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要的香港
定价:32.00元
售价:21.8元,便宜10.2元,折扣68
作者:严飞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01
ISBN:9787308109093
字数:152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281kg
此书将以访谈的形式,采访10位年龄介乎于30岁上下的新一代香港文化人(10位人物涉足领域为出版、书评批评、艺文杂志、小说文学、音乐、漫画、本土保育运动、小剧场),以期了解新一代香港文化人的思想结构和人文关怀,以及他们面临香港经济上边缘化、文化上日渐衰微以及在与内地愈发融合的大时代之下的困惑、挣扎和对于未来的冀望。上一代香港文化人梁文道、马家辉将从香港代际纷争的视角出发,评判他们眼中下一代香港文化人,以为序。
严飞编著的《我要的香港(文化行者)》分三部分分别是:这座不读书的城、在“文化沙漠”里看到绿洲和书影书话,其中包括《热爱读书的痛苦》、《也要相信未来——回应梁文道一文的批评者》、《废墟中看见罗马》、《香港,成为我的香港》、《解读华西村神话》、《甘尚武的世纪回忆》、《捐款减税的香港启示》等文章。本书主要是介绍香港的文化。
严飞,江苏南京人,生于20世纪80年代,复旦大学法学学士、牛津大学比较社会政策学硕士,目前在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任副研究员(ResearchAssociate),同时兼为《纵横周刊》香港文化研究员,《凤凰周刊》《新民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特约撰稿人,部分书评作品见于《书城》《中国书评》《国家历史》《南方都市报》等报刊杂志。自在香港工作之后,研究兴趣开始集中到香港的人文、社会、政治观察之上,并以80后人的热诚,积极投入到书写香港的语境中。
手捧着《我要的香港》,我内心充满了期待,尽管我还没有开始阅读。书名本身就有一种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仿佛是作者在向我们展示他心中理想化的香港,或者是一种对香港独特精神的呐喊。我很好奇,这位作者究竟会以怎样的视角来描绘这座城市?他所“要的”香港,是关于经济的腾飞,还是关于文化的传承?是关于自由的呼吸,还是关于人情的温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避免那些过于宏大叙事和陈词滥调,而是能深入到香港的肌理之中,去捕捉那些最真实、最生动的瞬间。我脑海中关于香港的印象,总是交织着金融中心的繁华、维多利亚港的璀璨,以及那些老街小巷里的市井气息。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一种连接,能够将这些看似独立的元素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完整而富有生命力的城市画卷。我期待它能讲述一些我未曾听过的故事,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香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相信,一本好的书,能够带领读者去发现自己内心深处对于某个地方的某种情感共鸣,而《我要的香港》,正是我期待的那种能够引发共鸣的书。
评分我刚拿到《我要的香港》这本书,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只是粗略地翻看了目录和一些章节标题,就已经让我充满了好奇。书名本身就有一种强烈的个人色彩,让人猜测作者心中对于“香港”究竟有着怎样的定义和期待。我很好奇,作者笔下的香港,是怎样一个地方?是那个曾经的“东方之珠”,在历史洪流中沉浮的城市,还是如今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依然努力寻找自己定位的都市?我尤其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融合的部分很感兴趣。香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在于它开放包容的特质,在于它在过去几十年里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独到的视角,去剖析这些让香港与众不同的因素,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我期待它能讲述一些我从未听说过的故事,挖掘一些我从未注意过的细节,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这座城市。我脑海中对香港的印象,一直以来都是碎片化的,或许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将这些碎片整合起来,形成一幅更完整、更生动的城市画像。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笔下的“我要的香港”,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香港的印象都停留在电影和新闻里,感觉那里既繁华又充满故事。最近偶然翻开一本叫做《我要的香港》的书,虽然还未来得及细读,但单看它的封皮设计,就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那个熟悉的维多利亚港夜景,配上复古的字体,瞬间勾起了我许多关于这座城市的想象。我想,这本书一定承载着作者对香港的某种情怀,或许是 nostalgia,或许是对未来的期许,又或者是对这座城市独特魅力的深刻解读。我特别期待它能带我走进香港那些隐藏在霓虹灯背后的小巷,去感受它最真实的生活气息,去听听那些普通香港人的故事。我一直觉得,一座城市最动人的地方,不在于它有多么高楼林立,而在于它的人情味和它独特的文化底蕴。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香港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光鲜亮丽,而是能触及到它更深层次的灵魂。我脑海里已经浮现出无数画面:早晨在茶餐厅里,热气腾腾的菠萝油和奶茶;傍晚,人们在街头巷尾,悠闲地散步,或是在小摊前品尝地道的街头小吃;夜晚,灯火辉煌,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忙碌,却又透露着一种属于香港特有的从容和乐观。这本书,或许就是我探索这一切的最佳向导。
评分我对香港的兴趣,更多地来源于那些充满时代感的电影和那些讲述着香港人奋斗历程的书籍。当《我要的香港》这本书摆在我面前时,我立刻被它的书名所吸引。它传递出一种主动、一种渴望,一种对特定状态下的香港的追求。我很好奇,作者心中“想要的香港”究竟是什么样的?是某种理想化的状态,还是对现实香港的一种解读和期盼?我更倾向于相信,这本书里一定蕴含着作者对这座城市深厚的思考和独特的情感。我希望它能带领我走进香港的街头巷尾,去感受那些隐藏在摩天大楼下的市井烟火,去聆听那些普通人的生活故事。我脑海中关于香港的画面,总是与一种充满活力的、同时又带着一丝怀旧气息的氛围联系在一起。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鲜活的素材,让我能够更具体地想象出那种画面。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探讨香港的文化特色,以及这种特色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并演变的。我相信,一座城市的魅力,往往就体现在那些细微之处,体现在那些不易察觉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之中。这本书,或许就能为我揭示这些隐藏的宝藏。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我要的香港》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以为它可能又是一本千篇一律的关于香港的旅游指南或者风情介绍。然而,当我翻开书页,看到那些精心排版的文字和图片时,我的看法开始动摇了。书中的语言风格,似乎与我平时接触到的旅游类书籍截然不同,它更加内敛、更加充满个人情感,仿佛是一位老友在娓娓道来,分享他对这座城市的独到见解。我开始猜测,作者一定是对香港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且在这本书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香港的景点和美食,更能深入到这座城市的肌理之中,去触碰那些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角落,去讲述那些普通人在这座城市中的生活故事。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够描绘出香港社会变迁的痕迹,以及这些变迁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我脑海中一直对香港有着一种模糊的憧憬,那种繁华背后的市井生活,那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韵味,那种在压力之下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坚韧的精神。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我解开我对香港的诸多疑问,让我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和灵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