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读库1702
定价:30.00元
作者:张立宪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13325332
字数:220
页码:352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摆事实不讲道理”是《读库》的编辑方针。其收入的作品从篇幅而言属于五千至五万字之间的中篇读本;内容而言,《读库》强调非学术,非虚构,追求趣味和品味的结合,探究人与事、细节与谈资,不探讨学术问题,不发表文学作品,所选书评影评等文体则强调趣味性,通过真实的表象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读库1504》点击进入 《读库1505》点击进入 《读库1506》点击进入 《读库1601》点击进入 《读库1602》点击进入 《读库1603》点击进入《读库1604》点击进入 《读库1605》点击进入 《读库1606》点击进入《读库1701》点击进入 《读库1702》点击进入《读库2015(套装六册)》点击进入《更作品请进入新星出版社旗舰店》点击进入
内容提要
本辑《读库》是2017年第二期,包含七篇文章:《他们都去哪儿了》、《迁徙》、《徽州丝绢案纷争》、《创世纪》、《接吻和革命》、《星象学的预测准吗?》和《骆绮兰拜师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继三峡工程之后,中国规模*的一次水库移民大迁徙。为满足中线工程2014年的调水需要,湖北、河南两省库区共需搬迁约三十四万人。
从2009年9月到2010年11月,作者李秀桦利用假期时间对库区移民进行记录拍摄,《他们都去哪儿了》用纪实的手法,白描式展现了库区移民搬迁前后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起伏。第二篇《迁徙》为这期间李秀桦拍摄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影像”。
大明万历年间,徽州府爆发了一场民间骚乱。这场骚乱前后持续时间将近十年,将当地百姓,乡绅乡宦,一府六县官员,应天巡按、巡抚乃至户部尚书与当朝首辅都裹挟了进去。大明官场特有的规则,使得从中枢到地方、从官僚到平民的诸多利益集团各怀心思,彼此攻讦、算计、妥协。朝廷决策如何出炉,地方执行如何落实,官场规则如何运作,利益之间如何博弈,在这个案子里纤毫毕见,形成了一幅颇具象征意义的晚明政治生态图谱。
作者马伯庸检索大量文献,结合今人的研究成果,写出这篇《徽州丝绢案纷争》,细述此案的前前后后。
台湾诗刊《创世纪》于1954年创立,从创刊到现在,六十年如一日,从未中断,可以说是台湾文坛的一个奇迹。由瘂弦口述、王立记录整理的《创世纪》,在回顾了这个传奇诗刊发展历程的同时,也牵出一段台湾现代诗坛的兴衰史。
电影审查制度,哪个国家都有,日本也不例外。萨苏的《接吻与革命》整理了日本一百多年的电影史中,那些被剪和被禁的片子。
王巍曾在《读库》发表过《望星空》、《十二星座》等文章,本期的《星相学的预测准吗?》为我们梳理了星象占卜在西方文化中的历史由来,解释了产生于古希腊时代的西方星相学理论何以成为人们预测性格、命运、流年、吉凶的流行符号。
王鹤的《骆绮兰拜师记》从一个秋日午后,随园主人袁枚迎来的一位不速之客说起,讲述才情胆识皆不弱的清代女诗人骆绮兰的几段轶事,闺秀立世之艰、扬名之难,令人感叹。
目录
作者介绍
张立宪
江湖人称“老六”。新闻出版从业者,居北京。现主编《读库》丛书。并策划出版《青衣张火丁》、《共和国教科书》等。多年来,跨工种作业,独立完成一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各环节,涉及编辑、美术、财务、公关、销售诸领域。以一人之力,创出中国出版界持续出版一种读书品牌《读库》的奇迹。2008年4月当选“思想推动中国——联想ThinkPad中国思想力人物评选”的十位中国思想力人物之一。自2002年起,以“见招拆招”为网名,发表“记忆碎片”系列文章,在网络世界流传至今。
文摘
序言
《读库1702》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捧着一杯热茶,悠闲地翻阅一本旧相册。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宏大的叙事,但每一页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充满了回忆的温度。它让我看到了一些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听到了一些被岁月消磨的声音。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那些青涩的梦想与执着,都通过文字再次鲜活起来。它不是以一种说教的姿态出现,而是以一种分享的心情,将那些点滴汇聚成河,滋养着我的心灵。我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韧性,感受到了时光的厚重。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恰恰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不追求技巧的炫耀,不刻意制造噱头,只是用一种最真诚的方式,与读者进行着一次温柔的对话,让我回味无穷。
评分读完《读库1702》,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断舍离”。它没有强迫我去接受任何观念,也没有试图灌输某种特定的思想。相反,它像一位温和的引路人,默默地在我面前铺陈出种种可能性,让我自己去发现、去选择。书中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叙述,却蕴含着对人生、对社会深刻的思考。我从中看到了不同的人生选择,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因此对“我”的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被外界的声音所裹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本书,恰恰是在提醒我,要回归内心,倾听自己的声音,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它不是一本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的书,而是一本鼓励你“思考为什么”的书。这种引导式的阅读,让我倍感轻松,也更加心悦诚服。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去辨别,如何去取舍,如何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
评分《读库1702》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将看似遥远的主题,以一种极其贴近生活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惊喜地发现,那些原本只存在于书本上的概念,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鲜活而真实,触手可及。它没有故作高深,也没有卖弄学问,而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却字字珠玑。我常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因为某一个观点而产生强烈的共鸣,仿佛作者就是在说出我心中所想,却又无法表达的情绪。这种“知音”般的体验,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故事,更是在与我进行心灵的交流。它让我看到了隐藏在日常琐事中的哲学,品味到了平凡生活中的诗意。它不是一本需要死记硬背的教科书,而是一本能够与你的生活发生连接,并为你提供新的思考角度的读物。我享受这种被理解、被触动的阅读过程,它让我觉得,我并不孤单。
评分翻开《读库1702》的封面,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与那些沉睡在文字中的智慧相遇。合上一本书,就像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旅程,脑海中涌动着无数的思绪,有的如涓涓细流,滋养着干涸的心田;有的则像奔腾的江河,激荡起澎湃的波澜。这本书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新窗口。那些看似寻常的片段,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别样的生命力,让我重新审视那些被忽略的细节,体会到生活本身的诗意与哲理。有时,我会因为某段文字而陷入沉思,仿佛置身于一个未知的领域,与作者一同探索未解之谜;有时,我会被某句精辟的言论所折服,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阅读的过程,更像是在与一位博学的朋友进行着一场深度的对话,他循循善诱,引导我思考,拓展我的视野,让我看到那些曾经模糊不清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的渴望与迷茫,也指引了我前行的方向。
评分《读库1702》带给我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它所呈现出的那种“慢”的艺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早已习惯了信息爆炸和碎片化的阅读,而这本书却像一股清流,将我们拉回到一种更加从容、更加深入的阅读状态。作者似乎有意放慢了叙事的脚步,让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得到了充分的铺陈和展现。这种“慢”并非拖沓,而是为了让读者有足够的时间去品味其中的韵味,去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感。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一段文字,仿佛在品尝一杯醇厚的陈酿,越品越有味道。它教会我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如何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书中对细节的描绘尤其令人称道,那些细致入微的观察,仿佛让我亲身经历了那些场景,感受到了人物的心跳。这是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暂时忘却了外界的喧嚣,完全沉溺在书中的世界里。我想,这或许才是阅读的真正意义所在,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是为了让心灵得到一次彻底的洗涤和滋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