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我要的香港
定價:32.00元
售價:21.8元,便宜10.2元,摺扣68
作者:嚴飛
齣版社:浙江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12-01
ISBN:9787308109093
字數:152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281kg
此書將以訪談的形式,采訪10位年齡介乎於30歲上下的新一代香港文化人(10位人物涉足領域為齣版、書評批評、藝文雜誌、小說文學、音樂、漫畫、本土保育運動、小劇場),以期瞭解新一代香港文化人的思想結構和人文關懷,以及他們麵臨香港經濟上邊緣化、文化上日漸衰微以及在與內地愈發融閤的大時代之下的睏惑、掙紮和對於未來的冀望。上一代香港文化人梁文道、馬傢輝將從香港代際紛爭的視角齣發,評判他們眼中下一代香港文化人,以為序。
嚴飛編著的《我要的香港(文化行者)》分三部分分彆是:這座不讀書的城、在“文化沙漠”裏看到綠洲和書影書話,其中包括《熱愛讀書的痛苦》、《也要相信未來——迴應梁文道一文的批評者》、《廢墟中看見羅馬》、《香港,成為我的香港》、《解讀華西村神話》、《甘尚武的世紀迴憶》、《捐款減稅的香港啓示》等文章。本書主要是介紹香港的文化。
嚴飛,江蘇南京人,生於20世紀80年代,復旦大學法學學士、牛津大學比較社會政策學碩士,目前在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係任副研究員(ResearchAssociate),同時兼為《縱橫周刊》香港文化研究員,《鳳凰周刊》《新民周刊》《21世紀經濟報道》《財經》特約撰稿人,部分書評作品見於《書城》《中國書評》《國傢曆史》《南方都市報》等報刊雜誌。自在香港工作之後,研究興趣開始集中到香港的人文、社會、政治觀察之上,並以80後人的熱誠,積極投入到書寫香港的語境中。
手捧著《我要的香港》,我內心充滿瞭期待,盡管我還沒有開始閱讀。書名本身就有一種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仿佛是作者在嚮我們展示他心中理想化的香港,或者是一種對香港獨特精神的呐喊。我很好奇,這位作者究竟會以怎樣的視角來描繪這座城市?他所“要的”香港,是關於經濟的騰飛,還是關於文化的傳承?是關於自由的呼吸,還是關於人情的溫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避免那些過於宏大敘事和陳詞濫調,而是能深入到香港的肌理之中,去捕捉那些最真實、最生動的瞬間。我腦海中關於香港的印象,總是交織著金融中心的繁華、維多利亞港的璀璨,以及那些老街小巷裏的市井氣息。我渴望在這本書中找到一種連接,能夠將這些看似獨立的元素串聯起來,形成一幅完整而富有生命力的城市畫捲。我期待它能講述一些我未曾聽過的故事,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香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我相信,一本好的書,能夠帶領讀者去發現自己內心深處對於某個地方的某種情感共鳴,而《我要的香港》,正是我期待的那種能夠引發共鳴的書。
評分我對香港的興趣,更多地來源於那些充滿時代感的電影和那些講述著香港人奮鬥曆程的書籍。當《我要的香港》這本書擺在我麵前時,我立刻被它的書名所吸引。它傳遞齣一種主動、一種渴望,一種對特定狀態下的香港的追求。我很好奇,作者心中“想要的香港”究竟是什麼樣的?是某種理想化的狀態,還是對現實香港的一種解讀和期盼?我更傾嚮於相信,這本書裏一定蘊含著作者對這座城市深厚的思考和獨特的情感。我希望它能帶領我走進香港的街頭巷尾,去感受那些隱藏在摩天大樓下的市井煙火,去聆聽那些普通人的生活故事。我腦海中關於香港的畫麵,總是與一種充滿活力的、同時又帶著一絲懷舊氣息的氛圍聯係在一起。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鮮活的素材,讓我能夠更具體地想象齣那種畫麵。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探討香港的文化特色,以及這種特色是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形成並演變的。我相信,一座城市的魅力,往往就體現在那些細微之處,體現在那些不易察覺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念之中。這本書,或許就能為我揭示這些隱藏的寶藏。
評分說實話,我拿到《我要的香港》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我以為它可能又是一本韆篇一律的關於香港的旅遊指南或者風情介紹。然而,當我翻開書頁,看到那些精心排版的文字和圖片時,我的看法開始動搖瞭。書中的語言風格,似乎與我平時接觸到的旅遊類書籍截然不同,它更加內斂、更加充滿個人情感,仿佛是一位老友在娓娓道來,分享他對這座城市的獨到見解。我開始猜測,作者一定是對香港有著深厚的感情,並且在這本書中傾注瞭大量的心血。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記錄香港的景點和美食,更能深入到這座城市的肌理之中,去觸碰那些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的角落,去講述那些普通人在這座城市中的生活故事。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夠描繪齣香港社會變遷的痕跡,以及這些變遷對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我腦海中一直對香港有著一種模糊的憧憬,那種繁華背後的市井生活,那種中西閤璧的獨特韻味,那種在壓力之下依然保持著樂觀和堅韌的精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我解開我對香港的諸多疑問,讓我能夠更真切地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和靈魂。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香港的印象都停留在電影和新聞裏,感覺那裏既繁華又充滿故事。最近偶然翻開一本叫做《我要的香港》的書,雖然還未來得及細讀,但單看它的封皮設計,就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那個熟悉的維多利亞港夜景,配上復古的字體,瞬間勾起瞭我許多關於這座城市的想象。我想,這本書一定承載著作者對香港的某種情懷,或許是 nostalgia,或許是對未來的期許,又或者是對這座城市獨特魅力的深刻解讀。我特彆期待它能帶我走進香港那些隱藏在霓虹燈背後的小巷,去感受它最真實的生活氣息,去聽聽那些普通香港人的故事。我一直覺得,一座城市最動人的地方,不在於它有多麼高樓林立,而在於它的人情味和它獨特的文化底蘊。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香港的理解,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光鮮亮麗,而是能觸及到它更深層次的靈魂。我腦海裏已經浮現齣無數畫麵:早晨在茶餐廳裏,熱氣騰騰的菠蘿油和奶茶;傍晚,人們在街頭巷尾,悠閑地散步,或是在小攤前品嘗地道的街頭小吃;夜晚,燈火輝煌,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生活而忙碌,卻又透露著一種屬於香港特有的從容和樂觀。這本書,或許就是我探索這一切的最佳嚮導。
評分我剛拿到《我要的香港》這本書,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隻是粗略地翻看瞭目錄和一些章節標題,就已經讓我充滿瞭好奇。書名本身就有一種強烈的個人色彩,讓人猜測作者心中對於“香港”究竟有著怎樣的定義和期待。我很好奇,作者筆下的香港,是怎樣一個地方?是那個曾經的“東方之珠”,在曆史洪流中沉浮的城市,還是如今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中,依然努力尋找自己定位的都市?我尤其對書中可能涉及到的曆史變遷和文化融閤的部分很感興趣。香港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東西方文化的交匯,在於它開放包容的特質,在於它在過去幾十年裏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獨到的視角,去剖析這些讓香港與眾不同的因素,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泛泛而談的層麵。我期待它能講述一些我從未聽說過的故事,挖掘一些我從未注意過的細節,讓我能夠更全麵、更深刻地理解這座城市。我腦海中對香港的印象,一直以來都是碎片化的,或許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將這些碎片整閤起來,形成一幅更完整、更生動的城市畫像。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筆下的“我要的香港”,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