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新書--硃子傢訓 顔氏傢訓 孔子傢語 硃用純 三秦齣版社

正版新書--硃子傢訓 顔氏傢訓 孔子傢語 硃用純 三秦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硃用純 著
圖書標籤:
  • 傢訓
  • 硃子傢訓
  • 顔氏傢訓
  • 孔子傢語
  • 硃用純
  • 三秦齣版社
  • 傳統文化
  • 修身養性
  • 國學經典
  • 人生哲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麥點文化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三秦齣版社
ISBN:9787805463643
商品編碼:29727212203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7-10-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硃子傢訓 顔氏傢訓 孔子傢語

定價:19.80元

作者:硃用純

齣版社:三秦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10-01

ISBN:978780546364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58kg

編輯推薦


《硃子傢訓》通篇以對偶句一氣嗬成,言及衛生、安全、勤儉、飲食、房田、婚嫁、美色、祭祖、讀書、教育、財酒、誠信、體恤、謙和、無爭、、自省、嚮善、納稅、為官、順應、安分等諸多內容。
《硃子傢訓》本為硃用純教育子女所用,他在傢訓中要子女安分守己,勤勞節儉、敦睦人倫,將古代聖賢理想用平白的話語說給子女們聽。自問世以來流傳甚廣,被曆代士大夫尊為“治傢之經”,清至民國年間一度成為童濛必讀課本之一。由於其內容深刻、精警,而又明白如話,發人深思,故在民間廣為流傳。其中的一些話語,迄今已成為漢語中的常用成語,為百姓所樂道
《顔氏傢訓》是中國*、*有影響的一部“傢訓”,其內容涉及許多領域,強調教育體係應以儒學為核心,尤其注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並對儒學、文學、佛學等方麵提齣瞭自己獨到的見解。
《顔氏傢訓》全書共七捲二十篇,內容廣泛涉及儒學、佛學、道傢、玄學、史學、文學、音韻、訓詁、風俗習慣以及當時各地的生活方式,“又兼論字畫音訓,並考定典故,品弟文藝”,內容的確“曼衍旁涉”。其核心主要是以傳統儒傢思想教育子弟,講如何修身、治傢、處世、為學等。其中也有許多意義積極的見解。如提倡學習,反對不學無術;認為學習以讀書為主,又要注意工農商賈等各種技藝和知識;主張“學貴能行”,反對空談高論,不務實際。此外,書中還對南北朝社會風氣、習俗經常提齣批評,如:贊成北方婦女參加勞動,反對重男輕女和買賣婚姻;提倡鍛煉身體以養生,反對苟且偷生和煉丹服藥追求長生;認為仕宦齣處,要聽其自然,反對鑽營官職,貪圖利祿。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孔子傢語》收錄瞭孔子及弟子的思想及言行,是一部有關孔子生平事跡的資料匯編,大多是有關孔子的逸聞趣事。其體例與《論語》相似,但篇幅卻遠遠超過瞭《論語》。它記錄和介紹瞭孔子的先世、孔子的齣生死亡、孔子的日常生活、孔子政治活動和教學活動,以及孔子學生的事跡。但記述得*多的還是孔子的思想主張,是我們瞭解和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傢學派的重要參考資料。

內容提要


硃 子 傢 訓
硃子傢訓 / 1
顔 氏 傢 訓
**篇 序緻 /11
第二篇 教子 /12
第三篇 兄弟 /15
第四篇 後娶 /18
第五篇 治傢 /21
第六篇 風操 /26
第七篇 慕賢 /40
第八篇 勉學 /43
第九篇 文章 /60
第十篇 名實 /70
第十一篇 涉務 / 73
第十二篇 省事 / 75
第十三篇 止足 / 79
第十四篇 誡兵 / 81
第十五篇 養生 / 82
第十六篇 歸心 / 84
第十七篇 書證 / 92
第十八篇 音辭 /114
第十九篇 雜藝 /119
第二十篇 終製 /124
孔 子 傢 語
相魯** /128
始誅第二 /132
王言解第三 /134
大婚解第四 /138
儒行解第五 /141
問禮第六 /145
五儀解第七 /148
緻思第八 /154
三恕第九 /166
好生第十 /171
觀周第十一 /177
弟子行第十二 /181
賢君第十三 /186
辯政第十四 /191
六本第十五 /197
辯物第十六 /207
哀公問政第十七 /212
顔迴第十八 /216
子路初見第十九 /220
在厄第二十 /225
入官第二十一 /228
睏誓第二十二 /232
五帝德第二十三 /237
五帝第二十四 /241
執轡第二十五 /243
本命解第二十六 /248
論禮第二十七 /250
觀鄉射第二十八 /254
郊問第二十九 /257
五刑解第三十 /259
刑政第三十一 /261
禮運第三十二 /264
冠頌第三十三 /271
廟製第三十四 /273
辯樂解第三十五 /275
問玉第三十六 /279
屈節解第三十七 /281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287
本姓解第三十九 /296
終記解第四十 /299
正論解第四十一 /302

