵的港湾。它让我更加热爱北京,也更加热爱阅读。

评分

读完《北京书店印象》,我脑海里浮现出无数个画面,仿佛走过了一场关于北京书店的盛大展览。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别致,他不是简单地罗列书店的名字和地址,而是用一种诗意的笔触,将每一家书店的故事娓娓道来。我尤其被描写一家老字号书店的段落所打动,那家书店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从民国时期的风光无限,到如今的坚守与传承,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店里的老式书架、泛黄的招牌、以及那些已经绝版的古籍,都散发着一种怀旧的韵味,仿佛穿越了时空。我还记得他对一家充满艺术气息的书店的描写,墙上挂满了原创画作,角落里摆放着精致的手工艺品,空气中流淌着舒缓的音乐。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独立杂志,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创作心得。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他善于捕捉书店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比如店主脸上的一抹微笑,或者读者在书架前驻足沉思的神情。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北京书店的多样性,从传统的文化地标到新兴的独立空间,每一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评分

这本《北京书店印象》真是一本奇妙的读物,我花了几个下午,沉浸在那些字里行间描绘的古老街道和新潮店铺中,仿佛亲身漫步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一间书店的灵魂。我特别喜欢他对一家隐藏在胡同深处的小书店的描述,那里的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特有的霉味和淡淡的茶香,阳光透过老旧的窗户洒进来,在泛黄的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能想象出店主是一位沉默寡言的老人,坐在柜台后面,眼神温和地注视着每一个进来的顾客,仿佛他知道你内心深处渴望的那本书。书中还提到了一家现代化的独立书店,设计感十足,书架陈列得如同艺术品,这里汇聚了各地的独立出版物和设计精美的书籍,吸引了许多年轻的读者。作者笔下的书店,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更是承载着文化、记忆和故事的容器。读着读着,我仿佛听到了书页翻动的沙沙声,闻到了咖啡的香气,感受到了北京这座城市独特而迷人的书香气息。这本书让我对北京的了解又深入了一层,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书店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生活,关于城市,关于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

评分

这本书《北京书店印象》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让我看到了北京书店的多元与活力。作者的叙事结构很新颖,他没有按照地理位置或者时间顺序来介绍书店,而是根据不同的主题和风格,将书店巧妙地串联起来。我尤其欣赏他对一家专门销售古籍善本的书店的描述,那里充满了墨香,空气中仿佛弥漫着历史的味道。店主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先生,他对每一本书都了如指掌,并且乐于与顾客分享他的藏书故事。在这里,你可以找到那些早已消失的珍贵文献,感受文字的力量穿越时空的魅力。书中还提到了一家充满现代感的科技书店,书店结合了VR技术,让读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的方式来体验书籍的内容,非常新奇有趣。作者的视角非常前沿,他既能欣赏传统文化的价值,又能拥抱科技带来的创新。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北京书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们以不同的姿态,共同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