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讀庫1702
定價:30.00元
作者:張立憲
齣版社:新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13325332
字數:220
頁碼:352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擺事實不講道理”是《讀庫》的編輯方針。其收入的作品從篇幅而言屬於五韆至五萬字之間的中篇讀本;內容而言,《讀庫》強調非學術,非虛構,追求趣味和品味的結閤,探究人與事、細節與談資,不探討學術問題,不發錶文學作品,所選書評影評等文體則強調趣味性,通過真實的錶象給讀者帶來閱讀快感和思想深度。《讀庫1504》點擊進入 《讀庫1505》點擊進入 《讀庫1506》點擊進入 《讀庫1601》點擊進入 《讀庫1602》點擊進入 《讀庫1603》點擊進入《讀庫1604》點擊進入 《讀庫1605》點擊進入 《讀庫1606》點擊進入《讀庫1701》點擊進入 《讀庫1702》點擊進入《讀庫2015(套裝六冊)》點擊進入《更作品請進入新星齣版社旗艦店》點擊進入
內容提要
本輯《讀庫》是2017年第二期,包含七篇文章:《他們都去哪兒瞭》、《遷徙》、《徽州絲絹案紛爭》、《創世紀》、《接吻和革命》、《星象學的預測準嗎?》和《駱綺蘭拜師記》。
南水北調中綫工程是繼三峽工程之後,中國規模*的一次水庫移民大遷徙。為滿足中綫工程2014年的調水需要,湖北、河南兩省庫區共需搬遷約三十四萬人。
從2009年9月到2010年11月,作者李秀樺利用假期時間對庫區移民進行記錄拍攝,《他們都去哪兒瞭》用紀實的手法,白描式展現瞭庫區移民搬遷前後的生活狀態和情感起伏。第二篇《遷徙》為這期間李秀樺拍攝的“南水北調中綫工程移民影像”。
大明萬曆年間,徽州府爆發瞭一場民間騷亂。這場騷亂前後持續時間將近十年,將當地百姓,鄉紳鄉宦,一府六縣官員,應天巡按、巡撫乃至戶部尚書與當朝首輔都裹挾瞭進去。大明官場特有的規則,使得從中樞到地方、從官僚到平民的諸多利益集團各懷心思,彼此攻訐、算計、妥協。朝廷決策如何齣爐,地方執行如何落實,官場規則如何運作,利益之間如何博弈,在這個案子裏縴毫畢見,形成瞭一幅頗具象徵意義的晚明政治生態圖譜。
作者馬伯庸檢索大量文獻,結閤今人的研究成果,寫齣這篇《徽州絲絹案紛爭》,細述此案的前前後後。
颱灣詩刊《創世紀》於1954年創立,從創刊到現在,六十年如一日,從未中斷,可以說是颱灣文壇的一個奇跡。由瘂弦口述、王立記錄整理的《創世紀》,在迴顧瞭這個傳奇詩刊發展曆程的同時,也牽齣一段颱灣現代詩壇的興衰史。
電影審查製度,哪個國傢都有,日本也不例外。薩蘇的《接吻與革命》整理瞭日本一百多年的電影史中,那些被剪和被禁的片子。
王巍曾在《讀庫》發錶過《望星空》、《十二星座》等文章,本期的《星相學的預測準嗎?》為我們梳理瞭星象占蔔在西方文化中的曆史由來,解釋瞭産生於古希臘時代的西方星相學理論何以成為人們預測性格、命運、流年、吉凶的流行符號。
王鶴的《駱綺蘭拜師記》從一個鞦日午後,隨園主人袁枚迎來的一位不速之客說起,講述纔情膽識皆不弱的清代女詩人駱綺蘭的幾段軼事,閨秀立世之艱、揚名之難,令人感嘆。
目錄
作者介紹
張立憲
江湖人稱“老六”。新聞齣版從業者,居北京。現主編《讀庫》叢書。並策劃齣版《青衣張火丁》、《共和國教科書》等。多年來,跨工種作業,獨立完成一本書的策劃、組稿、編稿、設計、印刷、宣傳、發行各環節,涉及編輯、美術、財務、公關、銷售諸領域。以一人之力,創齣中國齣版界持續齣版一種讀書品牌《讀庫》的奇跡。2008年4月當選“思想推動中國——聯想ThinkPad中國思想力人物評選”的十位中國思想力人物之一。自2002年起,以“見招拆招”為網名,發錶“記憶碎片”係列文章,在網絡世界流傳至今。
文摘
序言
《讀庫1702》的獨特之處,在於它能夠將看似遙遠的主題,以一種極其貼近生活的方式呈現齣來。我驚喜地發現,那些原本隻存在於書本上的概念,在作者的筆下,變得鮮活而真實,觸手可及。它沒有故作高深,也沒有賣弄學問,而是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娓娓道來,卻字字珠璣。我常常會在閱讀的過程中,因為某一個觀點而産生強烈的共鳴,仿佛作者就是在說齣我心中所想,卻又無法錶達的情緒。這種“知音”般的體驗,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述故事,更是在與我進行心靈的交流。它讓我看到瞭隱藏在日常瑣事中的哲學,品味到瞭平凡生活中的詩意。它不是一本需要死記硬背的教科書,而是一本能夠與你的生活發生連接,並為你提供新的思考角度的讀物。我享受這種被理解、被觸動的閱讀過程,它讓我覺得,我並不孤單。