目錄


【原文】
黎明即起〔1〕,灑掃庭除〔2〕,要內外整潔。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3〕,必親自檢點〔4〕。
【注釋】
〔1〕黎明:天快亮的一段時間叫黎明。
〔2〕庭除:庭院。劉兼詩:“月移花影過庭除。”
〔3〕門戶:古代把雙扇的門叫門,單扇的門叫戶。
〔4〕檢點:細心察看。
【譯文】
天剛剛亮的時候就起身,灑水打掃庭院,要裏裏外外都整齊、乾淨。
天黑以後便休息,關好門,一切都要親自來查看,以免疏漏。
【原文】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1〕。
【注釋】
〔1〕恒:常常。
【譯文】
吃飯的時候要想到糧食的來之不易。
對於衣服用度,要常常想著這些物産資財來之不易,要珍惜。
【原文】
宜未雨而綢繆〔1〕,勿臨渴而掘井。
【注釋】
〔1〕綢繆:《詩經豳風鴟●》:“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這裏指做好雨前的各種準備工做,即後世“未雨綢繆”之意。
【譯文】
凡事要先作好準備工作,不要等到口渴瞭纔想起來挖井。
【原文】
自奉必須儉約〔1〕,宴客切勿留連。
【注釋】
〔1〕自奉:對自己的奉養,也就是自己的生活消費。
【譯文】
自己的生活消費要節儉,宴會賓客的時候不要沉迷不止。
【原文】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1〕;
飲食約而精〔2〕,園蔬愈珍饈〔3〕。
【注釋】
〔1〕瓦缶:是一種瓦質容器,俗稱瓦罐。
〔2〕約:簡約,簡要,在這裏當“簡單”講。
〔3〕珍饈:珍奇貴重的食物。
【譯文】
使用的器具質實而清潔,就是瓦罐也勝過瞭金碗玉器。
飲食雖節儉但精粹,就是自傢園裏的蔬菜也勝過瞭珍奇貴重的食物。
【原文】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譯文】
不要營造華麗的住宅,不要謀求肥饒的田地。
【原文】
三姑六婆〔1〕,實淫盜之媒〔2〕;
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
童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
【注釋】
〔1〕三姑六婆:據陶宗儀《輟耕錄》,三姑指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指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
〔2〕媒:媒介。
【譯文】
三姑六婆這類人做的事都是不正派的;女僕美麗小妾嬌媚,這並不是做妻子的福氣。
童僕不要用模樣俊美的,妻妾也切勿使她們濃妝艷抹。
【原文】
宗祖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1〕。
【注釋】
〔1〕經書:經是指《五經》,即《詩經》、《書經》、《易經》、《禮記》、《春鞦》。書是指《四書》,即《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譯文】
宗祖雖然已成古人,但是祭祀時對他們要懷著誠心;子孫雖然還很愚頑,但是要讓他們閱讀儒傢的經典著作。
【原文】
居身務期儉樸,教子要有義方〔1〕。
【注釋】
〔1〕義方:閤乎義理的法則。《左傳》上說:“臣聞愛子,教子以義方。”義方就是教導子弟的正確方法。
【譯文】
為人作風要儉樸,教導子弟要有正確的方法。
【原文】
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譯文】
不要貪圖意外的錢財,不要飲酒過量。
【原文】
與肩挑貿易〔1〕,勿占便宜;
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2〕。
【注釋】
〔1〕與肩挑貿易:肩挑指肩挑貨物到處銷售者。貿易,以金錢或貨物交換貨物,俗稱買賣。
〔2〕溫恤:溫,指溫存,殷切慰問。恤,撫恤。
【譯文】
和走街串巷的小商販做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靜心治傢:傢規傢訓的智慧與實踐》 一、引言:為何需要傢規傢訓? 在一個變動不居、信息爆炸的時代,傢庭作為社會的基本細胞,其穩定與和諧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現代傢庭也麵臨著諸多挑戰:代際溝通的鴻溝、價值觀念的衝突、生活節奏的加快導緻的疏離感,以及社會上各種不良風氣對下一代的潛在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迴溯傳統,重拾那些曆經歲月洗禮、凝聚著先人智慧的傢規傢訓,為現代傢庭提供一麵鏡子,一套指南,一種精神支撐,已成為一種迫切的需求。 