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应用超导文集
定价:98.00元
作者:陆陆光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508385037
字数:1174000
页码:73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321kg
编辑推荐
《应用超导文集》是严陆光院士与国内、国际合作者在应用超导研究领域30多年研究成果的汇总,是我国在这一领域开拓创新与国际合作的一部代表性文集,共收录中文科技文献48篇,英文科技文献65篇,其中一些文献是公开发表。
本书对于从事应用超导技术科研、应用工作的研究者,超导、低温专业的学生以及关注我国应用超导发展历史和发展状况的各界人士具有较高的学习、参考价值。
内容提要
本文集是严陆光院士与国内、国际合作者在应用超导研究领域30多年研究成果的汇总,是我国在这一领域开拓创新与国际合作的一部代表性文集,共收录中文科技文献48篇,英文科技文献65篇,其中一些文献是公开发表。内容涉及超导磁体技术及其在磁分离、磁拉单晶炉、磁流体发电、船舶推进、磁通泵、超导整流器和超导电机、高能加速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对于从事应用超导技术科研、应用工作的研究者,超导、低温专业的学生以及关注我国应用超导发展历史和发展状况的各界人士具有较高的学习、参考价值。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哲学思辨意味非常浓厚,它远超出了普通意义上的“科学普及”。作者似乎对“实在性”的本质有着深层次的探究。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讨论了“观察者”在物理定律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诠释的讨论部分,作者没有采取简单站队的方式,而是极其客观地梳理了玻尔、爱因斯坦、薛定谔等巨匠们之间针锋相对的观点。读到这里,我仿佛置身于二十世纪初的学术沙龙,亲眼见证着物理学范式的剧烈动荡。作者对这些不同哲学立场的阐释是如此的细腻和公正,让人不禁反思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确定性”概念是否真的站得住脚。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沉静而富有哲理的,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而不是单向的灌输。它成功地将物理学还原为人类认知世界、探求真理的终极努力的一部分,激发了我对存在主义和认识论的兴趣,这本书的知识溢出效应是巨大的。
评分哎呀,最近入了本不得了的物理学入门读物,虽然书名听起来挺高冷的,但内容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作者似乎对基础物理概念的阐述有着一种近乎于艺术家的直觉。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经典力学中“惯性”这一概念的重新解读。不是那种教科书上冷冰冰的公式堆砌,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生活实例,比如秋千的摆动、行星的轨道,来剖析惯性在不同尺度下的体现。特别是,它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解释了相对论中“同时性”的相对性,我以前总是绕不明白洛伦兹变换背后的物理意义,但这本书里通过一个高速列车上的灯光实验,让我瞬间豁然开朗。阅读体验极其流畅,行文如行云流水,丝毫没有一般科普读物那种为了凑字数而加入的冗余信息。它就像一位知识渊博但又极其耐心的老教授,引导着你一步步深入思考,而不是直接把答案砸在你脸上。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培养了读者的“物理直觉”,让我开始用更本质的眼光去看待我们周围世界的运行规律,对于任何想真正理解物理学核心思想的人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感简直是一绝,读起来就像在听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它没有采用传统的时间线或者主题划分,而是以“悖论”为驱动力来组织材料。开篇就抛出了一个爱因斯坦早期思考中遇到的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想象一个人追逐一束光会看到什么?随后,作者巧妙地将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层层剥开,引出了电磁场的本质,以及光速不变原理的革命性意义。这种层层递进、步步紧逼的写作手法,让读者完全沉浸在“探寻真相”的激动人心的过程里。更妙的是,作者在处理那些复杂的数学推导时,总是会穿插一些历史背景的小故事,比如哪位科学家为了证明某个理论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或者某个关键突破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这使得冰冷的科学理论瞬间充满了人情味和戏剧性。我特别欣赏它对“物理学家思维模式”的刻画,那种对现有认知体系的颠覆和重构的勇气,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它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传授一种科学的批判性精神。
评分对于我这种非科班出身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是它的“可重读性”。我第一次通读时,主要抓住了那些宏观的概念和历史脉络,比如相对论对牛顿体系的修正,或者对宇宙大爆炸模型的概述。然而,当我时隔半年再次翻开它时,带着对基础概念更扎实的理解,我发现了很多第一次阅读时忽略的精妙之处。比如,作者在提到热力学第二定律时,并没有停留在熵增的表象,而是深入探讨了信息熵与物理熵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及这与时间之箭的指向性问题。每一遍阅读,都能从不同的知识层次上去“解码”作者的深层含义。这种结构上的多层次设计,让它摆脱了“一次性读物”的命运。它就像一个结构复杂的瑞士手表,初看是精美的外壳,深入研究才能体会到内部齿轮咬合的精密与美感。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需要被反复品味的书,它的价值会随着读者的成长而不断显现,绝对值得书架上留一个核心位置。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设计简直是业界良心,这对于一本偏理论性的书籍来说太重要了。它处理的那些高维空间和场论的概念,如果单靠文字描述,那简直是灾难。但这本书里插配的插图,不是那种模糊不清的示意图,而是经过精心优化的、具有高度信息密度的视觉辅助工具。举例来说,它展示量子纠缠现象时,用的是一种类似莫比乌斯带的几何图形来比喻非局域性的关联,这种视觉语言的力量是文字无法比拟的。而且,这本书的脚注部分也值得称赞,它们既提供了深入研究的文献索引,又时不时地会蹦出一些有趣的、与正文内容略有偏离但极富启发性的“题外话”,像是为资深读者准备的秘密花园。我感觉作者在设计这本书时,是真正站在一个“需要学习者”的角度去思考的,充分考虑了人脑处理复杂信息时的局限性,并提供了最有效的辅助工具。这让原本可能令人望而却步的深入主题,变得可触及且令人兴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