評分《讀庫1702》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捧著一杯熱茶,悠閑地翻閱一本舊相冊。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沒有宏大的敘事,但每一頁都充滿瞭生活的氣息,充滿瞭迴憶的溫度。它讓我看到瞭一些被時間遺忘的角落,聽到瞭一些被歲月消磨的聲音。那些曾經的歡笑與淚水,那些青澀的夢想與執著,都通過文字再次鮮活起來。它不是以一種說教的姿態齣現,而是以一種分享的心情,將那些點滴匯聚成河,滋養著我的心靈。我從中感受到瞭生命的韌性,感受到瞭時光的厚重。它讓我明白,很多時候,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恰恰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它不追求技巧的炫耀,不刻意製造噱頭,隻是用一種最真誠的方式,與讀者進行著一次溫柔的對話,讓我迴味無窮。
評分翻開《讀庫1702》的封麵,一股淡淡的墨香撲麵而來,仿佛穿越瞭時空的阻隔,與那些沉睡在文字中的智慧相遇。閤上一本書,就像完成瞭一次心靈的旅程,腦海中湧動著無數的思緒,有的如涓涓細流,滋養著乾涸的心田;有的則像奔騰的江河,激蕩起澎湃的波瀾。這本書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它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洞察力,為我打開瞭一扇認識世界的新窗口。那些看似尋常的片段,在作者的筆下被賦予瞭彆樣的生命力,讓我重新審視那些被忽略的細節,體會到生活本身的詩意與哲理。有時,我會因為某段文字而陷入沉思,仿佛置身於一個未知的領域,與作者一同探索未解之謎;有時,我會被某句精闢的言論所摺服,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閱讀的過程,更像是在與一位博學的朋友進行著一場深度的對話,他循循善誘,引導我思考,拓展我的視野,讓我看到那些曾經模糊不清的輪廓逐漸清晰起來。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的渴望與迷茫,也指引瞭我前行的方嚮。
評分《讀庫1702》帶給我最大的驚喜,莫過於它所呈現齣的那種“慢”的藝術。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早已習慣瞭信息爆炸和碎片化的閱讀,而這本書卻像一股清流,將我們拉迴到一種更加從容、更加深入的閱讀狀態。作者似乎有意放慢瞭敘事的腳步,讓每一個場景、每一個人物都得到瞭充分的鋪陳和展現。這種“慢”並非拖遝,而是為瞭讓讀者有足夠的時間去品味其中的韻味,去感受字裏行間的情感。我常常會停下來,反復咀嚼某一段文字,仿佛在品嘗一杯醇厚的陳釀,越品越有味道。它教會我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如何去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書中對細節的描繪尤其令人稱道,那些細緻入微的觀察,仿佛讓我親身經曆瞭那些場景,感受到瞭人物的心跳。這是一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讓我暫時忘卻瞭外界的喧囂,完全沉溺在書中的世界裏。我想,這或許纔是閱讀的真正意義所在,不僅僅是為瞭獲取信息,更是為瞭讓心靈得到一次徹底的洗滌和滋養。
評分讀完《讀庫1702》,我仿佛經曆瞭一場精神的“斷捨離”。它沒有強迫我去接受任何觀念,也沒有試圖灌輸某種特定的思想。相反,它像一位溫和的引路人,默默地在我麵前鋪陳齣種種可能性,讓我自己去發現、去選擇。書中那些看似不經意的敘述,卻蘊含著對人生、對社會深刻的思考。我從中看到瞭不同的人生選擇,聽到瞭各種各樣的聲音,也因此對“我”的定位有瞭更清晰的認知。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被外界的聲音所裹挾,失去瞭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這本書,恰恰是在提醒我,要迴歸內心,傾聽自己的聲音,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條路。它不是一本告訴你“應該怎麼做”的書,而是一本鼓勵你“思考為什麼”的書。這種引導式的閱讀,讓我倍感輕鬆,也更加心悅誠服。它讓我學會瞭如何去辨彆,如何去取捨,如何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和獨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