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永健 著
图书标签:
  • 数字电路
  • 电子技术
  • 数字电子
  • 电路分析
  • 逻辑电路
  • 半导体
  • 电子工程
  • 计算机硬件
  • 嵌入式系统
  • 电子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238337
商品编码:2972962588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0-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电子技术

定价:39.00元

作者:杨永健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01

ISBN:97871152383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以及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电路的软件平台和硬件描述语言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数制和码制、逻辑代数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中规模组合逻辑器件应用、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常用时序集成器件、555定时器及多谐振荡器、半导体存储器件和可编程器件、硬件描述语言数模和模数转换。
  本书编写语言简练,由浅入深:章节顺序安排合理,大量设计实例可供参考,利于教学和自学。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各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目录


章 数制与码制
 1.1 概述
 1.2 几种常用的数制
  1.2.1 十进制
  1.2.2 二进制
  1.2.3 八进制
  1.2.4 十六进制
 1.3 不同进制间的转换
  1.3.1 二进制数转换十进制数
  1.3.2 十进制数转换二进制数
  1.3.3 八进制、十六进制与二进制相互转换
 1.4 进制算数运算
  1.4.1 进制算术运算的特点
  1.4.2 原码、反码、补码和补码运算
 1.5 几种常用的编码
  1.5.1 二一十进制编码
  1.5.2 可靠性编码
  1.5.3 字符代码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逻辑代数基础
 2.1 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
  2.1.1 逻辑代数中的问题
  2.1.2 基本逻辑运算
  2.1.3 几种常用的逻辑运算
 2.2 逻辑代数基本定律和常用公式
  2.2.1 基本定律
  2.2.2 常用公式
 2.3 逻辑代数中的基本规则
  2.3.1 代入规则
  2.3.2 反演规则
  2.3.3 对偶规则
 2.4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2.4.1 逻辑函数的概念
  2.4.2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2.4.3 三种表示方法之间的转换
  2.4.4 逻辑函数的标准形式
 2.5 逻辑函数的表达式形式及其转化
 2.6 逻辑函数的化简
  2.6.1 公式化简法
  2.6.2 卡诺图化简法
 2.7 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2.7.1 约束项、任意项和逻辑函数式中的无关项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门电路
 3.1 概述
 3.2 半导体管的开关特性
  3.2.1 晶体二极管开关特性
  3.2.2 晶体三极管开关特性
  3.2.3 MOS管开关特性
 3.3 分立元件逻辑门电路
  3.3.1 与门电路
  3.3.2 或门电路
  3.3.3 非门电路
  3.3.4 与非门电路
  3.3.5 或非门电路
 3.4 TTL门电路
 3.4.TTL反相器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3.4.2 TTL的反相器电气特性
  3.4.3 其他类型的TTL门电路
  3.4.4 TTL电路的改进系列
  3.4.5 ECL和气
 3.5 CMOS门电路
  3.5.1 PMOS和NMOS电路
  3.5.2 CMOS反相器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3.5.3 CMOS的反相器电气特性
  3.5.4 其他类型的CMOS门电路
  3.5.5 BiCMOS电路
  3.5.6 CMOS逻辑门电路技术参数
 3.6 数字集成电路的正确使用
  3.6.1 TTL电路的正确使用
  3.6.2 CMOS电路的正确使用
 3.7 TTL电路与CMOS电路的接口
 3.8 门电路带负载时的接口电路
  3.8.1 用门电路直接驱动显示器件
  3.8.2 机电性负载接口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组合逻辑电路
第5章 触发器
第6章 时序逻辑电路
第7章 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8章 硬件描述语言简介
第9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器
0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星辰大海的呼唤》 内容简介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深处,有一颗被遗忘的星球,名为“艾瑞西亚”。那里,生命以一种人类难以想象的方式存在,进化出了独特的文明。然而,这片古老而宁静的土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一种名为“虚空侵蚀”的神秘力量,正如同潮水般悄无声息地吞噬着艾瑞西亚的生命之源。 故事的主角,名叫“莱拉”。她并非艾瑞西亚土生土长的居民,而是来自遥远星系的旅行者,她的飞船在一次意外的空间跳跃中坠毁在了艾瑞西亚。与艾瑞西亚的居民不同,莱拉拥有着一种“共鸣”的能力,能够感知到星球上流动的能量,以及生命体的情绪。这份能力,让她成为了少数能看到虚空侵蚀迹象的存在。 在艾瑞西亚,生命的形式千奇百怪,有如同璀璨星辰般闪耀的“光语者”,它们通过身体的光芒传递信息和情感;有能够操控植物生长的“绿触者”,它们是星球生态系统的守护者;还有拥有金属骨骼、能够汲取大地矿脉能量的“石之心”,它们是艾瑞西亚最坚固的防线。