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案捲裏的青島 | 作者 | 劉宗偉 |
| 定價 | 58.00元 | 齣版社 | 青島齣版社 |
| ISBN | 9787555238249 | 齣版日期 | 2016-05-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案捲裏的青島》從名人蹤跡、史事鈎沉、戰前印記和舊報新讀四個方麵,分門彆類地介紹瞭青島建置120年來遺落在曆史風影裏的陳跡,以檔案館和博物館的文獻資料為依托,仔細辨析,詳盡考證,還原瞭青島這座“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美麗城市走過的風風雨雨曆程。 |
| 作者簡介 | |
| 劉宗偉,媒體人,城市檔案曆史碎片打撈者,供職於青島日報社。 |
| 目錄 | |
| 篇 名人蹤跡 / 001葉世剋的“豐碑” / 003周馥的青島之行 / 021特魯泊的濟南迴訪 / 033衛禮賢的背影 / 047亨利親王和衛禮賢在即墨大集的身影 / 071尋找譚嶽峰 / 081孫中山訪問青島 / 093王芃生與青島迴歸 / 101報人鬍信之之死 / 119葛光庭的青島歲月 / 133熊希齡的青島之憾 / 153瀋從文重返青島 / 167 第二篇 史事鈎沉 / 175德軍脅迫清廷“許展沂路” / 177消失的葉世剋紀念碑 / 185衛禮賢筆下的青島易手 / 201接收青島如臨大敵 / 219招撫孫百萬 / 233“祥子”罷工 / 257被遺忘的警察公墓 / 283攀轅挽留瀋市長 / 299“”鐵展會 / 315 第三篇 戰前印記 / 325端木蕻良:恐慌的“青島之夜” / 327老捨:悲愴的青島戰前記憶 / 339斯諾:青島采訪“焦土抗戰” / 351 第四篇 舊報新讀 / 357青島民眾悼念孫中山 / 359滿紙“親善”荒唐言 / 369瀋鴻烈的青濟行蹤 / 381美國水兵刺死青島“祥子” / 395司徒雷登視察青島 / 413脆弱的靈山堡壘 / 425 |
| 編輯推薦 | |
| 《案捲裏的青島》,以謹嚴的學術態度和紮實的文學功底,在檔案館和博物館的文獻資料中作精細的爬梳,對有關青島建置120年來的曆史尋蹤覓跡,既注重對重大檔案事件的剔抉解密,又不放棄對檔案曆史碎片的辨析挖掘,從細節入手,不厭其煩,撿拾遺落在曆史縫隙中的散珠碎玉、陳跡殘影,努力將其聯綴起來,並補上血肉和肌理,生動還原走過兩個甲子風雨的城市的興衰榮辱、抗爭求索。 |
| 文摘 | |
| 序言 | |
一拿到《案捲裏的青島》,我腦袋裏立刻聯想到的是那些堆積如山的泛黃捲宗,仿佛每一頁都帶著曆史的風霜和故事的重量。我一直對那些隱藏在官方記錄背後的民間生活、那些被時間洪流衝刷得模糊不清的細節充滿好奇。我設想這本書應該不是那種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像一位老者,坐在海邊,娓娓道來,用案捲的視角,去挖掘那些曾經鮮活的人物和生動的場景。比如,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展現一些關於老建築的檔案,不僅僅是它們的建造年代、設計風格,更希望知道在這些建築裏發生過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悲歡離閤,那些普通人的日常,是如何與這座城市一同呼吸、一同成長的。我甚至腦補,書裏會不會有關於某個老碼頭,某個老商行的買賣賬簿,通過這些冰冷的數字,去還原當時貿易的繁榮,以及那個年代商人們的精明與無奈。又或者,會不會有某個時代的戶籍檔案,那些被記錄下來的名字,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傢族故事,怎樣的遷徙與歸屬?我對這本書的期待,不僅僅是瞭解青島這座城市的曆史脈絡,更是想通過這些“案捲”,去觸摸那些曾經真實存在過的,有溫度的生活。
評分《案捲裏的青島》,這本書在我心中,已經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城市曆史的書,它更像是一扇通往過去時光的任意門。我腦海裏已經開始描繪,書中的內容可能會是怎樣的。我猜想,它會以一種非常“務實”的方式,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切入,講述青島的故事。例如,我希望書中能有關於早期海關的進齣口數據分析,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到青島在那個年代,是如何憑藉其地理優勢,成為重要的貿易港口,以及不同時期,對外貿易的結構和重點是如何變化的。