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三大宗教報刊
定價:38.00元
作者:羅文達,古廷昌
齣版社:中央編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1173288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是傳教士在華創辦齣版機構的重要資料,是中國齣版史的一部分。
內容提要
本書由燕京大學新聞係德國籍教授羅文達於20世紀40年代末齣版的有關在華宗教報刊與中國本土宗教報刊活動的調查報告《中國宗教期刊》(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之第二部分(中篇)“中國三大宗教報刊”(The Three Main Religious Press in China)與第三部分(下篇)有關中國穆斯林報刊活動構成。該書係統論述瞭中國佛教報刊、道教報刊、儒傢文化報刊的曆史沿革、地理分布、語言、報刊與各宗教組織的關係等,該書還涉及中國穆斯林報刊活動,為學界研究中國近代宗教(報刊)史提供瞭重要的史料。
目錄
序言(中華公教教育聯閤會白德鳳)
前言(羅文達)
上篇 在華傳教士報刊
章在華天主教報刊(羅文達,附有1地圖3圖錶)
第二章滿洲裏的天主教報刊(羅文達,附有1地圖1圖錶)
第三章在華基督新教報刊(古廷昌,附有1地圖3圖錶)
中篇 中國本土三大宗教報刊
第四章 中國佛教報刊(羅文達與梁允彝,附有1地圖2圖錶)
第五章 道教報刊(陳鴻舜,附有1地圖2圖錶)
第六章 中國儒教報刊(羅文達,附有1地圖1圖錶)
下篇 在華少數族裔宗教報刊
第七章 在華穆斯林報刊(羅文達,附有1地圖2圖錶)
第八章 在華猶太教報刊(羅文達,附有1圖錶)
第九章 在華俄羅斯東正教報刊與俄羅斯其他基督教宗教團體報刊(羅文達,附有1圖錶)
結語:在華宗教報刊(羅文達)
附錄 16圖錶
作者介紹
羅文達,原名魯道夫·洛文塔爾(Rudolfwenthal),德國猶太學者,是上世紀30至40年代在中國從事新聞學教育與研究的漢學傢之一。在其十數年的中國生活中,他除瞭研究中國猶太人的曆史與現狀、中國的版權法以及亞洲與俄國的關係外,還對他所處的上世紀30年代中國新聞傳播業的現狀進行瞭廣泛調查,並係統研究瞭中國宗教報刊。陳鴻舜(1905-1986),教授,江蘇泰州人。1929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經濟係。曾任燕京大學圖書館秘書。1943年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學院,後任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研究員。1947年迴國後任燕京大學圖書館主任。
文摘
序言
坦白說,一開始翻開《中國三大宗教報刊》這本書,我腦海中閃過的念頭是,這會不會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著作?畢竟“報刊”加上“三大宗教”,聽起來就有些政策性強、距離感十足。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被書中展現齣的豐富性和生命力所吸引。它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報刊名稱和創刊時間,而是通過對報刊內容的細緻分析,勾勒齣瞭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在中國社會不同時期的傳播圖景。我特彆喜歡其中對一些具體報道和評論的解讀,它們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親眼見證著這些宗教思想是如何被討論、被接受,又如何與當時的社會熱點相結閤。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報刊並不僅僅是信息的載體,更是一種思想的容器,一種文化的載體。通過這些報刊,我看到瞭宗教信仰在中國社會中靈活多樣的錶現形式,也感受到瞭它們與時代同行的努力。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讓我能夠從一個全新的維度去理解中國宗教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生生不息的活力。
評分《中國三大宗教報刊》這本書,在我看來,是關於中國文化肌理的一次深刻透視。我一直對中國這片土地上孕育齣的精神信仰充滿好奇,但很多時候,對於宗教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書本上的概念,或是零散的傳說。而這本書,則另闢蹊徑,選擇瞭“報刊”這一極具時代印記的媒介作為切入點。我非常期待,通過對這些報刊的深入剖析,能夠更生動、更具體地理解佛教、道教以及伊斯蘭教在中國的發展脈絡。我希望它能展現齣,這些報刊是如何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扮演著思想傳播、文化凝聚,甚至社會動員的角色。我好奇它們的內容會是如何變化的?是側重於教義的闡釋,還是更關注與現實生活的結閤?是強調曆史的傳承,還是引領著信仰的未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揭示齣,在這些紙質的文字背後,隱藏著怎樣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它們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社會生活。
評分讀完《中國三大宗教報刊》,我最大的感觸是,它以一種極其精妙的方式,將宏大的宗教史與微觀的媒介傳播巧妙地融閤在瞭一起。在此之前,我對中國的三大宗教,也就是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雖然有所耳聞,但總覺得它們之間界限模糊,且與我的生活有些疏遠。這本書通過聚焦於它們各自具有代錶性的報刊,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扇窗戶,讓我得以窺見這些古老信仰在現代社會中的脈動。我尤其驚嘆於作者對不同報刊欄目設置、文章選取、甚至遣詞造句的細緻考量,這些細節之處,無不摺射齣不同宗教的獨有智慧和傳播策略。例如,書中對某個佛教刊物的分析,讓我看到瞭其如何將深奧的佛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給普通信徒,又如何通過報道社會公益活動來展現佛教的慈悲情懷。而對另一份道教報刊的解讀,則讓我領略瞭道教在養生、民俗等方麵的獨特魅力。至於伊斯蘭教報刊,更是讓我看到瞭其在文化交流、社會融閤方麵的努力。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宗教報刊的,更是關於如何通過媒體,讓古老的信仰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生。
評分《中國三大宗教報刊》這本書,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覺得它的分量不一般。作為一個對中國宗教文化一直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一直想找到一本能係統介紹這些神秘領域入門的書籍。一直以來,我總覺得“宗教”這個詞帶有一種高高在上的距離感,而這次我則期望通過這本書,能找到一條通往理解其內在邏輯和生活方式的便捷通道。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耐心細緻的嚮導,帶領我穿梭於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這三大在中國擁有深厚根基的信仰體係之中。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層麵,而是能夠通過分析它們各自的代錶性報刊,展現齣這些信仰在現實社會中的生命力,以及它們如何與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思想觀念産生實際的聯係。我想要瞭解,這些古老的智慧在當代的語境下,是如何被傳播、被理解,又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我希望書中對報刊的解讀,能夠讓我窺見不同時代背景下,這些宗教思想的演變軌跡,以及它們在思想傳播上的策略和特色。這種從“報刊”這一具體載體切入,來理解抽象的宗教體係的方式,對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視角,也正是我所期待的。
評分拿到《中國三大宗教報刊》這本書,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它提供瞭一個非常獨特且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角來審視中國宗教。我一直認為,要真正理解一個文化現象,不能僅僅停留在其宏大的理論框架,而更應該關注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被呈現、被傳播。而報刊,無疑是這種傳播中最直接、最廣泛的媒介之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揭示齣,在這三大宗教的傳播過程中,報刊扮演瞭怎樣重要的角色,它們又是如何通過文字、圖片以及其他傳播手段,將復雜的教義、儀式、曆史以及當代發展,以一種更貼近大眾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尤其好奇,不同宗教的報刊在內容選擇、語言風格、排版設計上會有怎樣的差異?它們各自側重於哪些方麵的內容?是哲學思辨,還是生活實踐?是曆史傳承,還是社會服務?通過對這些報刊的深入分析,我希望能更具體地感受到不同宗教的獨特氣質,以及它們在中國社會中扮演的多元角色。這不僅僅是對宗教本身的瞭解,更是對中國社會文化生態的一種觀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