然而,虚空侵蚀带来的不仅仅是死亡,它扭曲着生命的本质,让曾经和谐共生的种族之间产生了猜疑和隔阂。 莱拉初到艾瑞西亚时,是被艾瑞西亚古老智慧的守护者——一位名叫“奥利安”的智者所救。奥利安是艾瑞西亚最年长、最有智慧的存在,他身形如同巨大的古树,树枝上挂满了闪烁着微光的叶片,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一段古老的记忆。奥利安告诉莱拉,虚空侵蚀并非自然灾害,而是源自于一种名为“暗影之歌”的古老诅咒,这个诅咒与艾瑞西亚曾经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有关。 为了拯救艾瑞西亚,莱拉必须找到解除诅咒的方法。她的旅程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她首先接触到了“光语者”部落,那里居住着一群性格孤傲但内心纯净的生命。通过与一位名叫“索拉”的光语者建立联系,莱拉了解到,虚空侵蚀最先影响的是那些最容易被负面情绪侵蚀的生命体。索拉的部落曾是艾瑞西亚最强大的能量源,但虚空侵蚀让他们一度陷入恐慌和混乱。莱拉用她的共鸣能力,安抚了索拉部落恐慌的情绪,并帮助他们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平静,使得他们的光芒不再被虚空侵蚀所黯淡。 随后,莱拉踏上了前往“绿触者”领地的旅程。绿触者居住在艾瑞西亚最茂密的森林深处,她们与植物共生,是这颗星球的“肺”。然而,虚空侵蚀让森林开始枯萎,生机黯淡。莱拉遇到了绿触者的年轻领袖“艾薇”,艾薇正为森林的衰败焦躁不安。莱拉发现,艾薇对虚空侵蚀的恐惧,反而加速了植物的死亡。莱拉利用她的共鸣能力,帮助艾薇理解植物并非只是工具,而是拥有自己生命和情感的存在。她引导艾薇倾听植物的“低语”,感受它们的痛苦与渴望。在莱拉的帮助下,艾薇学会了如何与植物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并找到了能够对抗虚空侵蚀的特殊植物种子,这些种子能够在枯萎的土地上重新焕发生机。 莱拉的旅程并未止步于此,她意识到,要彻底解决虚空侵蚀,必须深入了解艾瑞西亚的历史。在奥利安的指引下,她来到了位于星球中心地带的“寂静之石”遗迹。这里曾经是艾瑞西亚文明最辉煌的时期,留下了无数古老的壁画和符号。通过解读这些壁画,莱拉和奥利安发现,虚空侵蚀的根源,源于一场远古的战争。艾瑞西亚的先辈们,曾为了争夺一种强大的“生命之核”而相互残杀,这场战争导致了“暗影之歌”的诞生,而“暗影之歌”正是虚空侵蚀的化身。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在遗迹深处,莱拉还发现了一个被封印的能量体,这个能量体散发着强大的、令人不安的气息。奥利安告诉莱拉,这个能量体并非诅咒本身,而是被诅咒所吸引来的“虚空吞噬者”——一种以吞噬生命能量为生的宇宙生物。它附着在“暗影之歌”的诅咒之上,极大地增强了侵蚀的力量。 为了对抗虚空吞噬者,莱拉必须联合艾瑞西亚所有的种族。她再次奔走于各个族群之间,讲述她所发现的真相,并呼吁大家放下过去的仇恨,共同对抗眼前的危机。起初,种族间的隔阂和猜疑根深蒂固,没有人愿意相信一个外来者。但随着虚空侵蚀的加剧,生命体一个个地消失,恐惧逐渐压倒了偏见。 在莱拉的感召下,光语者们重新振作,他们的光芒汇聚成一道道耀眼的光柱,照亮了被虚空侵蚀笼罩的区域;绿触者们倾尽全力,用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在荒芜的土地上播撒希望;石之心们也纷纷走出他们的堡垒,用他们坚硬的身躯,抵挡着虚空侵蚀的蔓延。 最终,所有种族在寂静之石遗迹集结。莱拉,利用她独特的共鸣能力,成为了连接所有生命体的桥梁。她引导着大家,将各自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生命能量流。这股能量流并非为了攻击,而是为了“净化”。莱拉引导着这股能量,直指被封印的虚空吞噬者。 与虚空吞噬者的对抗异常艰辛。它扭曲着周围的空间,散发出令人窒息的负面能量。莱拉在其中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她甚至能够感受到虚空吞噬者那冰冷而饥渴的意识。然而,她并没有放弃,她坚信,生命的力量,无论多么微弱,都能够战胜黑暗。 最终,在所有艾瑞西亚生命的共同努力下,那股强大的生命能量流,如同最纯净的光芒,穿透了虚空吞噬者的伪装,净化了附着在其身上的“暗影之歌”诅咒。虚空吞噬者发出了刺耳的哀嚎,它庞大的身躯开始瓦解,化为点点星尘,重新散入宇宙。 随着虚空吞噬者的消亡,艾瑞西亚的危机也随之解除。枯萎的森林重新焕发生机,光语者的光芒再次璀璨,种族间的隔阂也烟消云散。艾瑞西亚迎来了新生,而莱拉,这位来自遥远星系的旅行者,也成为了艾瑞西亚新的希望与传奇。 在告别艾瑞西亚之前,莱拉与奥利安进行了最后的对话。奥利安告诉她,虚空侵蚀虽然被暂时击退,但“暗影之歌”的诅咒并未完全消失,它只是沉寂了下来。艾瑞西亚的生命,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并从中吸取教训,永远不要忘记和平与共生的重要性。 莱拉带着这份启示,修复了她的飞船,离开了艾瑞西亚。她的旅程,让她见证了生命的多样性,理解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探索宇宙,守护生命的信念。而《星辰大海的呼唤》,正是莱拉在艾瑞西亚的经历,一段关于勇气、希望、以及宇宙深处生命永恒呼唤的壮丽史诗。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您的要求,这是一份以读者口吻撰写的、针对一本名为《数字电子技术》的书籍的五段图书评价。请注意,这些评价是基于不包含该书内容的假设前提下创作的,并力求风格和内容的巨大差异性。 这本《现代量子力学导论》绝对是硬核物理爱好者的福音。作者的行文风格极其严谨,几乎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数学的张力。我花了整整两周的时间才啃完前三章,但那种思维被拓展到全新维度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书中对薛定谔方程的推导过程细致入微,涉及大量的希尔伯特空间理论,对于非物理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门槛确实高得令人望而却步。但如果你真的想深入理解波函数坍缩的真正含义,而不是停留在教科书表面的概念描述,这本书提供的深度是其他同类著作难以比拟的。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花了大量篇幅讨论了量子纠缠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潜在应用,视野开阔,令人耳目一新。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排版略显拥挤,对于如此复杂的公式,如果能有更多留白和图示辅助理解,体验感会大大提升。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需要耐心、但回报丰厚的专业著作。