《靜心治傢:傢規傢訓的智慧與實踐》並非僅僅是一本古籍的簡單匯編,它是一次對中華優秀傳統傢訓文化的深入挖掘與現代詮釋。本書旨在從浩瀚的中華文化寶庫中,擷取那些曆久彌新、具有普適性意義的傢規傢訓精髓,並結閤當代社會的生活情境,進行細緻解讀和實用指導。它不是一套僵化的教條,而是一套靈活的智慧,一種麵嚮未來的生活哲學,幫助我們構建更為和睦、文明、有力量的傢庭。 二、本書內容概述:深耕傢德,涵養心靈 本書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層層遞進,旨在係統性地引導讀者理解和實踐傢規傢訓的精髓。 第一部分:溯源古聖先賢,明傢道之本 本部分著重於梳理中華傳統傢訓的源頭與流變,選取最具代錶性的幾部經典,深入淺齣地闡釋其核心思想。 “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孔孟之道與君子之道 我們將從《論語》等儒傢經典中,提煉孔子關於個人修養、傢庭倫理以及社會責任的論述。重點在於“仁”、“義”、“禮”、“智”、“信”等儒傢核心價值觀如何在傢庭生活中得到體現。例如,如何通過“孝悌”來維係傢庭成員之間的情感,如何通過“誠信”來規範言行,如何通過“剋己復禮”來約束自身欲望,從而達到傢庭的和諧。 這部分將探討儒傢思想如何將傢庭視為社會的基本單元,強調傢庭成員的相互責任和義務,以及個人品德的養成是傢庭和諧與社會安定的基礎。我們將分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之道”等傳統道德規範,並探討其在現代傢庭關係中的現實意義。 “懲忿窒欲,興賢助善”:硃子傢訓的時代迴響 硃熹的《硃子傢訓》(即《硃柏廬先生治傢格言》)是中國傢訓史上的重要裏程碑。本書將對其進行詳盡的解讀,不僅停留在字麵意思的理解,更深入挖掘其背後蘊含的深刻哲理。我們將重點分析其中關於“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毋怠毋荒,勤於生計”、“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等句子的具體含義及其在現代生活中的實踐方法。 本書將特彆強調硃子傢訓中關於節儉、勤勞、誠信、戒貪、感恩等美德的強調,並結閤當代社會消費主義盛行、人情淡漠等現象,闡釋這些古訓如何成為抵禦不良社會風氣、培養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指導。我們將分析“勿飲酒,勿貪色,勿耽賭博”等禁誡,指齣其在維護傢庭健康與個人品德方麵的積極作用。 “安貧樂道,樂其道不憂”:顔氏傢訓的處世智慧 北齊顔之推的《顔氏傢訓》則以其“切身實用”的特點而著稱,被譽為“居傢處世之寶”。本書將選取《顔氏傢訓》中最具代錶性的篇章,如關於“言行”、“交友”、“治學”、“處事”等方麵的論述,進行深入剖析。我們將探討顔之推如何告誡子孫在言談舉止上要謹慎,如何選擇良師益友,如何對待學業與工作,以及如何妥善處理人際關係。 本書將特彆關注《顔氏傢訓》中關於“重教”、“慎行”、“防微杜漸”、“知足常樂”等思想。我們將結閤現代教育麵臨的挑戰,探討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德;在人際交往日益復雜的今天,如何通過“不妄語”、“不搬弄是非”來保持內心的平靜與純淨;以及如何在物質日益豐富的社會中,保持一顆感恩、知足的心。 第二部分:抽絲剝繭,解析傢規傢訓的實踐維度 在理解瞭傢規傢訓的理論基礎後,本部分將聚焦於傢規傢訓在現代傢庭中的具體實踐,提供可操作的指導。 “內省吾身,日三省乎己”:個人品德的涵養 本書強調,任何傢庭的和諧都始於個體的修養。我們將藉鑒曆代傢訓中關於“誠”、“敬”、“靜”、“忍”等個人品德的論述,深入探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反省和約束。這包括如何審視自己的言行是否符閤道德規範,如何控製情緒,如何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 我們將提供具體的實踐方法,例如建立個人日記,定期進行自我評估;學習正念冥想,提升自我覺察能力;以及通過閱讀、思考和實踐,不斷修正自己的認知和行為。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傢庭關係的重塑 本書將深入剖析傳統傢訓中關於傢庭成員之間關係的論述,並結閤現代傢庭的特點,提齣重塑和諧傢庭關係的建議。我們將探討如何理解和實踐“孝”,如何建立平等的親子關係,如何促進兄弟姐妹之間的互助與理解。 這部分將提供具體的溝通技巧、衝突解決策略,以及如何通過共同的傢庭活動來增進情感。我們將強調,傢規傢訓並非要求刻闆的服從,而是倡導基於尊重、理解和愛的良性互動。 “勤儉持傢,生財有道”: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富足 傢訓中關於勤勞、節儉、量入為齣的教誨,在追求物質享受的當下,顯得尤為珍貴。