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国学中的修身之道
定价:36.00元
售价:24.5元,便宜11.5元,折扣68
作者:墨非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1136222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书主要选择了一些与个人修身有关的传统思想,通过介绍先贤的观点、列举先贤的做法,来告诉现代的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修养自己的身心,如何增进自己的德行、见识。全书共分为十章,从叙述道德的重要性开始入手,逐渐延伸到各种具体的美德,如诚信、公正、孝悌、淡泊、谦让等方面,既有理论性的论述,也有颇具启发性的历史典故、哲理故事,使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中有所感悟,了解一些古之贤人的做人之理,并在现实中有所启发。��
“国学”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有数千年辉煌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先贤圣哲们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在哲学、史学、文学、法学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自清末“西学东渐”之风兴起以后,“国学”受到了种种误会,甚至被认为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因而受到很多激进思想者的排斥和批判,这导致“国学”的传播陷入了低谷。��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商业社会中各种弊端的显现,人们愈感到“国学”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孝悌”、“仁义”、“淡泊不争”等精神,都是解决现代社会弊病的妙药良方;传统文化中指明的人生目标、人生价值等,都能让在物质世界中逐渐迷失的现代人走出迷茫;传统文化中那些教人做人、做事的道理,如今看来一点也不迂腐、落后,反而都具有极高的智慧。所以,“国学”也在人们的重新认识之中逐渐走出低谷,再次受到了国人乃至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青睐。当今社会中不断兴起的各种“国学热”正证明了这一点。��
“国学”是个很广泛的概念,不仅仅指一般人所了解的儒学,还包括道家、法家、兵家、佛家等各种传统中有价值的珍贵思想。它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学习国学,既可以修身养性,增进个人的道德,也可以扩展见识,了解更多的做人处世之道,还可以通过诗词文章等陶冶性情,增加个人的美学修养。重要的,国学是我们的传统,是我们祖先思想的积累,学习国学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从何而来,自己的先人们是如何思考,如何做人的,让我们不至于失去自己的根基。��
不学国学,何以为国人?不修身,何以称君子?作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中华儿女,了解自己民族的过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不可不为的;而修身更是做人的根本。我们每个人都应在阅读国学、了解传统中增进自己的德行,这也是身心健康、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有力保障。我们编撰了这本书,亦是期望能为读者了解国学、修身养性,尽微薄之力。��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时候,接触到的内容都停留在历史、哲学、文学的表面。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国学在“修身”这一维度上的深刻价值。作者并没有将修身描述成一套复杂的理论体系,而是将其融入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并实践。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诚”的解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声音所干扰,内心也变得浮躁不安。这本书强调“内心的真诚”,认为真正的修身,是从认识真实的自己开始,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升。这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言行是否发自内心,是否坦诚。我尝试着在与人沟通时,放下戒备,用真诚去回应,意外地发现,很多原本棘手的人际关系,也因此变得融洽起来。书中的“止念”和“养气”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我常常被各种思绪困扰,难以专注,也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情绪激动。书中提供的具体方法,帮助我学会如何观察自己的念头,如何让心平静下来,如何培养一种内在的安稳的力量。我发现,当内心变得宁静,看待问题的方式也会随之改变,很多曾经让我困扰的事情,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改变,让我看到了修身养性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日常的努力,一点点实现。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简直是一场及时雨。最近工作压力大,生活琐事缠身,总感觉内心不安定,容易烦躁,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是否偏离了人生正确的轨道。我一直对“修身”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它离我太远,像是古代圣贤才有的境界,难以企及。翻开这本书,我发现作者并没有将国学中的修身之道描绘成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用非常贴近生活化的语言,将那些古老而智慧的道理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内省”的部分,以前总觉得反省是件痛苦的事情,好像是暴露自己的缺点,但书中将其阐述为一种自我成长的契机,通过观察自己的情绪波动、行为模式,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进行调整。这一点对我帮助很大,让我不再畏惧面对自己的不足,而是将其看作是完善自我的机会。此外,书中对“心性”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以为心性是天生的,很难改变,但这本书告诉我,心性是可以修炼的,就像锻炼肌肉一样,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可以培养出更平和、更强大的内心。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在遇到挫折时,不再立刻陷入负面情绪,而是尝试去理解事情的另一面;在与人交往时,更加注重倾听和理解,而不是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效果还不是立竿见影,但能明显感觉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在一点点增长。这本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在我迷茫时给予指引,在我疲惫时给予慰藉。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往往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缺乏将其融入现代生活的实践性。而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它将国学中关于个人品德、人格修养的智慧,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看到了如何将古人的经验运用到当下。书中对“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道德规范的解读,不再是僵化的条文,而是深入剖析了它们在人际关系、社会交往中的实际意义。比如,书中对“礼”的阐释,我以前以为只是外在的礼节,但作者将其提升到一种尊重他人、尊重规则的高度,让我意识到,礼貌不仅是形式,更是内心对他人的关怀和认同。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与人沟通时,是否足够有礼,是否真正将对方放在心上。另外,书中关于“知行合一”的论述也让我茅塞顿开。我常常觉得自己知道很多道理,但就是做不到,或者说做得不够好。这本书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并在行动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我开始有意识地将书中所学到的道理,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比如,在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时,我会尝试从“恕”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面对困难时,我会提醒自己保持“恒心”,不轻易放弃。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修身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一种持续不断地自我完善的过程,它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体现在我们每一次的选择和行动里。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像市面上一些国学解读那样,要么枯燥乏味,要么故弄玄虚。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同时又带着一种温润的光泽,仿佛在轻声细语中,就将那些深奥的道理渗透到读者的心里。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格局”的探讨。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心胸有些狭隘,看问题容易纠结于细枝末节,难以看到事情的全貌。这本书通过引用大量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生动地展现了那些拥有大格局的人物是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处理问题。这让我开始意识到,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他能走多远,能看到多广阔的天地。我尝试着从书中学习,在面对挑战时,尽量跳出眼前的困境,去思考更长远的目标,去理解事情背后的逻辑。书中的“持中之道”也让我印象深刻,它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避免极端,保持适度的平衡。这对于我这个容易冲动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开始在生活中刻意练习“持中”,比如在表达意见时,不再轻易说“是”或“否”,而是留有余地;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尽量做到不偏不倚,不亲疏远近。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让我开始用一种更宏观、更辩证的视角去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也让我看到了自我成长的无限可能。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对我而言,就像是一剂良药,治愈了我内心深处的许多困惑。我一直对“德行”这个概念感到模糊,总觉得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难以把握。但这本书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德行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达成的目标。书中对“孝”的阐释,让我重新审视了与家人的关系。我一直以为孝顺只是物质上的供养,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孝”更深层的含义,包括理解、尊重和情感的连接。这让我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父母,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去理解他们的需求。同时,书中对“忠”的解读也让我受益匪浅。在工作环境中,我曾有过一些关于忠诚的困惑,这本书让我明白,忠诚不仅仅是对工作的责任,更是对自己的承诺,是对团队的担当。这让我更加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此外,书中关于“信”的论述,也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言行。我开始有意识地去信守承诺,去说真话,去建立更加稳固和信任的人际关系。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更加积极、更加务实的生活态度。它让我看到了,国学中的修身之道,不仅仅是古代先贤的智慧,更是我们现代人安身立命、成就事业的宝贵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