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
:18.00元
售价:12.2元,便宜5.8元,折扣67
作者:李建兴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111069164
字数:248000
页码:15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41kg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共分6个章节,主要对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知识、常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基本指令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设计、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工作原理、特点和硬件结构。介绍了国内使用较多的三菱F1、F2、FX2、FX0、FX0N系列和立石公司C系列PLC的性能指标和硬件组成,详细介绍F1、C系列P型机的指令系统及应用。为了加强读者对PLC的综合应用能力,还着重介绍PLC程序设计方法与技巧,以及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以及通信,提出许多实用的提高PLC系统可靠性和系统硬件费用的方法,并举出PLC在典型逻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例。书中还介绍了PLC在模拟量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编写《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时力求由浅入深、通俗易懂、注重应用,适用于中等专业学校电类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作为自动化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我发现这本书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业规范和标准接轨。很多教科书为了简化,会忽略掉实际工程中必须遵守的安全冗余设计和操作规范,但这本书却在多个关键环节反复强调了这些“软性”要求。例如,在描述I/O点分配和物理接线时,书中附带的章节详细列出了国家或行业对控制柜接地、电磁屏蔽和紧急停车回路的要求,这对于正在从事系统集成或现场调试的工程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安全指南。此外,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和缩写,在首次出现时都提供了清晰的定义或全称,这极大地降低了非专业背景读者的入门门槛。整体而言,这本著作的价值在于它的“实用性”和“系统性”的完美结合,它不满足于停留在抽象的指令层面,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完整的、符合现代工业标准的自动化系统思维框架,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感受,就像是进行了一次深度的行业“扫盲”。我对工业控制领域了解不多,尤其对那些复杂的定时器、计数器以及高级运算函数的应用一直感到头疼。这本书在解析这些核心功能模块时,运用了大量的流程图和状态转移图,清晰地勾勒出了程序逻辑的骨架。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没有回避当前工业界对不同通信协议(如Modbus、Profibus等)的需求,而是用一个专门的章节,对这些网络通信在PLC系统中的集成和应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本来以为这部分内容会非常高深,但作者通过构建一个虚拟的分布式控制场景,使得原本复杂的网络配置和数据交换逻辑变得非常清晰。这种将硬件连接、软件编程与网络通讯融为一体的讲解思路,展现了作者对现代自动化系统整体架构的深刻理解。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现代制造系统背后那套精密运行的“中枢神经系统”是如何搭建起来的。
评分这本书的篇幅相当可观,拿到手时分量十足,这让我一开始有些担心自己是否能坚持读完。然而,阅读体验出乎意料地流畅,这主要归功于作者在章节间的逻辑衔接处理得极其到位。例如,在介绍完基本的指令集后,作者立刻通过几个贴近实际的控制流程图,展示了如何将这些指令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程序。这种“理论支撑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编排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故障诊断与排除”那一章的详尽论述。它不仅仅停留在告诉我们“哪里错了”,更重要的是系统地分析了“为什么会错”,以及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操作人员应遵循的诊断步骤和安全规程。书中的代码示例简洁而富有代表性,它们不是那种为了炫耀技巧而堆砌的复杂代码,而是真正能在工厂里稳定运行的实用模板。这种对工程实践的尊重,使得这本书的参考价值远超一般的学术著作,更像是一本拿在手上随时可以查阅的“救急宝典”。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引人注目,采用了深邃的蓝色调,配上一些电路板的抽象线条,给人一种严谨而又充满科技感的印象。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扎实的纸质和精良的装帧,显然是下了不少功夫的。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技术手册,但翻开目录后,才发现它对内容的组织非常巧妙。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复杂的公式和晦涩的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工业自动化概念讲起,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可编程控制器的世界。尤其是关于传感器和执行器接口的部分,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各种信号的类型和处理方式,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其中关于数字量和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的章节,作者的讲解深入浅出,结合实际的生产线案例,让抽象的电气信号变得直观可感。特别是对于不同品牌PLC在编程逻辑上的细微差别,这本书也给出了非常中肯的比较和分析,这对于未来需要维护不同系统的人来说,无疑增加了极大的实践价值。整个阅读过程感觉就像是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车间里实地考察,收获颇丰,远远超出了我对一本教材的预期。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值得称赞,每一页的留白恰到好处,使得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但在内容的深度上,这本书的覆盖面广得令人惊叹,它似乎想面面俱到地涵盖所有主流PLC的技术特点。这在某种程度上既是优点,也带来了一点小小的挑战。对于某些特定型号PLC的定制化功能介绍,由于篇幅限制,可能略显蜻蜓点水,需要读者自行去查阅对应厂商的手册进行补充。尽管如此,这本书在“高级程序控制”方面的讲解,尤其是关于PID闭环控制的原理及其在PLC中的实现细节,非常扎实。作者通过对比几种不同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并模拟了不同负载下的响应曲线,让我这个非控制理论专业的读者,也能大致把握PID控制的核心思想和工程应用要点。这种对核心控制算法的精细剖析,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在专业读者心中的地位,它不仅仅教你如何“编程”,更教你如何“控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