本書將結閤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探討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理解和實踐“勤儉持傢”。這包括閤理的消費觀、健康的理財觀,以及如何通過勤奮工作實現經濟的獨立與傢庭的富足。 同時,本書也強調,真正的富足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我們將探討傢訓中關於“知足常樂”、“感恩惜福”等思想,引導讀者在追求物質富裕的同時,不忘精神世界的充實與升華。 “教子有方,啓迪智慧”:麵嚮未來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傢訓的重要內容。本書將從曆代傢訓中汲取教育智慧,探討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培養具有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下一代。我們將關注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如何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本書將結閤現代教育心理學和傢庭教育學,為傢長提供科學的育兒方法,強調寓教於樂、言傳身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共同成長。 第三部分:融匯古今,構建現代傢庭的傢規傢訓體係 本部分將引導讀者將前兩部分所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並結閤自身傢庭的實際情況,構建一套既符閤傳統美德,又適應現代生活需求的傢庭傢規傢訓體係。 “因材施教,因傢製宜”:傢規傢訓的個性化構建 本書不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傢規”,而是強調“因材施教,因傢製宜”的原則。我們將引導讀者審視自己傢庭的文化傳統、成員的性格特點、生活環境等因素,從而提煉齣最適閤自己傢庭的傢規傢訓。 我們將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方法,幫助讀者進行傢庭會議,共同討論和製定符閤傢庭實際的傢規傢訓,並強調傢規傢訓的製定應是全傢共同參與的過程,以增強傢庭成員的認同感和執行力。 “言傳身教,潤物無聲”:傢規傢訓的有效傳承 傢規傢訓的生命力在於傳承。本書將深入探討“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即父母的言行舉止是孩子最直接的學習榜樣。我們將強調,再好的傢規傢訓,如果父母不能身體力行,都將是空談。 本書將提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傳遞傢規傢訓的方法,例如通過故事、榜樣、鼓勵和適度的引導,讓傢規傢訓像空氣一樣融入傢庭生活的點點滴滴,潛移默化地影響傢庭成員,尤其是下一代的成長。 “守望相助,和諧共榮”:傢規傢訓的時代價值 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傢規傢訓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傳承,更是一種精神支撐,一種應對挑戰的智慧,一種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本書將總結傢規傢訓的時代價值,指齣其在培養有道德、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公民,構建和諧傢庭、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 我們將強調,傢規傢訓的實踐,能夠幫助個體抵禦誘惑,保持內心的寜靜;能夠增進傢庭成員之間的理解與信任,化解矛盾;能夠為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 三、結語:讓傢訓之光,照亮現代生活 《靜心治傢:傢規傢訓的智慧與實踐》希望成為您傢庭生活中一本常備的“心靈手冊”。它不僅是對中國傳統優秀傢訓文化的緻敬與傳承,更是對現代傢庭生存智慧的探索與實踐。通過閱讀和實踐本書,我們相信,您將能夠更好地理解傢庭的意義,掌握經營幸福傢庭的鑰匙,讓古聖先賢的智慧之光,照亮您和您的傢人,走嚮更加寜靜、和諧、美好的未來。本書將引導您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尋找到內心的平靜,夯實傢庭的根基,培養齣優秀的孩子,最終實現“傢和萬事興”的美好願景。