评分

这本《古希腊悲剧的女性角色研究》简直是为文学系学生量身定做的利器,但即便是对戏剧史有一般了解的普通读者也会被深深吸引。作者的论证方式非常具有批判性,她没有满足于将这些女性角色简单地视为男性社会的受害者,而是深入挖掘了她们在叙事结构中,是如何作为“异端”或“破坏性力量”存在的。特别是对《美狄亚》中“母亲的爱”与“复仇的理性”的辩证分析,逻辑链条严密得令人拍案叫绝。书中对语言学的考量也十分到位,引用了大量原文中关键词汇的词源演变,来佐证其观点,使得论证具有了扎实的学术支撑。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停下来思考,作者总能提供一个全新的、颠覆性的角度来看待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不过,对于初次接触西方古典文学的读者,前几章的理论铺垫可能会显得有些晦涩,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积累才能完全领会其精髓。

评分

关于《未来城市的水资源管理与生态平衡》,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新颖,它完全跳脱了传统工程学的视角。作者没有过多纠结于管道铺设或水泵效率,而是将焦点放在了城市“海绵化”和社区级别的微循环上。我发现书中关于“灰水”的收集与再利用案例分析非常具有启发性,特别是一个在新加坡实施的社区级垂直湿地系统,用非常直观的图表展示了如何将看似废弃的资源转化为绿化灌溉的活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务实,充满了可操作性的建议,而不是空泛的口号。对我这种在社区规划部门工作的人来说,它提供了许多可以立刻着手研究的方向。唯一的不足在于,对于发展中国家在极端气候下的适应性策略讨论略显保守,似乎更侧重于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关于资源匮乏地区的实战经验分享。

评分

《中世纪欧洲骑士精神的兴衰》这本书,读起来简直像在看一部宏大而略带悲剧色彩的史诗。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专著,充满了年代考证和封建制度的条分缕析,没想到作者的叙事能力如此强大。他巧妙地将骑士精神从其军事起源,一步步剖析到其宫廷化、文学化乃至最终的道德衰落过程。书中对“忠诚”与“荣誉”这两个核心概念的解析尤其到位,作者引用了大量宫廷诗歌和骑士文学的片段,展示了理想化的骑士精神与残酷的政治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十字军东征中骑士身份转变的论述,那种理想主义的破灭感跃然纸上。虽然在某些关于军事技术革新的章节里,信息密度稍大,需要反复阅读以确保跟上历史的脉络,但总体上,这是一部极具思想深度和文学美感的历史佳作,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英雄主义”这个概念的复杂性。

评分

天哪,我必须为这本《舌尖上的地中海风味》点赞!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美食爱好者,但对传统烹饪流程不太感冒,更喜欢那些充满异域情调和生活气息的食谱。这本书完全满足了我对“慢生活”美食的所有幻想。它不仅仅是食谱的堆砌,更像是一本旅行日记。作者用极其生动、仿佛就在你耳边低语的口吻,讲述了她在希腊小岛、意大利南部采摘橄榄、制作面包的经历。比如那道“西西里柠檬烤鱼”,配方看似简单,但作者强调了阳光下晒干海盐的重要性,这种对食材本味的尊重和对地域文化的融入,让菜肴充满了灵魂。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闻到地中海的咸湿空气和新鲜香草的味道。唯一让我略感遗憾的是,书中缺乏对素食者更友好的选项,大部分菜肴都以海鲜或肉类为主导,希望能看到更多基于当地蔬菜的创新。但瑕不掩瑜,它绝对是我书架上最“有味道”的一本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