又或者,我期待看到一些關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勘測報告,那些關於港口、鐵路、電廠的規劃和審批,是否能展現齣當時決策者的遠見,以及建設過程中遇到的種種挑戰。我甚至會想象,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舊時社會治安的案件捲宗,那些被記錄下來的罪案,以及當時的偵破過程,是否能反映齣那個年代的社會風貌和人們的生活狀態?總而言之,我期望這本書能夠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通過那些具體的,具有說服力的案捲材料,去展現青島這座城市,過去那些不為人知的,卻又無比真實的一麵。
評分《案捲裏的青島》這本書,在我看來,更像是一場與曆史的深度對話。我非常期待它能帶給我一種“耳聞不如目見”的閱讀體驗,通過那些案捲的蛛絲馬跡,去拼湊齣更為真實、更為立體的青島。我一直在思考,這本書會如何呈現“生活”的痕跡。比如,會不會有關於早期城市公共設施建設的審批文件,裏麵會不會記錄下那個年代市民對於市政建設的需求和反饋?又或者,會不會有關於某個老街區改造的規劃圖紙,裏麵是否還能找到一些被現代城市發展所遺忘的,曾經承載瞭無數迴憶的印記?我腦海裏甚至浮現齣,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老百姓的日常起居記錄,比如某個時期的物價錶、生活用品的供應記錄,那將是多麼生動的畫麵。我想象著,通過這些檔案,我可以瞭解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節奏,他們的衣食住行,他們的娛樂方式,甚至他們的消費觀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超越冰冷的史料,用一種更加人文關懷的方式,去展現青島這座城市的過去,以及那些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的人們,他們的點滴故事。
評分對於《案捲裏的青島》,我的期待是一種“細節的力量”。我堅信,偉大的城市故事,往往藏匿於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之中。我設想,這本書會不會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審視那些官方的檔案,挖掘齣不為人知的另一麵。比如,我特彆好奇,關於老建築的産權變更記錄,是否能揭示齣一些傢族的興衰,一些商業的流轉,甚至一些政治鬥爭的暗流?又或者,那些關於老舊社區管理的規章製度,是否能反映齣那個年代社會生活的形態,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甚至會想象,書中會不會有關於曆史事件的調查報告,那些被記錄下的證詞,那些被審視的證據,是否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事件的復雜性?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偵探,從海量的案捲中抽絲剝繭,找齣那些被掩埋的真相,還原那些被遺忘的細節。它不應該僅僅是曆史的陳述,更應該是曆史的解讀,用一種充滿智慧和洞察力的方式,去呈現青島這座城市,以及它背後那些鮮活的生命。
評分翻開《案捲裏的青島》,我立刻被一種“時間迴溯”的奇妙感覺所吸引。想象一下,透過一疊疊塵封的案捲,我們仿佛能穿越迴那個年代,親眼見證那些被文字記錄下來的曆史瞬間。這本書讓我産生瞭對細節的無限遐想。我猜想,書裏會不會有關於老企業破産、重組的檔案,那些曾經輝煌一時的工廠,它們的衰落與轉型,是否也摺射齣國傢經濟發展的陣痛與變革?我又會好奇,那些關於城市規劃的藍圖和審批文件,是否隱藏著一些今天看來頗具遠見的決策,又或者是一些令人扼腕的遺憾?我特彆希望書中能深入挖掘一些關於“人”的故事,哪怕隻是通過一份簡單的報告,一份陳舊的信件,去勾勒齣那些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的人們,他們的夢想、他們的奮鬥、他們的愛恨情仇。比如,會不會有關於某個曆史事件中,普通市民的參與記錄,那些在宏大曆史敘事中被忽略的個體,他們的行動,他們的選擇,是如何影響瞭事件的走嚮?這本書,在我看來,應該是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們可以窺見青島這座城市,不僅僅是它的宏偉建築和重要事件,更是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普通人的悲喜交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