用戶評價

評分

閱讀這套書,更像是在與曆史對話,與先賢交流。三部傢訓,雖然作者、時代、風格各異,但它們都指嚮瞭一個共同的目標:如何成為一個有德行、有智慧、有擔當的人,如何建立一個和諧、幸福、有傳承的傢庭。我並非在尋求什麼立竿見影的“秘訣”,而是希望能夠從中汲取養分,滋養自己的心靈,提升自己的認知,並在日常生活中,點滴實踐。硃子傢訓的務實,顔氏傢訓的真切,孔子傢語的宏遠,它們共同構成瞭一幅豐富而立體的傳統文化畫捲,讓我沉醉其中,受益匪淺。

評分

這本《硃子傢訓 顔氏傢訓 孔子傢語》閤訂本,初拿到手時,我便被它那古樸典雅的書名所吸引。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懷有深深敬意和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集粹經典,讓我能一窺古聖先賢的智慧之光。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匯集瞭三部在中國曆史上享有盛譽的傢訓典籍,它們如三顆璀璨的明珠,各自閃耀著不同的光芒。我期待著通過閱讀,能夠深入理解這些先賢們對於傢庭倫理、個人修養、治傢之道以及為人之本的深刻見解。 翻開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硃子傢訓。這篇傢訓以簡潔明瞭的語言,闡述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處世之道。它不僅僅是指導傢庭成員行為規範的文本,更是一部凝聚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寶典。從“黎明即起,灑掃庭除”的勤勉,到“傢門和順,雖貧不散”的和睦,再到“勿貪意外之財,勿淫意外之色”的剋製,無不體現瞭古人對理想生活狀態的追求。我尤其被其中關於“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的警示所打動,這提醒著我們珍惜當下,感恩生活,拒絕揮霍與浪費,這在當下物質充裕的時代,更顯得彌足珍貴。

評分

緊接著是顔氏傢訓。與硃子傢訓的側重點略有不同,顔氏傢訓更像是一位飽經風霜的長者,以親切而又語重心長的口吻,嚮子孫後代娓娓道來自己的人生經驗和教訓。它不僅涉及治傢之法,更深入到個人品德的塑造、學問的追求以及對社會責任的擔當。我常常在讀到“父子之親,夫婦之道,禮儀不能違也”時,體會到傢庭內部和諧穩定的重要性;而“苟有所遇,皆當自審,無使悔吝”的告誡,則讓我反思自己是否在麵對選擇時,能夠審慎思考,避免不必要的後悔。顔氏傢訓的文字樸實無華,卻字字珠璣,充滿智慧,仿佛能穿越時空,與我進行一場心靈的對話。

評分

總的來說,這本《硃子傢訓 顔氏傢訓 孔子傢語》閤訂本,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心靈的洗禮。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迷失方嚮,感到焦慮和浮躁。而閱讀這些古老的智慧,就像在喧囂的世界裏找到瞭一片寜靜的港灣。我能夠感受到先賢們對於後代的殷切期盼,他們用最真摯的情感,最樸素的語言,為我們指明瞭人生前行的道路。這本書不僅僅適閤作為傢中的常備讀物,更值得我們反復品讀,從中領悟人生的真諦,並將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傳承下去。

評分

孔子傢語,這部更顯宏大的典籍,則讓我得以窺見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全貌,以及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它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傢訓”,但其中蘊含的關於仁、義、禮、智、信的論述,關於君子之道、學習方法、修身養性的道理,對於個人成長和傢庭教育,無疑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我常常被其中對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強調所啓發,這讓我明白,真正的學習在於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在於勤於思考,而非死記硬背。孔子傢語的博大精深,每一次閱讀都能有新的感悟,它是我心中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